一种笔尖式腰麻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746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尖式腰麻针,包括针座以及与针座连接的薄壁针管,薄壁针管内插接有针芯,针芯远离薄壁针管的一端贯穿针座与针尾套连接,针尾套内设有供针芯插接的空心滑移柱,空心滑移柱贯穿针尾套与外部相通,空心滑移柱外圆周表面设有限位槽,针尾套侧面设有与限位槽相通的孔槽,孔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动压块,滑动压块贯穿孔槽嵌置在限位槽内,针尾套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实现与针座的连接;本笔尖式腰麻针采用独特的笔尖式设计,使针尖可以将人体限位撑开,从而可以使伤口快速愈合,有效防止脑脊液泄漏至硬脊膜外腔,避免头痛发生。

Pen tip type waist acupuncture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n type spinal needle, needle and needle connection including thin needle, thin needle is inserted in the needle core, one end of the needle core needle from the needle holder and the needle through the thin tail sleeve connection, the needl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sliding column for the needle core plug, hollow slip through columns the needle tail sleeve whic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the hollow slip column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groove, needle tail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face of the orifice and slot slot, sliding hol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block, the sliding block through hole groove embedded in the spacing groove, the needle tail set by detachable connecting device with needle tip type connection; the spinal needle tip type with unique design, so that the tip can be a limiting human distraction, which can make rapid wound healing,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eak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into the epidural space,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headac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尖式腰麻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麻醉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尖式腰麻针。
技术介绍
脊髓腔中有三层脊膜,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在椎体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空隙为硬膜外间隙。蛛网膜与覆盖于脊髓上的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腰麻也叫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给药是在蛛网膜下腔。这个腔隙内有脑脊液和脊髓,所以给药量比较少,阻滞的部位在麻醉平面以下,也就是通常说的下半身麻醉,麻醉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均被阻滞。现有技术中,蛛网膜下腔麻醉用的医疗器械主要是腰麻针。如专利申请文本上公开的一种笔尖式腰椎穿刺针(申请号:201020154813.3),由薄壁针管、针座、针芯组成,在薄壁针管的前端固定连接针头,针头的侧面开有侧孔,薄壁针管上标有刻度线,针座内固定连接单向阀,使用时,针芯插入带有单向阀的针座,穿刺针进入椎管后,拔出针芯,此时针座内的单向阀关闭,防止脑脊液流出,取一无菌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带有单向阀的针座内,单向阀开放,取下注射器针筒,蛛网膜下腔通过注射器针头与外界相通,脑脊液通过侧孔流入薄壁针管,再通过开放的单向阀从注射器针头流出,有脑脊液流出表明穿刺成功。此种笔尖式腰椎穿刺针结构简单,并可以适用于测压或实施麻醉等场合工作下,但是在该笔尖式腰椎穿刺针使用前,将针芯插接入薄壁针管内的过程中,由于此种针芯较长,且硬度较低,很容易会出现针芯垂挂的现象,此时,往往会需要人手的扶持,即通过人手的扶持使针芯的头部能够水平放置后,再将其插接入薄壁针管内,用人手对针芯的扶持不仅会对针芯造成细菌感染,在力度把握不当的时候甚至会对针芯有所损坏,即又会对人体的麻醉工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小针芯垂挂现象的笔尖式腰麻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笔尖式腰麻针,包括针座以及与针座连接的薄壁针管,所述薄壁针管内插接有针芯,所述针芯远离薄壁针管的一端贯穿针座与针尾套连接,所述针尾套内设有空心滑移柱,所述针芯固定连接在空心滑移柱内,所述针尾套上设有供空心滑移柱贯穿的通孔,所述空心滑移柱内插接有支撑柱,所述针芯贯穿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空心滑移柱的一端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针尾套上设有实现空心滑移柱位置固定的锁定装置,所述针尾套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实现与针座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针芯插入薄壁针管之前,可以向外拉动空心滑移柱,使其完全脱离针尾套,在此过程中,支撑柱随着空心滑移柱的滑移一起移动,当限位盘到达通孔处时,由于限位盘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从而导致支撑柱无法通过通孔,此时继续拉动空心滑移柱,使得空心滑移柱逐渐脱离与支撑柱的插接,带动针芯进行在支撑柱内的滑移,当将空心滑移柱从针尾套内拉出一端距离后,此时空心滑移柱和支撑柱均在不同的地方对针芯有着一定的支撑,在此支撑作用下,可以将针芯分为三段,并且使得每段不会过长,从而可以有效减小针芯折弯和垂挂的现象,此时即可以更加方便的将针芯插接入薄壁针管中;在将针芯插接入薄壁针管内后,通过锁定装置可以实现滑移柱在针尾套内的位置固定,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可以实现针尾套与针座的连接,即实现针芯在薄壁针管内的连接固定,方便进行对人体的进针麻醉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柱外圆周侧面的限位槽,所述空心滑移柱外圆周表面设有与限位槽相通的通槽,所述针尾套侧面设有与通槽相通的孔槽,所述孔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动压块,所述滑动压块贯穿孔槽嵌置在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芯插接入薄壁针管内后,压动滑动压块,使其分别贯穿孔槽和通槽后嵌置抵触在限位槽内,即可以使得空心滑移柱和支撑柱同时在此位置的固定,从而也使得针芯在薄壁针管内的连接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针座远离薄壁针管一端的空心连接柱,和设置在针尾套内供空心连接柱插接的空腔,所述空心连接柱的直径大于限位盘的直径,所述空心连接柱外圆周表面设有限位缺口,所述针尾套侧面设有与限位缺口互嵌配合的延伸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针芯插接入薄壁针管内的过程中,空心连接柱自然套接入空腔内,此时,由于空心连接柱的直径大于限位盘的直径,所以限位盘、空心滑移柱以及支撑柱也自然插接入空心连接柱内,与此同时,延伸体实现与限位缺口的互相卡嵌,延伸体与限位缺口的内壁实现抵触摩擦,即实现了针尾套与针座之间的连接固定,在需要实现针尾套与针座的分离时,只需直接将针尾套向外拔动即可;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针尾套与针座之间的安装与拆卸,连接可靠,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压块远离限位槽的一端设有延伸帽檐,所述延伸帽檐与针尾套的侧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延伸帽檐的作用下,可以将滑动压块设置为容纳在孔槽内,并使得延伸帽檐与针尾套外侧面抵触,既可以避免滑动压块使得针尾套的侧面过于突兀,又可以避免滑动压块完全嵌置在孔槽内不便于拉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柱远离针座的圆周端面上设有凸檐,所述针尾套圆周端面上设有供凸檐滑入的模型槽,所述凸檐与针尾套的内表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针尾套与连接柱互相套接的过程中,凸檐通过模型槽逐渐与针尾套的内表面形成抵触,从而可以使得针尾套与连接柱之间的套接更加的紧密牢固,有效避免了针尾套在与连接柱套接后出现晃动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针座上靠近限位缺口处设有锁定色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定色块的作用下,可以对缺口的方位起到提示的作用,即可以方便操作人员一眼就辨识出缺口的所在方向,之后将针尾套转动至延伸体与缺口相同的方位后,再将针尾套实现与连接柱的套接,更加的准确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针座靠近薄壁针管的一端设有连接体,所述薄壁针管与连接体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体上套接有针管套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管套管可以对薄壁针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将针管套管套接在连接体上,即可以将薄壁针管完全包含在针管套管内,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薄壁针管沾染上灰尘垃圾,并且也可以有效防止薄壁针管不必要的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体靠近薄壁针管的一端呈圆锥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状的连接体可以更加方便针管套管的套接,即针管套管内表面首先与连接体的圆锥部位发生稍许的接触,并沿圆锥面逐渐加深与连接体的套接抵触,从而在不影响两者的连接牢固的同时使得针管套管的套接工作更加的方便轻松。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独特的笔尖式设计,使针尖经过硬脊膜时将纤维分开,从而使伤口快速愈合;2、薄壁针管的内径大,可以增大脑脊液的回流量;3、针座采用透明的式样可以便于观察;4、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使得针芯在向外拔出的过程中减小垂挂和弯折的程度;5、通过简单的可拆卸连接装置可以轻松方便的实现针尾套与针座之间的安装与拆卸;6、通过多种简单的结构可以使得针尾套与针座之间的安装连接牢固可靠;7、在锁定色块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操作者快速的找准针尾套的方位,实现与连接柱的安装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1中逐渐将针芯插接入薄壁针管内的示意图,也是可拆卸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笔尖式腰麻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尖式腰麻针,包括针座(1)以及与针座(1)连接的薄壁针管(2),所述薄壁针管(2)内插接有针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3)远离薄壁针管(2)的一端贯穿针座(1)与针尾套(4)连接,所述针尾套(4)内设有空心滑移柱(41),所述针芯(3)固定连接在空心滑移柱(41)内,所述针尾套(4)上设有供空心滑移柱(41)贯穿的通孔(43),所述空心滑移柱(41)内插接有支撑柱(42),所述针芯(3)贯穿支撑柱(42),所述支撑柱(42)远离空心滑移柱(41)的一端设有限位盘(421),所述限位盘(421)的直径大于通孔(43)的直径,所述针尾套(4)上设有实现空心滑移柱(41)位置固定的锁定装置(5),所述针尾套(4)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6)实现与针座(1)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尖式腰麻针,包括针座(1)以及与针座(1)连接的薄壁针管(2),所述薄壁针管(2)内插接有针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3)远离薄壁针管(2)的一端贯穿针座(1)与针尾套(4)连接,所述针尾套(4)内设有空心滑移柱(41),所述针芯(3)固定连接在空心滑移柱(41)内,所述针尾套(4)上设有供空心滑移柱(41)贯穿的通孔(43),所述空心滑移柱(41)内插接有支撑柱(42),所述针芯(3)贯穿支撑柱(42),所述支撑柱(42)远离空心滑移柱(41)的一端设有限位盘(421),所述限位盘(421)的直径大于通孔(43)的直径,所述针尾套(4)上设有实现空心滑移柱(41)位置固定的锁定装置(5),所述针尾套(4)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6)实现与针座(1)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尖式腰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5)包括设置在支撑柱(42)外圆周侧面的限位槽(52),所述空心滑移柱(41)外圆周表面设有与限位槽(52)相通的通槽(51),所述针尾套(4)侧面设有与通槽(51)相通的孔槽(53),所述孔槽(53)内滑移连接有滑动压块(54),所述滑动压块(54)贯穿孔槽(53)嵌置在限位槽(5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尖式腰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宁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