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赤霉菌发酵提取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64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

Application of a red fungus fermentation extract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pes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赤霉菌发酵提取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具体的说是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与病原线虫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小菜蛾PlutelaxylostellaL.(DBM)属鳞翅目菜蛾科,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害虫。小菜蛾发生世代多且重叠严重,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繁殖系数高,在我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严重为害甘蓝、花椰菜、球茎甘蓝、芥菜、白菜、萝卜和油菜等,也取食马铃薯、番茄、葱和洋葱等,甚至包括紫罗兰、桂竹香等观赏植物及板蓝根等药用植物。多年来对小菜蛾的防治以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为主,不但使小菜蛾的抗性不断增强,而且污染自然环境,影响食品安全。近年来,随着番茄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根结线虫病发生的程度逐年加重。同时,根结线虫危害还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与品质。与小菜蛾的防治类似,番茄根结线虫病也主要依靠化学合成农药,同样带来环境相容性差等问题。因此,寻找并开辟小菜蛾与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新途径成为当前蔬菜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其中,利用微生物来控制小菜蛾与番茄根结线虫病,并开发微生物农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微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无公害绿色农药,能够有效克服化学合成农药的弊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从微生物中寻找并开发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已经成为未来农药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与病原线虫中的应用,所述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可用于制备微生物杀虫剂与杀线虫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在制备防治植物害虫与病原线虫微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保藏于2016年12月9日,保藏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3199。所述植物害虫为小菜蛾、甜菜夜蛾与粉纹夜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病原线虫为番茄根结线虫、西洋参根结线虫与棉花根结线虫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GibberellaintermediaQJP2经培养基摇床或静置发酵10-30天,乙酸乙酯提取3次得到。所述培养基比例为:甘露醇2%,葡萄糖2%,KH2PO40.05%,MgSO4•7H2O0.03%,酵母浸粉0.3%,玉米浆0.1%,人工海水(NaCl3%)配制,pH6.5。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可由菌株GibberellaintermediaQJP2经发酵培养、提取分离而获得,其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1.0mg/mL浓度,致死率达85.6±1.3%,可用于制备防治植物害虫的微生物杀虫剂;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其50倍与100倍稀释液对番茄根结线虫的致死率分别为95%与81%,可用于制备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微生物农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规模发酵,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产品成本低等特点;且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对人畜毒性较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的制备(1)发酵培养按照微生物的常规培养方法,挑取少量保存于PDA培养基斜面的菌株GibberellaintermediaQJP2,接种于PDA平板表面,28℃培养5天,作为规模发酵培养的菌种,待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2g,蒸馏水1000mL,pH调至7.0。切取上述PDA平板表面的菌种,接种至已灭菌的、盛有MH2培养基的三角瓶中,28℃、120rpm摇床培养10天。MH2培养基:甘露醇2%,葡萄糖2%,KH2PO40.05%,MgSO4•7H2O0.03%,酵母浸粉0.3%,玉米浆0.1%,人工海水(NaCl3%)配制,pH6.5。(2)发酵提取物的制备将培养基以四层纱布过滤,得到发酵液与菌丝体。发酵液以乙酸乙酯萃取3次,菌丝体以乙酸乙酯超声提取3次,合并得到发酵提取物。实施例2:小菜蛾杀虫活性测定采用叶碟浸渍法测定菌株发酵提取物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杀虫活性。操作步骤:(1)将新鲜的油菜叶片剪成1cm×1cm的小叶碟,样品(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发酵提取物)用90%丙酮溶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2)吸取50μL样品溶液加入装有4片叶碟的24孔板中,每浓度8个重复,以90%丙酮溶液做空白对照;(3)待溶剂挥干后,加入小菜蛾2龄幼虫,每孔1头,盖好盖子,35℃、RH40%条件下避光培养;(4)培养72h后,观察小菜蛾幼虫取食和死亡情况,计算校正死亡率。校正死亡率=(A-CK)/(1-CK)×100%,A为样品孔致死率,CK为对照孔致死率。实验表明,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在浓度为1.0mg/mL时,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致死率为85.6±1.3%,可用于制备防治植物害虫的微生物杀虫剂。实施例3:杀线虫活性(1)实验方法供试线虫培养方法称取20g燕麦片加60mL水,灭菌后加入1mL番茄根结线虫悬液,25℃培养7d。在无菌条件下,挑取适量已培养好的含线虫的燕麦放于滤纸上,用简易贝曼漏斗法洗出线虫,将线虫悬于无菌水中备用,浓度约为2000条/mL,4℃保存备用。杀线虫活性测定取一定量样品(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发酵提取物),以50%DMSO水溶液分别稀释50与100倍,吸取1mL至灭菌离心管中,再加入线虫悬液100μL,以50%DMSO处理为对照,25℃静置12h。混匀后,吸取混合液点到载玻片上,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计数死亡线虫数及线虫总数(线虫僵直不动视为死亡),计算死亡率。每次观察的线虫数不少于30条。判断活性级别的标准为:死亡率>90%为“+++”级;70%<死亡率<90%,为“++”级;50%<线虫死亡率<70%,为“+”级;死亡率<50%,为“-”级。(2)实验结果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的50倍稀释液对番茄根结线虫的致死率为95%,活性级别为“+++”级;12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各处理虫体形态,发现死亡线虫的虫体僵直,而对照活线虫运动活泼。而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的100倍稀释液对番茄根结线虫的致死率为81%,活性级别为“++”级。可见,尽管发酵提取物进一步稀释后,致死率有所下降,但相比空白对照(5%)仍表现出明显的杀线虫活性。因此,Gibberellaint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GibberellaintermediaQJP2发酵提取物在制备防治植物害虫与病原线虫微生物农药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害虫为小菜蛾、甜菜夜蛾与粉纹夜蛾中的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线虫为番茄根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丰玉肖琳金静周远明居广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