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192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光合细菌通过抑制灰霉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对灰霉病病原菌菌丝体进行致畸作用导致病原菌孢子无法形成实现对灰霉病的防治;具体应用时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在7500lx的光照强度下、30℃光照培养箱中恒温光照培养7~14d,观察培养基中长出红色或褐红色单菌落,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入到光合细菌液体培养基中,在光照强度为7500lx、温度为30℃的光照恒温箱中扩大培养至14d左右得到光合细菌发酵液,无菌条件下转入灭菌的喷雾器中,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灰霉病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解决了现在灰霉病防治效果不稳定、果蔬中会残留大量有毒物质的问题。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grey m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 method of Botrytis cinerea,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by inhibition of Botrytis cinerea mycelial growth of Botrytis cinerea mycelium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teratogenic effects of spores can not form control of Botrytis cinerea; application to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inoculated in solid medium, in 7500lx light intensity, 30 degree light incubator in constant light culture 7~14d, cultured long red or brown red colonies, to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in liquid medium by inoculating loop picking single colony access, when the light intensity is 7500lx and the temperature is 30 DEG C light incubator expanding the culture to about 14d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broth, under sterile conditions to spray sterilization, stored in the refrigerator 4 DEG C in stand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ffective biological control method for Botrytis cinerea,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grey mold is unstable and a large amount of poisonous substance is left in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果蔬菜病害防治
,尤其是涉及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因此,温度在20~25℃、湿度持续在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发生在草莓、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葡萄等二十几种作物中;灰霉病对作物的茎、叶、花、果以及果梗均能造成危害;灰霉病对果实的危害尤为严重。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葡萄孢属真菌中的灰葡萄孢菌引起的,该病不仅是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并且该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通常有一个发病中心然后向周围扩展,发生后不及时防治,蔓延较快;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霉灰;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者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果实染病时,青果受害严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被浸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灰霉病不仅容易传染、还可以从作物的幼苗危害到作物的果实;并且灰霉病病原菌彻底消除的难度极大;因此,只要在作物中一旦爆发灰霉病,不仅会造成幼苗的死亡,还会影响果蔬的产量和品质;会对作物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现在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对灰霉病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化学防治是防治灰霉病最为普遍和广泛的方法;化学防治是通过采用化学药剂对灰霉病进行防治的方法;目前采用的化学药剂主要为嘧啶胺类杀菌剂、吡咯类杀菌剂以及酰胺类杀菌剂等几类杀菌剂。化学防治的主要优点,在对于灰霉病致病菌的杀伤力效果显著、迅速且稳定,可重复性强、防治工作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是化学药剂长期的使用,使得灰霉病的致病菌的抗药性不断的增强,抗药性强的菌株增多,实际上导致化学防治的效果大大下降;另外,上述几类杀菌剂都是剧毒型药品,化学药剂在杀菌的之后,化学药剂的残留弊端越来越凸显;一方面是化学药剂极易在作物中大量残留,导致人们最后食用的果蔬中残留的有毒物质超标,长期食用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向往安全、低毒作用果蔬的购买需求;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化学药品在土壤中无法分解,导致土壤的质地变化,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性压力;因此,灰霉病的化学防治的优势不断减少。现在逐渐开始研究采用生物防治的手段来防止灰霉病,目前研究了木霉、酵母菌、芽孢杆菌对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光合细菌在灰霉病的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因此,现在将光合细用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实现对灰霉病病原菌杀伤力效果显著、迅速,效果稳定并且对灰霉病防治过程无毒,避免在灰霉病防治过程中在作物中残留大量有毒物质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实现了对灰霉病病原菌杀伤力效果显著、迅速、效果稳定,并且实现灰霉病的防治过程无毒,避免在作物上残留大量的有毒物质,满足人们对低毒果蔬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施光合细菌的方式,通过光合细菌抑制灰霉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对灰霉病病原菌菌丝体进行致畸作用导致病原菌孢子无法形成,以实现对灰霉病的防治。进一步地,所述光合细菌为类肠球菌、深红红螺菌或者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不仅对灰霉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灰霉病病原菌菌丝体具有致畸作用,使得灰霉病病原菌菌丝体无法形成孢子;使得喷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后,第2天的抑菌率就达到71.17%,与喷施化学药剂防治灰霉病,第2天达到的抑菌率71.17%相同。在第4天之后,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灰霉病病原菌的抑菌率一直稳定在87.29%;而化学药剂对灰霉病病原菌的抑菌率在第4天达到最高为81.22%,从第4天开始,抑菌率下降到67.30%。因此,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更加显著、迅速并且防治效果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喷施光合细菌的方式是指将光合细菌制备成发酵液,定期将制备好的光和细菌发酵液均匀喷施在作物上,可以在作物上间隔24h-72h定期在作物上喷施光合细菌发酵液,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进一步地,所述光合细菌发酵液按照以下方式制备,光合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在7500lx的光照强度下、30℃光照培养箱中恒温光照培养7~14d,观察培养基中长出红色或褐红色单菌落,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入到光合细菌液体培养基中,在光照强度为7500lx、温度为30℃的光照恒温箱中扩大培养至14d左右得到光合细菌发酵液,无菌条件下将光合细菌发酵液转入灭菌的喷雾器中,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进一步地,所述灰霉病是指发生在草莓果实上的灰霉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验证了光合细菌对灰霉病的病原菌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体具有致畸作用以及使得灰葡萄孢菌的孢子无法形成的作用;实验结果证明,光合细菌对灰霉病具有防治作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灰霉病生物防治方法;实现了灰霉病防治过程无毒,避免在果蔬中残留大量有毒物质,满足了人们对低毒果蔬的需求。(2)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验证类肠球菌1.2176、深红红螺菌1.5005或者沼泽红假单胞菌1.8929均对灰霉病的病原菌灰葡萄孢菌具有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证明,类肠球菌1.2176的最高抑菌率可以达到70.42%,深红红螺菌1.5005的最高抑菌率可以达到61.36%,沼泽红假单胞菌1.8929的最高抑菌率可以达到87.29%;证明了光合细菌不但对灰霉病病原菌灰葡萄孢菌具有抑菌作用,并且抑菌效率达到61.36%以上,最高的抑菌率可以达到87.29%,说明光合细菌对灰霉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证明,沼泽红假单胞菌1.8929第二天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率就达到71.17%,第四天的抑菌率达到最高,抑菌率为87.29%,第五天、第六天的抑菌率稳定在87.29%;现有的酰胺类杀菌剂的最高抑菌率为81.22%,但是在第四天抑菌率出现明显下降;因此,证明了沼泽红假单胞菌1.8929对化学药剂对灰葡萄孢菌的防治效率更显著,对灰葡萄孢菌的杀伤力更强,防止效果更加稳定,并且与化学防治方法相比,采用光合细菌对灰霉病进行防治的过程无毒,不仅避免了对工人身体造成危害,也从根本上避免了果蔬内残留大量有毒物质的情况发生,可以实现低毒果蔬的生产,满足了人们对低毒果蔬的需求。(4)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证明,类肠球菌1.2176发酵液处理之后的灰葡萄孢菌菌丝体较为聚集,分支数量也增加,少数菌丝出现褶皱现象,灰葡萄孢菌的孢子形成数量减少;深红红螺菌1.5005的分支增多,灰葡萄孢菌的孢子形成基本无影响;沼泽红假单胞菌1.8929发酵液处理之后的灰葡萄孢菌菌丝体粗短、数量减少、分支增多、菌丝褶皱现象严重,且无法形成孢子;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抑制灰葡萄孢菌的正常生长,还能够使得灰葡萄孢菌菌丝体的生长形态,还影响孢子的形成,实现了从根本上解决了灰霉病的防治问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灰霉病从根本上进行防治,使得对灰霉病的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施光合细菌的方式,通过光合细菌抑制灰霉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或对灰霉病病原菌菌丝体进行致畸作用导致病原菌孢子无法形成,以实现对灰霉病的防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灰霉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施光合细菌的方式,通过光合细菌抑制灰霉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或对灰霉病病原菌菌丝体进行致畸作用导致病原菌孢子无法形成,以实现对灰霉病的防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霉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细菌为类肠球菌、深红红螺菌或者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霉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灰霉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施光合细菌的方式是指将光合细菌制备成发酵液,定期将制备好的光合细菌发酵液均匀喷施在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丽梅李莹符晓王殿东廖静静王紫薇张美权何传平史绍林彭春彦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