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56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拨筒装置,并且两个拨筒装置分别位于机动车宽度方向的两侧,拨筒装置包括有固定轴和导向套筒和拨指以及驱动组件;导向套筒上设置有滑移孔,固定轴的轴向与导向套筒的轴向平行偏心,固定轴的一端与机动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有曲柄与导向套筒转动连接,曲柄一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筒的中心轴线处转动连接,当驱动组件带动导向套筒沿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过程中转动连接于固定轴上的拨指能够在滑移孔内轴向滑移;该拨秆机构在将高秆作物搂向输送链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将高茎秆作物直接打向输送链,对高茎秆作物的收获具有较好效果。

Stalk shifting mechanism of high stalk crop harves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stalk crop harvester stalk poking mechanism,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comprises a dial drum device on both sides and the two dial cylinder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shifting cylinder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shaft and a guide sleeve and a finger and a driving assembly; the guide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hole with the guide sleeve, axial fixed axis parallel to the eccentric shaft with one end fixed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crank and the guide sleev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cran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haft at the center axis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guide sleev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hen the drive assembly drives the guide sleeve to rotate along the the central axis of rotation is connected to the fixing shaft of the finger can slip hole axial slip; the stalk poking mechanism in high stalk crops around to the conveyor chain at the same ti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direct hitting of the high stem crops to the conveying chain, and has better effect for harvesting the high stalk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收获机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
技术介绍
收获机是常用的农业机械之一,拨禾轮装置是收获机上的常配部件。目前,矮细茎秆作物(如水稻、小麦及牧草等)收获机都安装有下拨禾轮装置,起扶持收割倒伏农作物的作用,而对于高粗茎秆作物(如芦苇、麻类作物、玉米、高粱等)仅靠下拨禾轮扶持效果较差,容易出现茎秆向前倒伏现象,影响收获机的收割效率。目前,公告号为CN2027996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秆作物收割机,它包括机动车体、设置在机动车体前侧的水平主割刀和设置在机动车体前侧的两个绞龙,两个绞龙呈八字形排列,八字形的小口朝上,两个绞龙向后倾斜,至少一个绞龙的前侧转动设有向后倾斜的第一拨盘,第一拨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拨杆,第一拨盘在转动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拨杆具有位于相应绞龙外侧的状态和至少部分位于相应绞龙内侧的状态。这种收割机虽然能够将向前倒伏的作物被第一拨杆向后搂入绞龙,再通过绞龙的螺旋旋转提升功能将作物向后输送,但直接将拨盘安装到收获机上方,在拨盘转动的过程中,拨杆会将高秆作物直接打向输送链,易将高秆作物打断,降低其使用价值,甚至对拨杆或是输送链产生损伤,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该拨秆机构在将高秆作物拨向输送链的同时,能够避免将高茎秆作物直接打向输送链,从而有利于对高茎秆作物的收获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包括有用于将机动车前方的高茎秆作物拨向机动车的拨筒装置,所述拨筒装置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拨筒装置分别位于机动车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拨筒装置包括有与机动车固定连接的固定轴、与固定轴可转动连接的导向套筒、转动连接于固定轴外侧壁上的若干个拨指、以及用于带动导向套筒沿其轴向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导向套筒的周向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供拨指穿插的滑移孔,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与导向套筒的轴向平行偏心,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机动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有曲柄与导向套筒转动连接,所述曲柄一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筒转动连接,所述曲柄与固定轴固接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有转动轴与导向套筒的中心轴线处转动连接;当驱动组件带动导向套筒沿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转动连接于固定轴上的拨指在滑移孔内轴向滑移;导向套筒在转动过程中,至少一个拨指具有滑移出导向套筒的状态和至少一个拨指具有滑移入导向套筒内的状态,所述固定轴至作物夹持输送装置的距离不小于拨指的长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套筒的半径尺寸不大于拨指与曲柄的长度差,导向套筒在转动过程中拨指滑移入导向套筒内的状态下,拨指能够始终滑移连接在滑移孔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器和设置于导向套筒上的转动链轮、以及绕接于驱动器的输出端和转动链轮之间的驱动链条,所述转动链轮与导向套筒同轴设置,驱动器通过驱动链条来带动转动链轮转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套筒包括有同轴设置的上圆筒和下圆筒,所述转动链轮固定连接于上圆筒和下圆筒之间,并且上圆筒和下圆筒之间的间距尺寸与驱动链条的宽度尺寸相适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指的端部均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均设置有套接于固定轴上的转动轴承,所述拨指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承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滑移孔向外延伸。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驱动组件带动导向套筒在曲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轴做偏心转动,拨指在导向套筒的前端伸出,在后侧与输送链条接近时向导向套筒内缩回,实现拨指在滑移孔内的伸缩运动。该拨筒装置可模拟人手动作实现对芦苇、麻类作物、玉米、高粱等高茎秆作物的向作物夹持输送装置中部有效搂取,有利于后续的切割和输送。并且,固定轴至作物夹持输送装置的距离不小于拨指的长度,因此收缩入导向套筒内的拨指不会与输送链条打架,避免导向套筒在转动过程中拨指将作物直接打向输送链条,有利于作物顺利的被聚拢向输送链条,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拨指与输送链条因干涉而产生损伤,从而有利于延长拨筒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高茎秆作物收获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茎秆作物收获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拨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轴上转动环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拨筒装置;11、固定轴;111、曲柄;112、转动轴承;113、转动轴;12、导向套筒;121、滑移孔;122、上圆筒;123、下圆筒;13、拨指;14、驱动组件;141、转动链轮;142、传动链轮;143、驱动链条;15、转动环;2、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1、输送组件;211、主动链轮;212、第一从动链轮;213、第二从动链轮;214、输送链条;2141、第一输送段;2142、第二输送段;2143、第三输送段;215、推送齿;3、割刀装置;4、作物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4所示,高茎秆作物收获机包括有机动车和横向设置在机动车前方的割刀装置3,割刀装置3位于机动车前方的下部,用于切割作物的根部,机动车中部有一个沿其行驶方向贯通机动车的作物通道4,作物通道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机动车前方的高茎秆作物向作物通道4内聚拢并且经由作物通道4向机动车后方输送的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经由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将割刀装置3切割下来的作物集中输送过作物通道4,再由机动车上的打捆装置将作物打捆。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设置于机动车上,并且位于机动车前方,包括有用于将机动车前方的高茎秆作物向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拨拢的拨筒装置1,拨筒装置1位于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的前方,并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拨筒装置1分别位于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两个拨筒装置1将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前方两侧的作物向机动车中部集拢。拨筒装置1包括有与机动车固定连接的固定轴11、与固定轴11可转动连接的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1外侧壁上的若干个拨指13、以及用于带动导向套筒12沿其轴向转动的驱动组件14;导向套筒12的周向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供拨指13穿插的滑移孔121,固定轴11的轴向与导向套筒12的轴向平行偏心,固定轴11的一端与机动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有曲柄111与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曲柄111一端与固定轴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曲柄111与固定轴11固接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有转动轴113与导向套筒12的中心轴线处转动连接;当驱动组件14带动导向套筒12沿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偏心作用的存在,能够带动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1上的拨指13在滑移孔121内轴向滑移;导向套筒12在转动过程中,至少一个拨指13具有滑移出导向套筒12的状态和至少一个拨指13具有滑移入导向套筒12内的状态。工作原理:驱动组件14带动导向套筒12在曲柄111作用下相对于固定轴11做偏心转动,拨指13在导向套筒12的前端伸出,在后侧与输送链条214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包括有用于将机动车前方的高茎秆作物拨向机动车的拨筒装置(1),所述拨筒装置(1)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拨筒装置(1)分别位于机动车宽度方向的两侧,其特征是:所述拨筒装置(1)包括有与机动车固定连接的固定轴(11)、与固定轴(11)可转动连接的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1)外侧壁上的若干个拨指(13)、以及用于带动导向套筒(12)沿其轴向转动的驱动组件(14);所述导向套筒(12)的周向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供拨指(13)穿插的滑移孔(121),所述固定轴(11)的轴向与导向套筒(12)的轴向平行偏心,所述固定轴(11)的一端与机动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有曲柄(111)与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所述曲柄(111)一端与固定轴(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所述曲柄(111)与固定轴(11)固接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有转动轴(113)与导向套筒(12)的中心轴线处转动连接;当驱动组件(14)带动导向套筒(12)沿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1)上的拨指(13)在滑移孔(121)内轴向滑移;导向套筒(12)在转动过程中,至少一个拨指(13)具有滑移出导向套筒(12)的状态和至少一个拨指(13)具有滑移入导向套筒(12)内的状态,所述固定轴(11)至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的距离不小于拨指(13)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茎秆作物收获机拨秆机构,包括有用于将机动车前方的高茎秆作物拨向机动车的拨筒装置(1),所述拨筒装置(1)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拨筒装置(1)分别位于机动车宽度方向的两侧,其特征是:所述拨筒装置(1)包括有与机动车固定连接的固定轴(11)、与固定轴(11)可转动连接的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1)外侧壁上的若干个拨指(13)、以及用于带动导向套筒(12)沿其轴向转动的驱动组件(14);所述导向套筒(12)的周向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供拨指(13)穿插的滑移孔(121),所述固定轴(11)的轴向与导向套筒(12)的轴向平行偏心,所述固定轴(11)的一端与机动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有曲柄(111)与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所述曲柄(111)一端与固定轴(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筒(12)转动连接,所述曲柄(111)与固定轴(11)固接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有转动轴(113)与导向套筒(12)的中心轴线处转动连接;当驱动组件(14)带动导向套筒(12)沿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1)上的拨指(13)在滑移孔(121)内轴向滑移;导向套筒(12)在转动过程中,至少一个拨指(13)具有滑移出导向套筒(12)的状态和至少一个拨指(13)具有滑移入导向套筒(12)内的状态,所述固定轴(11)至作物夹持输送装置(2)的距离不小于拨指(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昆鹏张彬李显旺黄继承沈成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