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光伏逆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848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9:01
电路,包括单片机、变压模块、LED灯珠、滤波电容(C6)、IR2113芯片、HCPL2631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正电源点、地点、负电源点、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出节点、第三输出节点、第一驱动节点、第二驱动节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运放(U11)、第二运放(U12)、第三运放(U13)、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一稳压管(D11)、参考输入节点(REF)、采样输入节点(V)。光伏逆变系统,具有前述的用于光伏逆变系统的采样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廉、应用灵活、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稳定可靠、快速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光伏逆变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逆变领域,具体涉及电路、光伏逆变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人们对于新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太阳能发电是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现阶段的光伏产业正逐步从大规模集中发电向分布式发电发展。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整个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但其体积、安全性、使用寿命、造价问题阻碍了光伏系统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技术背景中叙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电路、光伏逆变系统。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1、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变压模块、LED灯珠、滤波电容(C6)、IR2113芯片、HCPL2631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正电源点(A+15V)、地点(AGND)、负电源点(A-15V)、第一输出节点(P1)、第二输出节点(P2)、第三输出节点(P3)、第一驱动节点(P2M2A)、第二驱动节点(P2M2B)、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运放(U11)、第二运放(U12)、第三运放(U13)、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一稳压管(D11)、参考输入节点(REF)、采样输入节点(V);变压模块的具有输入端、输出端、接地端,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电源脚相连,变压模块为单片机供电;单片机的接地脚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的接地脚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具有一个ADC采样脚;LED灯珠的正极与单片机的一个IO脚相连,LED灯珠的负极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的由两个IO脚分别独立地与第一驱动节点(P2M2A)、第二驱动节点(P2M2B)相连;第一驱动节点(P2M2A)与HCPL2631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二驱动节点(P2M2B)与HCPL2631芯片的第4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3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2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8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5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HCPL2631芯片的第7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5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HCPL2631芯片的第6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2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7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4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6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5脚与地点(AGND)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1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IR2113芯片的第3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IR2113芯片的第2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P1)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8脚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P1)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P2)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6脚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P3)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P3)相连,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一电容(C1)为极性电容,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IR2113芯片的第7脚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IR2113芯片的第6脚相连;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7脚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6脚相连;第三电容(C3)为极性电容,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三电容(C3)的负极与地点(AGND)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滤波电容(C6)的一端与单片机的电源脚相连,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接地脚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IR2113芯片的第8脚相连;第二二极管(D1)的负极与IR2113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IR2113芯片的第7脚相连;第二运放(U1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运放(U12)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运放(U11)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运放(U11)的输出端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U11)的电源负极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U11)的电源正极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U11)的电源负极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第三运放(U13)的电源正极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与单片机的ADC脚相连,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与单片机的电源脚相连,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接地脚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参考输入节点(REF)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U11)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采样输入节点(V)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运放(U11)的输出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三运放(U13)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运放(U12)的输出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三运放(U13)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三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三运放的输出端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三运放(U13)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第三运放(U13)的输出端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ADC采样脚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第三运放(U13)的输出端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一稳压管(D11)与第十八电阻并联。2、如
技术实现思路
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5欧姆。3、如
技术实现思路
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0欧姆。4、如
技术实现思路
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电阻的阻值为4700欧姆。5、如
技术实现思路
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电阻的阻值为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路、光伏逆变系统

【技术保护点】
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变压模块、LED灯珠、滤波电容(C6)、IR2113芯片、HCPL2631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正电源点(A+15V)、地点(AGND)、负电源点(A‑15V)、第一输出节点(P1)、第二输出节点(P2)、第三输出节点(P3)、第一驱动节点(P2 M2A)、第二驱动节点(P2 M2B)、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运放(U11)、第二运放(U12)、第三运放(U13)、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一稳压管(D11)、参考输入节点(REF)、采样输入节点(V);变压模块的具有输入端、输出端、接地端,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电源脚相连,变压模块为单片机供电;单片机的接地脚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的接地脚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具有一个ADC采样脚;LED灯珠的正极与单片机的一个IO脚相连,LED灯珠的负极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的由两个IO脚分别独立地与第一驱动节点(P2 M2A)、第二驱动节点(P2 M2B)相连;第一驱动节点(P2 M2A)与HCPL2631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二驱动节点(P2 M2B)与HCPL2631芯片的第4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3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2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8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5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HCPL2631芯片的第7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5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HCPL2631芯片的第6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2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7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4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6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5脚与地点(AGND)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1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IR2113芯片的第3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IR2113芯片的第2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P1)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8脚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P1)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P2)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6脚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P3)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P3)相连,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一电容(C1)为极性电容,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IR2113芯片的第7脚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IR2113芯片的第6脚相连;第三电容(C3)为极性电容,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三电容(C3)的负极与地点(AGND)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滤波电容(C6)的一端与单片机的电源脚相连,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接地脚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IR2113芯片的第8脚相连;第二二极管(D1)的负极与IR2113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IR2113芯片的第7脚相连;第二运放(U1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运放(U12)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运放(U11)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运放(U11)的输出端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U11)的电源负极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U11)的电源正极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U11)的电源负极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与地点(AGND)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第三运放(U13)的电源正极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与地点(AGND...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变压模块、LED灯珠、滤波电容(C6)、IR2113芯片、HCPL2631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正电源点(A+15V)、地点(AGND)、负电源点(A-15V)、第一输出节点(P1)、第二输出节点(P2)、第三输出节点(P3)、第一驱动节点(P2M2A)、第二驱动节点(P2M2B)、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运放(U11)、第二运放(U12)、第三运放(U13)、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一稳压管(D11)、参考输入节点(REF)、采样输入节点(V);变压模块的具有输入端、输出端、接地端,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电源脚相连,变压模块为单片机供电;单片机的接地脚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的接地脚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具有一个ADC采样脚;LED灯珠的正极与单片机的一个IO脚相连,LED灯珠的负极与地点(AGND)相连;单片机的由两个IO脚分别独立地与第一驱动节点(P2M2A)、第二驱动节点(P2M2B)相连;第一驱动节点(P2M2A)与HCPL2631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二驱动节点(P2M2B)与HCPL2631芯片的第4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3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2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8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5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HCPL2631芯片的第7脚相连;HCPL2631芯片的第5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HCPL2631芯片的第6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2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7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4脚与HCPL2631芯片的第6脚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5脚与地点(AGND)相连;IR2113芯片的第11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IR2113芯片的第3脚与正电源点(A+15V)相连;IR2113芯片的第2脚与地点(AGND)相连;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P1)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8脚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P1)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P2)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6脚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P3)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P3)相连,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IR2113芯片的第1脚相连;第一电容(C1)为极性电容,第一电容(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新明田亚平陈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