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君元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840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管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机体,所述安装板侧面的两端均开设有承接板,两个承接板上均开设有下限位孔,所述安装板侧面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承接板上方且分别位于安装板前端和后端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板,两个卡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均铺设有缓冲垫块,并且两个卡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上限位孔,上限位孔内设置有螺纹条。该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通过升降柱、承接板与插入柱的设置,达到升降柱能让承接板和插入柱保持稳定连接的效果,并达到打卡机不会因建设施工震动而出现掉落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管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电流的输送往往导致因线路发热造成损耗,所以在输送的时候都是通过变电升高电压,让电流变小以减少发热损耗,高压电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目标电器也不需要如此高压,这就需要通过变电降低电压,由于在电流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变电,所以把电流的输送称为输变电,而建设的过程则称为输变电工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器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多,现有的输变电工程常需要大量的人员来进行建设,由于人数的众多,所以工程建设人员的管理则是重中之重,而输变电工程的管理常需要应用到打卡机,现有的打卡机常存在着安装不稳定的情况,这样就会让打卡机在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使得打卡机的正常使用无法保证,从而让输变电工程的人员管理受到了一定的混乱,进而让输变电工程的工程建设效率大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具备能正常管理输变电工程人员而保证人员不会出现混乱以及增加输变电工程工程建设效率等优点,解决了因打卡机不够稳定而使得打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机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侧面的两端均开设有承接板(2),两个承接板(2)上均开设有下限位孔(3),所述安装板(1)侧面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承接板(2)上方且分别位于安装板(1)前端和后端的固定板(4),两个固定板(4)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板(5),两个卡接板(5)远离固定板(4)的一侧均铺设有缓冲垫块(6),并且两个卡接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套(7),转动套(7)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上限位孔(8),上限位孔(8)内设置有螺纹条(16),所述上限位孔(8)内插接有依次贯穿上限位孔(8)和两个下限位孔(3)并延伸至下限位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输变电工程的管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机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侧面的两端均开设有承接板(2),两个承接板(2)上均开设有下限位孔(3),所述安装板(1)侧面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承接板(2)上方且分别位于安装板(1)前端和后端的固定板(4),两个固定板(4)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板(5),两个卡接板(5)远离固定板(4)的一侧均铺设有缓冲垫块(6),并且两个卡接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套(7),转动套(7)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上限位孔(8),上限位孔(8)内设置有螺纹条(16),所述上限位孔(8)内插接有依次贯穿上限位孔(8)和两个下限位孔(3)并延伸至下限位孔(3)下方的升降柱(9),升降柱(9)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条(16)相啮合的升降螺纹(10),所述机体(12)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与承接板(2)相适配的插入柱(11),插入柱(11)上插接有贯穿插入柱(11)顶部和底部的贯穿套(13),机体(12)另一侧的底端与顶端分别设置有控制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周海洋袁鹏翔贾君元
申请(专利权)人:贾君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