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8264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贮水箱(4)包括位于上部的热水室(4.1)和位于下部的冷水室(4.2);在所述的热水室(4.1)和冷水室(4.2)之间设置有绝热隔板(4.3),在直接空冷凝汽器(7)上引出的管道一(7.1)与凝结水箱(8)连接,在所述的管道一(7.1)上引出的管道二(7.2)上设置有凝结水循环泵(3),在所述的凝结水循环泵(3)后方通过管道三(7.3)与冷水室(4.2)连接,在所述的管道三(7.3)上设置有关断阀一(5);在所述的管道三(7.3)上引出管道四(7.4)与热水室(4.1)连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空冷机组昼夜温差大带来的较大能量却没有利用的缺点,具有利用较少最终排入到环境的热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到火电机组的
,更加具体来说是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火电机组基本上采用空冷方式。由于这些地区昼夜温差大,空冷机组昼夜背压相差很大,凝结水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系统蕴含着较大的能量,目前的工程设计没有考虑利用这部分能量来提高机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的: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贮水箱包括位于上部的热水室和位于下部的冷水室;在所述的热水室和冷水室之间设置有绝热隔板,在直接空冷凝汽器上引出的管道一与凝结水箱连接,在从所述的管道一上引出的管道二上设置有凝结水循环泵,在所述的凝结水循环泵后方通过管道三与冷水室连接,在所述的管道三上设置有关断阀一;在所述的管道三上引出管道四与热水室连接,在所述的管道四上设置有关断阀二;在所述的管道四上引出管道五,在所述的凝结水箱的后方设置有凝结水泵,所述的管道五连接在所述的凝结水箱和凝结水泵之间的管道上,在所述的凝结水泵后方设置有低压加热器;在所述的管道三上引出管道六与位于排汽装置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

【技术保护点】
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贮水箱(4)包括位于上部的热水室(4.1)和位于下部的冷水室(4.2);在所述的热水室(4.1)和冷水室(4.2)之间设置有绝热隔板(4.3),在直接空冷凝汽器(7)上引出的管道一(7.1)与凝结水箱(8)连接,在从所述的管道一(7.1)上引出的管道二(7.2)上设置有凝结水循环泵(3),在所述的凝结水循环泵(3)后方通过管道三(7.3)与冷水室(4.2)连接,在所述的管道三(7.3)上设置有关断阀一(5);在所述的管道三(7.3)上引出管道四(7.4)与热水室(4.1)连接,在所述的管道四(7.4)上设置有关断阀二(5.1);在所述的管道四(7.4)上引出管...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接空冷机组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贮水箱(4)包括位于上部的热水室(4.1)和位于下部的冷水室(4.2);在所述的热水室(4.1)和冷水室(4.2)之间设置有绝热隔板(4.3),在直接空冷凝汽器(7)上引出的管道一(7.1)与凝结水箱(8)连接,在从所述的管道一(7.1)上引出的管道二(7.2)上设置有凝结水循环泵(3),在所述的凝结水循环泵(3)后方通过管道三(7.3)与冷水室(4.2)连接,在所述的管道三(7.3)上设置有关断阀一(5);在所述的管道三(7.3)上引出管道四(7.4)与热水室(4.1)连接,在所述的管道四(7.4)上设置有关断阀二(5.1);在所述的管道四(7.4)上引出管道五(7.5),在所述的凝结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刚徐传海许玉新王谦周刊曹小华喻景雯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