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819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疏水扩容器、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疏水箱和疏水泵,疏水扩容器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上设置有除盐水入口、乏汽入口和热水出口,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内部设置有混合腔,除盐水入口、乏汽入口和热水出口均与混合腔连通;除盐水入口通过喷嘴与低温除盐水水管网的母管连接,乏汽入口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热水出口与疏水箱的入口连接,疏水箱的出口与疏水泵的入口连接,疏水泵的出口与循环水管网和补水管网连接;疏水箱顶部设置有排空气口。该系统回收效率高,安全可靠性高,能够确保原生产装置稳定、正常运行;不增加任何操作,正常不需要进行调正,全自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乏汽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锅炉暖风器的换热的回水与厂房换热站的凝结水回到低压疏水扩容器,造成低压疏水扩容器的大量蒸汽的排空。为改善现状,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向大气排放烟尘和硫化物的机会,净化厂区环境,实现清洁生产,消除安全隐患,经仔细分析、深入研究,决定使用以下回收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回收乏汽热量、实现零排放。本技术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包括疏水扩容器、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疏水箱和疏水泵,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上设置有除盐水入口、乏汽入口和热水出口,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的除盐水入口、乏汽入口和热水出口均与混合腔连通;所述的除盐水入口通过喷嘴与低温除盐水水管网的母管连接,所述的乏汽入口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所述的热水出口与疏水箱的入口连接,疏水箱的出口与疏水泵的入口连接,疏水泵的出口与循环水管网和补水管网连接;疏水箱顶部设置有排空气口。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并联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和第二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第一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和第二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并联连接。所述的除盐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分别设置在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的左右两端,乏汽入口设置在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的侧面并且位于除盐水入口的一侧。所述除盐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的直径相同并且同轴设置,所述乏汽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除盐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的直径,所述乏汽入口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除盐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的中心轴线。所述的乏汽入口与除氧器排汽管之间的蒸汽管道上加装安全阀和电动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回收效率高,正常工况下,可回收100%的乏汽及凝结水。乏汽热量回收后,乏汽全部变成凝结水排入水箱再处理,实现零排放。安全可靠性高,该系统具有排空安全通道,从疏水扩容器排汽口引出的蒸汽经过加热器到达水箱是一个敞开的通道,另外还在蒸汽管道加装安全阀和电动门,起到双重保护功能。能够确保原生产装置稳定、正常运行:不论仪表、电气系统出现任何问题,也不会影响疏水扩容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必要时解裂也非常方便。调试系统调试好后无需人值守管理;不增加任何操作,正常不需要进行调正,全自动运行。按照设备的最大排汽进行设计,全年运行时不再需要对疏水扩容器回收系统进行调正操作,由于排汽可全部回收,所以不会增加排汽损失。维护工作量小:由于新增设备主要是静设备和管线,除少量电器仪表需要维护外,基本没有维修工作量。安装简单:本装置与原系统的接入点仅有疏水扩容器及常温除盐水接口,在作好准备工作后,利用汽机短时停工留头,其余可在运行时进行安装。回收装置运行时无震动和嚣叫噪音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包括疏水扩容器1、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疏水箱4和疏水泵5,所述的疏水扩容器1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上设置有除盐水入口21、乏汽入口22和热水出口23,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的除盐水入口21、乏汽入口22和热水出口23均与混合腔连通;所述的除盐水入口21通过喷嘴与低温除盐水水管网的母管连接,所述的乏汽入口22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所述的热水出口23与疏水箱4的入口连接,疏水箱4的出口与疏水泵5的入口连接,疏水泵5的出口与循环水管网和补水管网连接;疏水箱顶部设置有排空气口。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并联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2和第二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3,第一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2和第二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3并联连接。所述的除盐水入口21和热水出口23分别设置在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的左右两端,乏汽入口22设置在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的侧面并且位于除盐水入口21的一侧。所述除盐水入口21和热水出口23的直径相同并且同轴设置,所述乏汽入口22的直径大于所述除盐水入口21和热水出口23的直径,所述乏汽入口22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除盐水入口21和热水出口23的中心轴线。所述的乏汽入口22与除氧器排汽管之间的蒸汽管道上加装安全阀和电动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疏水扩容器工作压力为0.2-0.3Mpa,疏水扩容器排汽温度为125℃,疏水扩容器排汽管径为DN400,排汽量为10t/h(单台)。冷却水参数:水源:低温除盐水供水压力:1.2Mpa供水温度:50℃加热器出口温度设计为:90℃(暂定)根据以上条件及要求,结合经验及工厂实际情况,对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改造提出以下方案:用两台乏汽回收装置,流程是:从低温除盐水母管引一支水管接入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供水进入回收装置经过喷嘴后,在混合腔形成真空将除氧器排汽管排出的低压乏汽抽吸到回收装置中,与凝结水混合换热,乏汽全部凝结变为凝结水与被加热了的喷射水一起送入0米的疏水箱,不凝性气体则由疏水箱顶排空气口排入大气。加热后的高温除盐水经疏水泵打入供水系统。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管道直径分别为:低温除盐水水管网的母管管径为DN250,低温除盐水水管网的母管与第一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2之间的连接管道的管径为DN150,第二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3的除盐水入口21处的管道管径为DN100,除氧器排汽管与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的乏汽入口22之间的连接管道的管径为DN200,补水管网处的管道管径为DN100。除盐水入口21和热水出口23的直径为DN100,乏汽入口22的直径为DN200。冷却水用量计算:除氧器排出的乏汽焓值i0=2700kj/kg;冷却水温度50℃(取最低值)焓值i1=21kj/kg;设计回收装置出口温度为90℃,焓值i2=340kj/kg;疏水扩容器乏汽量m0=10t/h除氧器乏汽回收冷却水用量计算(每单元):M1=m0(i0-i2)/(i2-i1)=80t/h根据参数设备选型,选择两台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本技术的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改造完成后,每小时可回收近10吨乏汽,每吨蒸汽热值的成本价值约为30元,每吨除盐水成本价10元,一年机组运行时间按3600小时计算每年可结余:(10+30)元×10×3600=1440000元每年可节约144万元整。项目改造后,设备正常运行几个月就可收回全部设备投资。同时由于节能而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也就间接减少了向大气排放烟尘和硫化物的机会,净化厂区环境,实现清洁生产,消除安全隐患,完全消灭了原来在设备上的“白龙”,现场不再有二次蒸汽的排放。不但消除了厂区热污染,还消除了二次汽排放发出的刺耳噪音和对附近设备的腐蚀,起到了环保的作用。本装置投入运行后,除了能够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外,同时还净化了厂区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包括疏水扩容器、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疏水箱和疏水泵,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上设置有除盐水入口、乏汽入口和热水出口,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的除盐水入口、乏汽入口和热水出口均与混合腔连通;所述的除盐水入口通过喷嘴与低温除盐水水管网的母管连接,所述的乏汽入口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所述的热水出口与疏水箱的入口连接,疏水箱的出口与疏水泵的入口连接,疏水泵的出口与循环水管网和补水管网连接;疏水箱顶部设置有排空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包括疏水扩容器、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疏水箱和疏水泵,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上设置有除盐水入口、乏汽入口和热水出口,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的除盐水入口、乏汽入口和热水出口均与混合腔连通;所述的除盐水入口通过喷嘴与低温除盐水水管网的母管连接,所述的乏汽入口与除氧器排汽管连接,所述的热水出口与疏水箱的入口连接,疏水箱的出口与疏水泵的入口连接,疏水泵的出口与循环水管网和补水管网连接;疏水箱顶部设置有排空气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扩容器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器乏汽回收装置并联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