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酷晨专利>正文

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79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未直接与电饭锅的内锅相接触也可测量温度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设置于饭锅本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内锅;盖部,安装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底面;支架部,在上述盖部的下部相互紧固,在上述支架部的一部分安装有印刷电路板;温度传感器部件,安装于上述支架部,并位于上述盖部的内部;以及屏蔽部件,以包围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的方式安装设置于上述支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传感器结构体,更详细地,涉及未直接与电饭锅的内锅相接触也可测量温度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
技术介绍
通常,电饭锅等烹饪设备是指用于烹饪食物的设备,根据用于烹饪的加热方式分为电阻加热器加热方式和感应加热方式。上述感应加热方式是指如下的方式,即,若向以卷绕的方式配置于本体的下部的线圈供给高频电流,则借助电磁感应对收容于上述本体的内侧的内锅进行感应加热(Inductionheating,IH)。图1a为简要示出以往的感应加热压力电饭锅的结构的结构图,图1b为示出适用于以往的感应加热压力电饭锅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a,在以往的感应加热压力电饭锅中,借助感应加热对选择性地收容于配置在本体2内的线圈底座8的内侧的内锅4进行加热,因此,通过提高内锅4的内部压力,在短时间内对烹饪对象物进行加热来完成炊事。此时,收容有上述内锅4的本体2的上部被锅盖1盖住,若关闭上述锅盖1,则使上述内锅的内部密封,从而防止释放热量,进而可维持高温,因此可有效地煮饭,并且在保温的过程中,可维持规定的温度。为此,在上述锅盖的下部固定设置有金属材质的顶部加热板5,设置于上述顶部加热板5的外周部的填充7选择性地与内锅4的上端相结合,从而封闭内锅4的内部。并且,在上述顶部加热板5形成有压力阀及与电磁阀相连接的各种管道,在上述顶部加热板5的外围设置有锁定环3,上述锁定环3以旋转的方式与形成在上述内锅2的上端的凸缘交互结合,用于执行锁定功能。而且,若向卷绕于收容有上述内锅4的线圈底座8的外侧的感应加热线圈9施加借助控制器控制的高频电流,则以借助电磁感应对设置于上述内锅4的外侧的金属材质的被加热体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烹饪。另一方面,通常,在以往的感应加热压力电饭锅安装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例如,如图1b,在通常的感应加热压力电饭锅的内部安装有工作线圈底座11,在上述工作线圈底座11的下部面卷绕有工作线圈12。在如上所述的工作线圈底座11安装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在内锅放置于上述工作线圈底座11的情况下,上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以与上述内锅相接触的方式测量温度。在这种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以贯通工作线圈底座11来进行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有传感器本体13,在传感器本体13的上端的内侧安装有传感器14。由此,若在工作线圈底座11的内部安装内锅(未图示),则使内锅向下部挤压传感器本体13,通过使安装于传感器本体13的传感器测量内锅的下部面的温度来进行温度测量。即,通过使传感器本体13直接与内锅(未图示)的下部面相接触,来对内锅进行温度测量。但是,如上所述的以往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存在如下的问题。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只有通过接触才能进行温度测量,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用于有效的接触的结构,由此存在很难进行精密的温度测量的问题。第二,传感器本体13为在工作线圈底座11进行上下移动的结构,因此,通过传感器本体13与工作线圈底座11之间的缝隙发生渗水现象(例如,因向工作线圈底座倒入炊事用米和水而发生渗水现象),从而存在损坏内部的电子部件且引起电饭锅的误动作的问题。现有文献:韩国公开专利第2012-0000164号(2012年01月02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非接触式传感进行精密的温度测量,并且通过提高气密性来提高耐久性、且可防止装置受损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根据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如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即,上述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包括:底座本体,设置于饭锅本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内锅;盖部,安装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底面;以及温度传感器部件,位于上述盖部的内部,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与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电连接。上述盖部可由屏蔽物质形成,或者在上述盖部的内侧壁可涂敷有屏蔽物质。在上述盖部的下部可设置有支架部,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可位于上述支架部。上述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可包括屏蔽部件,以包围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的方式安装设置于上述支架部。在上述盖部的周围可安装有填充部件,用于封闭上述盖部与上述底座本体之间的缝隙。在上述盖部的中央可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口,在上述贯通口的入口侧可安装有透射板。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上述盖部的周围的上述填充部件能够以紧贴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内壁的方式设置,上述盖部和上述支架部可借助固定部件相互螺纹连接,上述固定部件贯通在上述底座本体的一部分形成的安装部。上述盖部的上部面可以向边缘侧倾斜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式,提供如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即,上述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包括:底座本体,设置于饭锅本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内锅;盖部,紧固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底面;温度传感器部件,位于上述盖部的内部,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以及屏蔽部件,设置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底面上,并以包围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的方式被安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如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即,上述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包括:底座本体,设置于饭锅本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内锅;盖部,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底面;以及温度传感器部件,位于上述盖部的内部,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上述盖部可由屏蔽物质形成,或者可在上述盖部的内侧壁涂敷屏蔽物质。上述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可包括屏蔽部件,上述屏蔽部件以包围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的方式安装设置于上述支架部。上述底座本体的上述底面的一部分可以被开放,上述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还可以包括在上述盖部的下部被相互紧固的支架部。在上述盖部的中央可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口,在上述贯通口的入口侧可安装有透射板。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上述盖部的上部面可向边缘侧倾斜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通过设置于盖部的内部非接触式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进行精密的温度测量,通过在传感器的内部收容盖部,从而可提高气密性,由此可防止装置受损以及确保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a为简要示出以往的感应加热压力电饭锅的结构的结构图。图1b为示出适用于以往的感应加热压力电饭锅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设置剖视图。图6为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图7a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图7b为图7a的分解图。图8a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图8b为图8a的分解图。图9a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设置于饭锅本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内锅;盖部,安装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底面;以及温度传感器部件,位于上述盖部的内部,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7 KR 10-2016-0018715;2016.02.17 KR 10-2011.一种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设置于饭锅本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内锅;盖部,安装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底面;以及温度传感器部件,位于上述盖部的内部,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盖部由屏蔽物质形成,或者在上述盖部的内侧壁涂敷有屏蔽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部的下部设置有支架部,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位于上述支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部件,以包围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的方式安装设置于上述支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部的周围安装有填充部件,用于封闭上述盖部与上述底座本体之间的缝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部的中央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口,在上述贯通口的入口侧安装有透射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部件为红外线传感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锅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盖部周围的上述填充部件以紧贴于上述底座本体的内壁的方式设置,上述盖部和上述支架部借助固定部件相互螺纹连接,上述固定部件用于贯通在上述底座本体的一部分形成的安装部。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钟玟李忠熙朴祥祐李爰相
申请(专利权)人:株酷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