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761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T梁预制框架结构施工;B、安装附壁式振捣器;C、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c1、浇筑第一层混凝土;c2、浇筑第二层混凝土;c3、浇筑第三层混凝土;c4、浇筑第四层混凝土;D、拆模,并进行凿毛处理;E、混凝土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减少T梁表面气泡数量、提高T梁外观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梁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安装,桥梁一般都是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结构,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现有的T梁的制作一般包括模板框架结构的制作、混凝土浇筑等过程,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气泡,这样就会造成T梁表面的气泡量较多且气泡的直径较大,使得T梁的外观质量较差,影响验收;而且还需要对T梁表面进行返工处理,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减少T梁表面气泡数量、提高T梁外观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T梁预制框架结构施工;B、安装附壁式振捣器:在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位置安装一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在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的中部安装一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相邻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2-1.8米,相邻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2-1.8米;C、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c1、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部位,然后高频附壁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人工辅助;c2、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的中间位置,然后低频附壁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人工辅助;c3、浇筑第三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与翼板交界位置,然后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c4、浇筑第四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从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翼板外侧向内侧浇筑,然后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D、拆模,并进行凿毛处理;E、混凝土养护。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c1中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振捣频率175-185HZ,振捣时间为18-20s;所述步骤c2中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振捣频率48-52HZ,振捣时间为20-22s。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的第一层混凝土的厚度为400-500mm,第二层混凝土的厚度为500-600mm,第三层混凝土的厚度为500-600mm,第四层混凝土的厚度为300-400mm。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c1中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开启时机为混凝土浇筑到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位置时;所述步骤c2中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开启时机为混凝土浇筑到腹板中间位置时。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混凝土的砼包括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和外加剂,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和外加剂之间的质量比为152:416:709:1064:74:4.9;所述粉煤灰的直径为5-31.5mm;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90-205mm范围。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的插入式振捣器为振动棒,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所述振动棒的插点间距为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1.5倍,每个插点的振动棒的振密时间为20-30s,振密作业时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振动棒棒体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为振动棒棒体长度的2/3-3/4。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T梁预制框架结构施工步骤依次为安装马蹄处箍筋、腹板胎架处纵向钢筋、腹板箍筋、马蹄处纵向主筋、腹板胎架外侧纵向钢筋、腹板拉筋,然后进行波纹管安装、锚具安装和模板安装;所述的模板安装后在模板表面涂覆脱模剂。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的脱模剂包括机油和柴油,且机油和柴油按3:7的体积比配置。前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进行的凿毛处理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采用手持式风动凿毛机对梁端部、横隔板、翼缘板处表面进行凿毛;所述的凿毛深度控制在3-5mm,凿毛时控制混凝土外侧边缘预留20-30mm的范围不进行凿毛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马蹄位置安装高频附壁式振捣器,在腹板中间位置安装低频附壁式振捣器,通过严格控制高频附壁式振捣器和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安装位置、振捣的时机以及振捣的时间,通过高频附壁式振捣器、低频附壁式振捣器以及插入式振捣器的三重振捣,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浇筑过程中气泡的排出率和排出速度;通过合理控制浇筑的顺序,并配合振捣的时机和时间,有利于气泡的排出,减少气泡的直径,提高T梁表面的质量。通过上述制造浇筑工艺,能够将气泡的合格率从49.3%提高至92%,混凝土表面直径大于8mm的气泡数量明显减少,提高了外观质量,减少返工频率,节省了因返工而增加的工时和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减少T梁表面气泡数量、提高T梁外观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模板表面涂覆脱模剂,能够保证模板表面光滑,不利于气泡的吸附,便于气泡的排出;通过对混凝土中的砼配比进行优化,调节混凝土中水灰比,使得混凝土稠度适中,降低砼中气泡的尺寸和间距,从而能够从源头上有效的减少T梁表面气泡的直径和数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T梁预制框架结构施工;B、安装附壁式振捣器:在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位置安装一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在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的中部安装一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相邻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2-1.8米,相邻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2-1.8米;C、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c1、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部位,然后高频附壁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人工辅助;c2、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的中间位置,然后低频附壁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人工辅助;c3、浇筑第三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与翼板交界位置,然后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c4、浇筑第四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从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翼板外侧向内侧浇筑,然后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D、拆模,并进行凿毛处理;E、混凝土养护。所述步骤c1中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振捣频率175-185HZ,振捣时间为18-20s;所述步骤c2中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振捣频率48-52HZ,振捣时间为20-22s。所述步骤C中的第一层混凝土的厚度为400-500mm,第二层混凝土的厚度为500-600mm,第三层混凝土的厚度为500-600mm,第四层混凝土的厚度为300-400mm。所述步骤c1中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开启时机为混凝土浇筑到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位置时;所述步骤c2中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开启时机为混凝土浇筑到腹板中间位置时。所述混凝土的砼包括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和外加剂,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和外加剂之间的质量比为152:416:709:1064:74:4.9;所述粉煤灰的直径为5-31.5mm;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所述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90-205mm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T梁预制框架结构施工;B、安装附壁式振捣器:在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位置安装一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在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的中部安装一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相邻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2‑1.8米,相邻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2‑1.8米;C、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c1、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部位,然后高频附壁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人工辅助;c2、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的中间位置,然后低频附壁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人工辅助;c3、浇筑第三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与翼板交界位置,然后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c4、浇筑第四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从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翼板外侧向内侧浇筑,然后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D、拆模,并进行凿毛处理;E、混凝土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T梁预制框架结构施工;B、安装附壁式振捣器:在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位置安装一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在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的中部安装一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相邻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2-1.8米,相邻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间距为1.2-1.8米;C、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c1、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部位,然后高频附壁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人工辅助;c2、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的中间位置,然后低频附壁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人工辅助;c3、浇筑第三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浇筑至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腹板与翼板交界位置,然后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c4、浇筑第四层混凝土:控制混凝土从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翼板外侧向内侧浇筑,然后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D、拆模,并进行凿毛处理;E、混凝土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1中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振捣频率175-185HZ,振捣时间为18-20s;所述步骤c2中的低频附壁式振捣器的振捣频率48-52HZ,振捣时间为20-22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第一层混凝土的厚度为400-500mm,第二层混凝土的厚度为500-600mm,第三层混凝土的厚度为500-600mm,第四层混凝土的厚度为300-4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表面气泡的T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1中的高频附壁式振捣器的开启时机为混凝土浇筑到T梁预制框架结构的马蹄位置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范立胡代清郭建强汪兵钱继源纵向群刘伟黄少争焦子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安徽金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