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褥疮的气动枕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17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13
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桥,包括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右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充气泵,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分别通过通气管与充气泵相连,左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与左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右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与右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操作方便,工作量小。当不需要充气侧卧使用时,该气动枕桥下层充分放气后,上层可以由充气泵充放气继续工作,铺在病患者身下,这时该气动枕桥可以继续工作。当病患者需要侧卧时,通过充气泵的控制即可给一侧的枕桥充气,从而使病患侧卧。减少背部的长时间压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褥疮的气动枕桥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辅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桥。
技术介绍
褥疮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外源性、原发性、内源性及继发性等类型。外源性因素产生于软组织之上的机械应力,包括压迫、剪切力及摩擦力;内源因素决定于软组织衰竭的敏感性,包括营养不良、贫血、失禁及感染等。在这些病理因素中,多数支持褥疮的主要因素是长期压迫不活动。最常用的方法是为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翻身,一般两个小时左右翻身一次。翻身的目的是改变身体受压的部位,尽量减少身体同一位置的受压时间。褥疮护理用枕桥可以有效的防止褥疮的产生。但是市场上常见的枕桥虽然有成本低,制造简单等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更是存在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另一种防治褥疮用的设备是一种气袋波动式褥疮防治床垫。气袋相隔分成两组,通过气泵对其交替充放气,使两组气袋轮流处于增压和减压状态支撑病人,并对病人产生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褥疮。但是这种床垫并不能释放病患者的受压迫部位,不能很好地防治褥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褥疮的气动枕桥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右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充气泵,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分别通过通气管与充气泵相连,左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与左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右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与右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褥疮的气动枕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右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充气泵,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分别通过通气管与充气泵相连,左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与左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右侧膝部气体枕桥通过通气管与右侧背部气体枕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的气动枕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通过中间连接气囊相连,并且对称连接在中间连接气囊的两侧;左侧背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背部气体枕桥各包括下层三角形充气袋和上层柱状充气袋;两个下层三角形充气袋分别通过通气管与充气泵相连;两个上层柱状充气袋通过中间连接气囊连通,并统一与充气泵相连;所述左侧膝部气体枕桥和右侧膝部气体枕桥分别与相应的下层三角形充气袋相连。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东张宇玲赵展梁巨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