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防压疮支撑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32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临床护理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部防压疮支撑垫。本支撑垫包括底架及水平翘板,水平翘板板长方向垂直床体长度方向;水平翘板以固定于底架处的翘板轴为支点而可作压翘板动作,且该翘板轴轴线平行床体长度方向;水平翘板上板面处布置滑块,滑块活动方向平行水平翘板板长方向;本支撑垫还包括托撑软垫,托撑软垫外形呈开口朝上的条槽状构造;以单个滑块配合单个托撑软垫形成一组膝部托撑结构,所述膝部托撑结构为对应病人两膝部的两组且沿水平翘板的导向方向依序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相对病人不同卧姿而实现针对性的膝部防压疮功能,同时使用起来也极为便捷,医护人员的现场作业效率可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部防压疮支撑垫
本技术属于临床护理治疗
,具体涉及一种膝部防压疮支撑垫。
技术介绍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现象。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长期卧床、恶液质消瘦、水肿的病人,由于卧床时需要每2-3小时翻身一次,并以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的卧姿方式交替进行,常会因病人膝部彼此压迫或膝部压迫床面而破溃,进而发生膝部压疮状况。有鉴于此,临床上通常采用软枕置于两腿的膝部之间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枕头不仅无法固定,同时也易于脱落,显然不便于病人的翻身动作;甚至受枕头材质及大小的限制,使用上也存在诸多的不便性。此外,由于病人处于三种卧姿时,左膝和右膝的摆放间距甚至摆放高度都会存在差别,仅依靠枕头等常规的防压疮方式,医护人员不得不在每次病人翻身时频繁的进行枕头数目及位置的调整,操作极为繁琐且效率极低,从而给现场医护人员带来较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膝部防压疮支撑垫,其可相对病人不同卧姿而实现针对性的膝部防压疮功能,同时使用起来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膝部防压疮支撑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膝部防压疮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本支撑垫包括用于固定或搁置于病床床面上的底架(10)以及布置于底架(10)上的水平翘板(20),水平翘板(20)板长方向垂直床体长度方向;水平翘板(20)以固定于底架(10)处的翘板轴(21)为支点而可作压翘板动作,且该翘板轴(21)轴线平行床体长度方向;水平翘板(20)的上板面处布置与之构成导轨配合的滑块(31),滑块(31)活动方向平行水平翘板(20)板长方向;本支撑垫还包括布置于滑块(31)上的托撑软垫(32),所述托撑软垫(32)外形呈开口朝上的条槽状构造,托撑软垫(32)的槽腔构成用于容纳及托撑病人相应膝部的容纳腔;以单个滑块(31)配合单个托撑软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部防压疮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本支撑垫包括用于固定或搁置于病床床面上的底架(10)以及布置于底架(10)上的水平翘板(20),水平翘板(20)板长方向垂直床体长度方向;水平翘板(20)以固定于底架(10)处的翘板轴(21)为支点而可作压翘板动作,且该翘板轴(21)轴线平行床体长度方向;水平翘板(20)的上板面处布置与之构成导轨配合的滑块(31),滑块(31)活动方向平行水平翘板(20)板长方向;本支撑垫还包括布置于滑块(31)上的托撑软垫(32),所述托撑软垫(32)外形呈开口朝上的条槽状构造,托撑软垫(32)的槽腔构成用于容纳及托撑病人相应膝部的容纳腔;以单个滑块(31)配合单个托撑软垫(32)形成一组膝部托撑结构,所述膝部托撑结构为对应病人两膝部的两组且沿水平翘板(20)的导向方向依序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部防压疮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上设置有支耳(31a),托撑软垫(32)的底部布置有用于配合支耳(31a)的吊耳(32a),支耳(31a)及吊耳(32a)上均贯穿布置安装孔且各安装孔间同轴布置;固定轴分别穿过吊耳(32a)及支耳(31a)上的安装孔并以调节螺母(33)加以紧固;固定轴轴线平行翘板轴(21)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膝部防压疮支撑垫,其特征在于:由底架(10)处分别向水平翘板(20)的两板端处延伸有锁紧杆,锁紧杆为伸缩杆体且至少包括第一套筒(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兰兰余乐华李利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