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61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本振模块、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本振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晶振、锁相环芯片、环路滤波器及压控振荡器,压控振荡器的分频端与锁相环芯片电连接,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发射模块;发射模块包括倍频滤波组件、功率放大器、耦合器、第一隔离器及发射天线,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倍频滤波组件,耦合器的耦合端电连接至接收模块;接收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接收天线、第二隔离器、低噪声放大滤除组件、混频器及中频放大组件,耦合器电连接至混频器的本振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雷达射频电路的复杂性带来的功耗,以及杂散信号难以滤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电路
本技术涉及雷达射频
,尤其涉及一种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雷达的概念是无线电探测与测距,目的是探测目标存在与否,并测量距离、方位和高度。现代雷达概念是无线电探测与识别。雷达系统中包括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雷达射频电路。目前,雷达系统中使用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实现雷达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中的雷达射频电路中包括第一本振和第二本振,在工作过程中,第一本振输出信号至第一混频器中混频后输出第一中频信号,同时,也产生了丰富的混频杂散信号,而这些杂散信号严重影响第二混频器输出第二中频信号的频谱纯度,在第二混频器中混频时,需要第二本振产生本振信号才能产生第二中频信号。为了满足射频通道指标,还需要对第二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但是,在对有用的信号放大的同时,也对杂散信号进行了放大。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中的雷达射频电路中需要设计多个本振,经三个混频才能产生最终所需的中频信号,因此,整个电路设计需要器件较多,导致功耗比较大。同时,产生的杂散信号较多,杂散信号难以滤除。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本振模块(1)、发射模块(2)和接收模块(3),其中:所述本振模块(1)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晶振(11)、锁相环芯片(12)、环路滤波器(13)及压控振荡器(14),所述压控振荡器(14)的分频端与所述锁相环芯片(12)电连接,所述压控振荡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发射模块(2);所述发射模块(2)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电连接的倍频滤波组件(21)、功率放大器(22)、耦合器(23)、第一隔离器(24)及发射天线(25),所述压控振荡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倍频滤波组件(21),所述耦合器(23)的耦合端电连接至所述接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本振模块(1)、发射模块(2)和接收模块(3),其中:所述本振模块(1)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晶振(11)、锁相环芯片(12)、环路滤波器(13)及压控振荡器(14),所述压控振荡器(14)的分频端与所述锁相环芯片(12)电连接,所述压控振荡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发射模块(2);所述发射模块(2)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电连接的倍频滤波组件(21)、功率放大器(22)、耦合器(23)、第一隔离器(24)及发射天线(25),所述压控振荡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倍频滤波组件(21),所述耦合器(23)的耦合端电连接至所述接收模块(3);所述接收模块(3)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电连接的接收天线(31)、第二隔离器(32)、低噪声放大滤除组件(33)、混频器(34)及中频放大组件(35),所述耦合器(23)的耦合端电连接至所述混频器(34)的本振信号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连续波雷达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滤波组件(21)包括第一滤波器(211)、二倍频器(212)及去谐滤波器(213),其中,所述压控振荡器(1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器(2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器(211)的输出端与二倍频器(21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二倍频器(212)的输出端与去谐滤波器(2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去谐滤波器(213)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22)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军辜朝强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国卫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