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42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车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净化车间本体,净化车间本体内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空调、空调箱和通风管道,所述的空调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外,所述的空调箱和通风管道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内,所述的空调箱包括依次连通的回风段、风机段和出风段,所述的通风管道包括主通风管道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送风口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化车间本体内设置的通风装置包括空调箱内的初效过滤器与中效过滤器和位于送风口内的高效过滤器,有效控制了净化车间本体内的洁净程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易,便于安装,在保证净化车间内的洁净效果的同时,其造价和运营成本低,保证了工程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车间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车间。
技术介绍
净化车间,又称洁净室,为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的粒子。室内其他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差等按要求进行控制,广泛的应用于洁净实验室、电子工业、医药品制造、食品生产等行业。现有的洁净室,其通风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回风受阻,导致洁净室内气流分布不均匀,温湿度失衡,无法达到产品洁净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洁净效果好且气流分布均匀的净化车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包括净化车间本体,净化车间本体内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空调、空调箱和通风管道,所述的空调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外,所述的空调箱和通风管道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内,所述的空调箱包括依次连通的回风段、风机段和出风段,所述的回风段上设置有与前述空调连接的回风接口和连通净化车间本体外的新风接口,回风段与风机段之间设置有初效过滤器,所述的风机段内设置有吹风风向由风机段到出风段的风机,风机的吹风口前侧设置有均流板,风机段与出风段之间设置有中效过滤器,均流板位于中效过滤器靠近风机的一侧,所述的出风段上设置有与通风管道连接的出风接口,所述的通风管道包括主通风管道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主通风管道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主通风管道与前述的空调箱的出风段上的出风接口连接,主通风管道与出风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风阀和软接头,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均与主通风管道连通,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末端均设置有送风口,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送风口均布在净化车间本体内,各支路通风管道的末端与送风口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风阀,送风口内均设置有高效过滤器。为了便于在净化车间本体内设置空调箱和通风管道,本技术所述的净化车间本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吊顶板,吊顶板与净化车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预留空间,所述的空调箱和通风管道均设置在预留空间内,所述的送风口穿过吊顶板且固定在吊顶板上,送风口的开口朝下。为了避免在运输货物和操作员工出入时将杂质灰尘带入到净化车间本体内,本技术所述的净化车间本体相邻设置有库房和更衣室,库房与净化车间本体之间通过货淋室连通,更衣室与净化车间本体之间通过人淋室连通。为了便于设置货淋室和人淋室,本技术所述的货淋室和人淋室均为风淋室。为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疏散工作人员,本技术所述的净化车间本体设置有紧急逃生通道。为了让初效过滤器的设置节省空间和成本,本技术所述的初效过滤器为板式初效过滤器。为了在空调箱内的部件发生损坏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本技术所述的空调箱的回风段、风机段和出风段上均设置有检修门。为了避免送风口与支路通风管道的连接处漏风,本技术所述的送风口与支路通风管道通过法兰盘连接,送风口的法兰盘与支路通风管道的法兰盘之间加装有橡胶垫皮。为了满足实际生产中的需要,本技术所述的净化车间本体包括若干子净化车间,所述的若干子净化车间内均均匀设置有前述的送风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净化车间本体内设置的通风装置包括空调箱内的初效过滤器与中效过滤器和位于送风口内的高效过滤器的三级过滤,有效控制了净化车间本体内的洁净程度,在高效过滤器之前设置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提高了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也避免了对直接使用高效过滤器带来的灰尘微粒容易阻塞高效过滤器的弊端,提高了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减少检修次数;通过设置空调的工作参数满足净化车间内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空调吹出的风经空调箱初级和中级过滤后,到达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主通风管道和支路通风管道上均设置有风阀,以满足净化车间所需要的风量和压差要求;主通风管道与空调箱通过软接头过渡连接,避免了空调箱内的部件工作震动传递到通风管道上,影响其通风管道的使用寿命及严密性。本技术结构简易,便于安装,在保证净化车间内的洁净效果的同时,其造价和运营成本低,功能段设置合理,保证了工程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空调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进风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净化车间本体,2、通风装置,3、库房,4、更衣室,5、紧急逃生通道,6、吊顶板,21、空调,22、空调箱,23、软接头,24、主通风管道风阀,25、主通风管道,26、支路通风管道,27、支路通风管道风阀,28、送风口,31、货淋室,41、人淋室,220、新风接口,221、回风接口,222、回风段,223、板式初效过滤器,224、风机段,225、风机,226、均流板,227、检修门,228、中效过滤器,229、出风接口,230、出风段,281、法兰盘,282、保温层,283、高效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净化车间,包括净化车间本体1,净化车间本体1设置有紧急逃生通道5,所述的净化车间本体1相邻设置有库房3和更衣室4,库房3与净化车间本体1之间通过货淋室31连通,更衣室4与净化车间本体1之间通过人淋室41连通,货淋室31和人淋室41均为风淋室,净化车间本体1内设置有通风装置2,所述的通风装置2包括依次连通的空调21、空调箱22和通风管道,所述的空调21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1外,所述的空调箱22和通风管道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1内,所述的净化车间本体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吊顶板6,吊顶板6与净化车间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预留空间,所述的空调箱22和通风管道均设置在预留空间内,所述的净化车间本体1包括若干子净化车间,所述的若干子净化车间内均均匀设置有连接于通风管道的送风口28。如图2所示的空调箱,包括依次连通的回风段221、风机段224和出风段230,所述的回风段222上设置有与前述空调21连接的回风接口221和连通净化车间本体1外的新风接口220,新风接口220从净化车间本体1外吸取空气,为风机225提供足够的空气,回风段222与风机段224之间设置有初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为板式初效过滤器223,所述的风机段224内设置有吹风风向由风机段224到出风段230的风机225,风机225能够增加风量和风速,以满足净化车间本体1内的风量和风速要求,风机225的吹风口前侧设置有均流板226,风机段224与出风段230之间设置有中效过滤器228,中效过滤器采用现有技术已有的中效过滤器,均流板226位于中效过滤器228靠近风机225的一侧,均流板226能够使风机225吹出的过于集中的气流均匀分配,对中效过滤器228起保护作用,所述的出风段224上设置有与通风管道连接的出风接口229,空调箱22的回风段222、风机段224和出风段230上均设置有检修门227。通风管道包括主通风管道25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26,主通风管道25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26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温层282,所述的主通风管道25与前述的空调箱22上出风段230上的出风接口229连接,主通风管道25与出风接口229的连接处设置有主通风管道风阀24和软接头23,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26均与主通风管道25连通,多条支路通风管道26的末端均设置有送风口28,如图3所示,送风口28与支路通风管道26通过法兰盘281连接,送风口28的法兰盘281与支路通风管道的法兰盘之间加装有橡胶垫皮,所述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净化车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化车间,包括净化车间本体,净化车间本体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空调、空调箱和通风管道,所述的空调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外,所述的空调箱和通风管道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内,所述的空调箱包括依次连通的回风段、风机段和出风段,所述的回风段上设置有与前述空调连接的回风接口和连通净化车间本体外的新风接口,回风段与风机段之间设置有初效过滤器,所述的风机段内设置有吹风风向由风机段到出风段的风机,风机的吹风口前侧设置有均流板,风机段与出风段之间设置有中效过滤器,均流板位于中效过滤器靠近风机的一侧,所述的出风段上设置有与通风管道连接的出风接口,所述的通风管道包括主通风管道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主通风管道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主通风管道与前述的空调箱的出风段上的出风接口连接,主通风管道与出风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风阀和软接头,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均与主通风管道连通,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末端均设置有送风口,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送风口均布在净化车间本体内,各支路通风管道的末端与送风口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风阀,送风口内均设置有高效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车间,包括净化车间本体,净化车间本体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空调、空调箱和通风管道,所述的空调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外,所述的空调箱和通风管道设置在净化车间本体内,所述的空调箱包括依次连通的回风段、风机段和出风段,所述的回风段上设置有与前述空调连接的回风接口和连通净化车间本体外的新风接口,回风段与风机段之间设置有初效过滤器,所述的风机段内设置有吹风风向由风机段到出风段的风机,风机的吹风口前侧设置有均流板,风机段与出风段之间设置有中效过滤器,均流板位于中效过滤器靠近风机的一侧,所述的出风段上设置有与通风管道连接的出风接口,所述的通风管道包括主通风管道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主通风管道和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主通风管道与前述的空调箱的出风段上的出风接口连接,主通风管道与出风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风阀和软接头,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均与主通风管道连通,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末端均设置有送风口,所述的多条支路通风管道的送风口均布在净化车间本体内,各支路通风管道的末端与送风口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风阀,送风口内均设置有高效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梁淑萍刘慧敏陈丽丽王二艳栾晏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昌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