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640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为主炉体设置辅助炉体,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将辅助炉体内垃圾的干燥、还原与燃烧过程隔离,使得辅助炉体内燃烧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将主炉体内燃烧不充分的循环气引入辅助炉体的高温燃烧腔,同时将辅助炉体的高温尾气引入主炉体内的辅助加热管对垃圾进行辅助加热,从而一方面,主炉体产生的燃烧不充分的气体进入辅助炉体内,起到对辅助炉体内的燃烧有效助燃的效果,另一方面,辅助炉体最终生成的高温尾气对主炉体内燃烧层上方的垃圾进行辅热,在垃圾进入燃烧之前加速干燥还原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主炉体的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高速增长,历年垃圾堆积存量巨大。通常采用垃圾填埋的方式处理,造成垃圾侵蚀大量土地。焚烧法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并且占用土地资源最少,然而如焚烧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空气污染严重。垃圾燃烧炉工作时,一方面,炉体顶部开口便于持续向炉内加料,使得炉温达不到理想高温,另一方面,由于炉体内垃圾的干燥、热解等过程需要无氧高温环境,然而燃烧过程需要有氧高温环境,因此在这些过程在同一空间内,严重影响垃圾在燃烧前的热解还原反应过程,从而致使垃圾炉内燃烧效率低,垃圾燃烧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包括:主炉体、辅助炉体、送料装置;主炉体内设有用于垃圾焚烧的第一炉腔,所述第一炉腔顶部设有第一垃圾进口、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一炉腔底部设有第一排渣口、第一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炉腔侧壁设有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一炉腔内设有辅助加热管,辅助加热管两端分别与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连通;辅助炉体内部设有第二炉腔和高温焚烧室,所述第二炉腔内设有内炉体,内炉体和所述第二炉腔内壁之间形成尾气加热室,所述尾气加热室侧壁设有第二尾气入口和第二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尾气出口与废气进气口连通,内炉体内部设有用于垃圾热处理的热处理室,所述热处理室顶部设有第二垃圾进口且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高温焚烧室侧壁设有进料口、循环气入口和第三尾气出口且底部设有第二空气进气口、第二排渣口,所述循环气入口通过管路与第一尾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尾气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尾气入口连通;送料装置用于将所述出料口的物料送至所述进料口。优选地,送料装置包括位于送料筒和第一螺旋机构,送料筒位于第二炉腔下方,第一螺旋机构位于送料筒内。优选地,第一排渣口处设有排渣单元,排渣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渣筒和位于所述排渣筒内的第二螺旋机构,排渣筒端部设有出渣口。优选地,尾气加热室围绕热处理室环形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垃圾入口处设有炉盖。优选地,辅助加热管包括多根子管,多根子管在所述第一炉腔内平行设置且依次连通。本技术中,所提出的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为主炉体设置辅助炉体,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将辅助炉体内垃圾的干燥、还原与燃烧过程隔离,使得辅助炉体内燃烧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将主炉体内燃烧不充分的循环气引入辅助炉体的高温燃烧腔,同时将辅助炉体的高温尾气引入主炉体内的辅助加热管对垃圾进行辅助加热,从而一方面,主炉体产生的燃烧不充分的气体进入辅助炉体内,起到对辅助炉体内的燃烧有效助燃的效果,另一方面,辅助炉体最终生成的高温尾气对主炉体内燃烧层上方的垃圾进行辅热,在垃圾进入燃烧之前加速干燥还原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主炉体的燃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包括:主炉体1、辅助炉体2、送料装置;主炉体1内设有用于垃圾焚烧的第一炉腔11,所述第一炉腔11顶部设有第一垃圾进口、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一炉腔11底部设有第一排渣口、第一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炉腔11侧壁设有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一炉腔11内设有辅助加热管4,辅助加热管4两端分别与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连通;辅助炉体2内部设有第二炉腔和高温焚烧室23,所述第二炉腔内设有内炉体3,内炉体3和所述第二炉腔内壁之间形成尾气加热室22,所述尾气加热室22侧壁设有第二尾气入口和第二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尾气出口与废气进气口连通,内炉体3内部设有用于垃圾热处理的热处理室21,所述热处理室21顶部设有第二垃圾进口且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高温焚烧室23侧壁设有进料口、循环气入口和第三尾气出口且底部设有第二空气进气口、第二排渣口,所述循环气入口通过管路与第一尾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尾气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尾气入口连通;送料装置用于将所述出料口的物料送至所述进料口。本实施例的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垃圾入口将垃圾投入主炉体内,同时选择易于燃烧的精料垃圾通过第二垃圾入口投入辅助炉体中;在主炉体中,随着排渣装置的排渣过程,主炉体内垃圾自上而下依次经过干燥、干馏、热解还原、氧化燃烧几个阶段,最终经排渣装置排出;在辅助炉体中,垃圾在热处理腔内经过热处理达到较好的待燃烧状态,然后送料装置将热处理室中的垃圾送至高温焚烧室集中燃烧,最终将燃烧后的炉渣排出。在焚烧过程中,由于辅助炉体内垃圾的热处理和焚烧环境分离,因此,辅助炉体内垃圾焚烧对其热解、干燥过程不产生影响,使得垃圾热解过程更加彻底,燃烧效率更高,从而使得高温焚烧室内焚烧温度较高。因此,在气体流动路径设计中,主炉体中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循环气管进入高温焚烧室,一方面在高温焚烧室内起到助燃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温焚烧室内环境温度高,从而使得来自主炉体的气体进行充分燃烧;高温焚烧室内的高温尾气首先进入尾气加热室内作为热源为垃圾热处理提供热量,然后返回主炉体内的辅助加热管内,对处于干燥、干馏、或热解还原阶段垃圾进行有效辅助加热,从而保证垃圾在进入氧化燃烧阶段前能够充分去水,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和含水率,从而大大提高主炉体的燃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为主炉体设置辅助炉体,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将辅助炉体内垃圾的干燥、还原与燃烧过程隔离,使得辅助炉体内燃烧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将主炉体内燃烧不充分的循环气引入辅助炉体的高温燃烧腔,同时将辅助炉体的高温尾气引入主炉体内的辅助加热管对垃圾进行辅助加热,从而一方面,主炉体产生的燃烧不充分的气体进入辅助炉体内,起到对辅助炉体内的燃烧有效助燃的效果,另一方面,辅助炉体最终生成的高温尾气对主炉体内燃烧层上方的垃圾进行辅热,在垃圾进入燃烧之前加速干燥还原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主炉体的燃烧效率。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送料装置包括位于送料筒51和第一螺旋机构52,送料筒51位于第一炉腔11下方,第一螺旋机构52位于送料筒51内;第一螺旋机构将热处理室内的物料持续稳定地送入高温焚烧室内,同时在送料过程中,第一螺旋机构能够将物料进一步搅碎,便于物料进入高温焚烧室时充分燃烧。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渣口处设有排渣单元,排渣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渣筒61和位于所述排渣筒61内的第二螺旋机构62,排渣筒61端部设有出渣口;便于控制炉体的排渣速度,从而通过控制炉体内燃烧层的位置来调节垃圾焚烧效率。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尾气加热室22围绕热处理室21环形布置,提高热利用率,保证热处理室内的热处理效果。为了提高辅助炉体内的燃烧效率,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垃圾入口处设有炉盖31,在焚烧过程中,热处理室保持封闭环境,保证炉内温度。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辅助加热管4包括多根子管,多根子管在所述第一炉腔11内平行设置且依次连通,保证辅助加热均匀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炉体(1)、辅助炉体(2)、送料装置;主炉体(1)内设有用于垃圾焚烧的第一炉腔(11),所述第一炉腔(11)顶部设有第一垃圾进口、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一炉腔(11)底部设有第一排渣口、第一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炉腔(11)侧壁设有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一炉腔(11)内设有辅助加热管(4),辅助加热管(4)两端分别与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连通;辅助炉体(2)内部设有第二炉腔和高温焚烧室(23),所述第二炉腔内设有内炉体(3),内炉体(3)和所述第二炉腔内壁之间形成尾气加热室(22),所述尾气加热室(22)侧壁设有第二尾气入口和第二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尾气出口与废气进气口连通,内炉体(3)内部设有用于垃圾热处理的热处理室(21),所述热处理室(21)顶部设有第二垃圾进口且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高温焚烧室(23)侧壁设有进料口、循环气入口和第三尾气出口且底部设有第二空气进气口、第二排渣口,所述循环气入口通过管路与第一尾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尾气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尾气入口连通;送料装置用于将所述出料口的物料送至所述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平衡型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炉体(1)、辅助炉体(2)、送料装置;主炉体(1)内设有用于垃圾焚烧的第一炉腔(11),所述第一炉腔(11)顶部设有第一垃圾进口、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一炉腔(11)底部设有第一排渣口、第一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炉腔(11)侧壁设有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所述第一炉腔(11)内设有辅助加热管(4),辅助加热管(4)两端分别与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连通;辅助炉体(2)内部设有第二炉腔和高温焚烧室(23),所述第二炉腔内设有内炉体(3),内炉体(3)和所述第二炉腔内壁之间形成尾气加热室(22),所述尾气加热室(22)侧壁设有第二尾气入口和第二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尾气出口与废气进气口连通,内炉体(3)内部设有用于垃圾热处理的热处理室(21),所述热处理室(21)顶部设有第二垃圾进口且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高温焚烧室(23)侧壁设有进料口、循环气入口和第三尾气出口且底部设有第二空气进气口、第二排渣口,所述循环气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波张文锐魏凌敏舒志强唐武才李启仁李文龙郎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