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炉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炉。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处理垃圾的方法多采用填埋,由于我国生活垃圾具有热值低、含水多等特点,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除了在填埋过程中产生难闻的气味以外,产生的渗滤液是垃圾填埋技术的难题,渗滤液的产生严重污染地下水,危害人类生存。热处理方式的产物容易处理,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垃圾热处理不断流行开来,热处理炉内部在温度、氧气量、压强和含水量等条件都会影响热处理的效果,由于垃圾的种类繁多,同时处理大量垃圾的条件不易控制,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热处理效果,且目前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处理炉。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炉,包括炉体、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炉体上设有第一尾气缓冲腔、主炉腔、副炉腔、第二尾气缓冲腔和循环气缓冲腔;第一尾气缓冲腔、主炉腔、第二尾气缓冲腔和副炉腔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副炉腔下部和第二尾气缓冲腔下部连通,炉体上安装有连通主炉腔上部与循环气缓冲腔的第一循环气导管,炉体上安装有连通副炉腔上部和下部的第二循环气导管,炉体上安装有连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炉体(1)上设有第一尾气缓冲腔(11)、主炉腔(12)、副炉腔(13)、第二尾气缓冲腔(14)和循环气缓冲腔(15);第一尾气缓冲腔(11)、主炉腔(12)、第二尾气缓冲腔(14)和副炉腔(13)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副炉腔(13)下部和第二尾气缓冲腔(14)下部连通,炉体(1)上安装有连通主炉腔(12)上部与循环气缓冲腔(15)的第一循环气导管(16),炉体(1)上安装有连通副炉腔(13)上部和下部的第二循环气导管(17),炉体(1)上安装有连通第一尾气缓冲腔(11)的排气管(18);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炉体(1)上设有第一尾气缓冲腔(11)、主炉腔(12)、副炉腔(13)、第二尾气缓冲腔(14)和循环气缓冲腔(15);第一尾气缓冲腔(11)、主炉腔(12)、第二尾气缓冲腔(14)和副炉腔(13)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副炉腔(13)下部和第二尾气缓冲腔(14)下部连通,炉体(1)上安装有连通主炉腔(12)上部与循环气缓冲腔(15)的第一循环气导管(16),炉体(1)上安装有连通副炉腔(13)上部和下部的第二循环气导管(17),炉体(1)上安装有连通第一尾气缓冲腔(11)的排气管(18);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第一分气管(21)、第二分气管(22)、阻隔块(23)、连通管(24)、除湿箱(25)和多个导热管(26);第一分气管(21)、第二分气管(22)和阻隔块(23)均安装在循环气缓冲腔(15)内,第一分气管(21)和第二分气管(22)同轴设置,第一分气管(21)第一端和第二分气管(22)第一端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阻隔块(23)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分气管(21)和第二分气管之间,连通管(24)连通第一分气管(21)第二端与副炉腔(13)下部,除湿箱(25)上安装有进气管(251)和出气管(252),进气管(251)和出气管(252)分别连通第二分气管(22)第二端与主炉腔(12)下部,导热管(26)由主炉腔(12)内穿过,导热管(26)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尾气缓冲腔(11)和第二尾气缓冲腔(14);第二辅助机构包括主炉进料门(31)、副炉进料门(32)、第一供氧管(33)、第二供氧管(34)、第一排渣装置(35)和第二排渣装置;主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波,张文锐,魏凌敏,舒志强,唐武才,李启仁,李文龙,郎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