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志刚专利>正文

极热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399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热燃烧器,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内设有第一混合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混合通道外的第二混合通道,所述第一混合通道、第二混合通道分别连通至内引射管与外引射管,所述炉头采用一体式结构;下分气盘,所述下分气盘位于所述炉头上方,所述下分气盘中部设有中心输送通道,所述下分气盘侧部设有至少一个下输送通道,所述中心输送通道底部与所述第一混合通道相通,所述下输送通道底部与所述第二混合通道相通,在相邻所述下输送通道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其炉头采用一体式结构,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热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极热燃烧器,属于家用燃气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燃气灶走入了千家万户。燃烧器,作为燃气灶的重要部件,它决定着燃气灶的性能。常用的燃烧器主要包括炉头、与炉头连接的引射管、炉头上方的火盖座以及设置在火盖座上方的火孔盖(内环火盖)。炉头上设置气道连通引射管内腔,用于从引射管内腔向两个燃气腔输送混合燃气体。燃气灶使用时,打开供气系统,燃气经管道喷射入引射管,引射管引流空气和燃气混合成混合燃气体,混合燃气体从引射管内腔输送入燃气腔,在燃气腔内扩散并从火孔盖上的火孔中冒出,点火系统点火即可。然而,现有燃烧器中的炉头普遍采用分体式结构,即炉头由多个不同的部件拼装而成,但是这种结构的炉头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工作性能不可靠。此外,火孔盖在燃烧器负荷大时,由于燃烧器内的空气补充不足,将导致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极热燃烧器,其炉头采用一体式结构,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极热燃烧器,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内设有第一混合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混合通道外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极热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极热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内设有第一混合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混合通道外的第二混合通道,所述第一混合通道、第二混合通道分别连通至内引射管与外引射管,所述炉头采用一体式结构;下分气盘,所述下分气盘位于所述炉头上方,所述下分气盘中部设有中心输送通道,所述下分气盘侧部设有至少一个下输送通道,所述中心输送通道底部与所述第一混合通道相通,所述下输送通道底部与所述第二混合通道相通,在相邻所述下输送通道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在用于形成所述中心输送通道的侧壁与用于形成所述下输送通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左隔离壁和右隔离壁,在所述左隔离壁与所述右隔离壁之间形成空气输送通道,所述空气输送通道底部与外界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极热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内设有第一混合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混合通道外的第二混合通道,所述第一混合通道、第二混合通道分别连通至内引射管与外引射管,所述炉头采用一体式结构;下分气盘,所述下分气盘位于所述炉头上方,所述下分气盘中部设有中心输送通道,所述下分气盘侧部设有至少一个下输送通道,所述中心输送通道底部与所述第一混合通道相通,所述下输送通道底部与所述第二混合通道相通,在相邻所述下输送通道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在用于形成所述中心输送通道的侧壁与用于形成所述下输送通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左隔离壁和右隔离壁,在所述左隔离壁与所述右隔离壁之间形成空气输送通道,所述空气输送通道底部与外界相通;上分气盘,所述上分气盘位于所述下分气盘上方,所述上分气盘中部设有内环火盖基座,所述上分气盘侧部设有至少一个上输送通道,内环火盖基座底部与所述中心输送通道相通,每个所述上输送通道底部对应与所述下输送通道相通,在所述上分气盘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顶部与外界相通,在所述相邻的上输送通道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对应的空气通道上方,在所述内环火盖基座的侧壁与用于形成所述上输送通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扇形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对应的空气输送通道的上方;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安装在所述内环火盖基座上,所述内环火盖底部与所述内环火盖基座相通;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安装在所述上分气盘上,所述外环火盖底部与所述上输送通道相通;引射管通道堵头,在所述炉头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混合通道相通的开口,所述引射管通道堵头设于所述炉头的侧壁上并且封堵着该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热燃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程志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