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催化除臭抗菌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光催化除臭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光催化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光能转换成为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使周围的氧气及水分子激发成极具氧化力的自由负离子,几乎可分解所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及部分无机物质,因为其优秀的性能而被广泛用于除臭抗菌领域。申请公布号为CN10496306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乳液喷涂的混纺纤维面料,有混纺纤维基材和纳米金属乳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纺纤维面料基材由95%的棉纤维,4%的竹纤维,1%的金属银纤维混纺织成规格为40s纱线织成的,混纺制成的纤维面料基材的外表被含量为5%的纳米二氧化钛金属乳液涂层所覆盖,此纳米二氧化钛金属乳液的PH值为6.5-7,经过常温烘干定型后制成合格品纳米金属乳液喷涂的混纺纤维面料。现有的光催化除臭抗菌面料是由制作完成的面料上涂抹含有光催化剂的乳液制成的,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磨损、水洗等过程中,面料表面的涂层容易脱落分离失去除臭抗菌效果,面料不耐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催化抗菌除臭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催化抗菌除臭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相互沉浮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为表面设有纳米二氧化钛层的锦纶,所述的纬纱为竹节纱包细氨纶长丝,所述的经纱为纤度45‑55丹尼并由70‑80根纤维构成,所述的纬纱为纤度45‑55丹尼并由30‑40根纤维构成,所述经纱的经向密度为50‑60根/厘米,所述的纬纱的纬向密度为45‑50根/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催化抗菌除臭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相互沉浮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为表面设有纳米二氧化钛层的锦纶,所述的纬纱为竹节纱包细氨纶长丝,所述的经纱为纤度45-55丹尼并由70-80根纤维构成,所述的纬纱为纤度45-55丹尼并由30-40根纤维构成,所述经纱的经向密度为50-60根/厘米,所述的纬纱的纬向密度为45-50根/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催化抗菌除臭面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