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纤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08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纤针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互浮沉编织为组织而成,所述的经纱的材质采用尼龙长丝,所述的纬纱包括A纱线和B纱线,所述的A纱线是由涤纶丝和PP丝合并编织,所述的B纱线是由腈纶丝和羊毛纱合并编织,所述的A纱线和B纱线都采用每18根一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化纤针织面料,定型效果好,不易变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还有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耐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纤针织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纤面料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纤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力迅猛的当下,化纤成分的面料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穿着的服装的主流面料化纤。化纤成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形成的面料具有的功能性也数不胜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纤针织面料,定型效果好,不易变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还有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耐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化纤针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互浮沉编织为组织而成,所述的经纱的材质采用尼龙长丝,所述的纬纱包括A纱线和B纱线,所述的A纱线是由涤纶丝和PP丝合并编织,所述的B纱线是由腈纶丝和羊毛纱合并编织,所述的A纱线和B纱线都采用每18根一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A纱线采用14根涤纶丝隔4根PP丝。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B纱线采用10根腈纶丝隔8根羊毛纱。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经纱的经向密度为45-50根/厘米。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纬纱的纬向密度为40-45根/厘米。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化纤针织面料的布面克重为360克/m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化纤针织面料,定型效果好,不易变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还有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耐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化纤针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互浮沉编织为组织而成,所述的经纱的材质采用尼龙长丝,所述的纬纱包括A纱线和B纱线,所述的A纱线是由涤纶丝和PP丝合并编织,所述的B纱线是由腈纶丝和羊毛纱合并编织,所述的A纱线和B纱线都采用每18根一组。上述中,所述的A纱线采用14根涤纶丝隔4根PP丝;所述的B纱线采用10根腈纶丝隔8根羊毛纱,定型效果好,不易变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还具有保暖的效果。其中,所述的经纱的经向密度为45-50根/厘米;所述的纬纱的纬向密度为40-45根/厘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化纤针织面料的布面克重为360克/m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化纤针织面料,定型效果好,不易变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还有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耐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纤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纱和纬纱交互浮沉编织为组织而成,所述的经纱的材质采用尼龙长丝,所述的纬纱包括A纱线和B纱线,所述的A纱线是由涤纶丝和PP丝合并编织,所述的B纱线是由腈纶丝和羊毛纱合并编织,所述的A纱线和B纱线都采用每18根一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纤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纱和纬纱交互浮沉编织为组织而成,所述的经纱的材质采用尼龙长丝,所述的纬纱包括A纱线和B纱线,所述的A纱线是由涤纶丝和PP丝合并编织,所述的B纱线是由腈纶丝和羊毛纱合并编织,所述的A纱线和B纱线都采用每18根一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纤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纱线采用14根涤纶丝隔4根PP丝。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沈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良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