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产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606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产生方法,利用工质源在流体通道结构体的流体通道内产生流体螺旋流、间歇流体螺旋流、流体涡旋流或间歇流体涡旋流,利用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动力产生方法,且能够使应用所述动力产生方法的装置或系统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Power gene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power, generating spiral fluid, fluid flow, intermittent spiral vortex flow or intermittent fluid vortex flow in the fluid channel fluid passage structure using refrigerant source, using the fluid channel structure of external power outpu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method of power generation, and can make the device or system using the power generation method simpler and lowe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产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动力产生方法。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和透平均需要许多工作级,这样造成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动力产生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方案1:一种动力产生方法,利用工质源在流体通道结构体的流体通道内产生流体螺旋流或间歇流体螺旋流,利用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方案2:一种动力产生方法,利用工质源在流体通道结构体的流体通道内产生流体涡旋流或间歇流体涡旋流,利用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方案3: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渐扩管、渐缩管、等径管或设为缩扩管。方案4: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渐扩管、渐缩管、等径管或设为缩扩管。方案5: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有芯渐扩管、有芯渐缩管、有芯等径管或设为有芯缩扩管。方案6: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有芯渐扩管、有芯渐缩管、有芯等径管或设为有芯缩扩管。方案7: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涡旋管,渐扩涡旋管、渐缩涡旋管或设为包括缩扩区的涡旋管。方案8: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涡旋管,渐扩涡旋管、渐缩涡旋管或设为包括缩扩区的涡旋管。方案9: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螺旋管,渐扩螺旋管、渐缩螺旋管或设为包括缩扩区的螺旋管。方案10: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螺旋管,渐扩螺旋管、渐缩螺旋管或设为包括缩扩区的螺旋管。方案11:在方案1至10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通过机械驱动、电磁驱动或通过流体驱动的方式对外输出动力。方案12:在方案1至11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工质源设为燃烧室、汽化器、压缩气体源或设为气体液化物源。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公转摆动机构”是指能够使其它部件产生公转和摆动的机构。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公转”包括在某一锥面范围内的公转形式。本专利技术中,应根据热能和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动力产生方法,且能够使应用所述动力产生方法的装置或系统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一种应用所述动力产生方法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产生方法,利用工质源在流体通道结构体的流体通道内产生流体螺旋流、间歇流体螺旋流、流体涡旋流或间歇流体涡旋流,利用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上述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通过机械驱动、电磁驱动或通过流体驱动的方式对外输出动力;还可再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工质源设为燃烧室、汽化器、压缩气体源或设为气体液化物源。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上述动力产生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利用前述动力产生方法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工质源1和流体通道结构体2,所述工质源1与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设为渐扩管,工质在所述渐扩管内形成流体螺旋流,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实施例2一种利用前述动力产生方法的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工质源1和流体通道结构体2,所述工质源1与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设为渐缩管,工质在所述渐缩管内形成流体螺旋流,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实施例3一种利用前述动力产生方法的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工质源1和流体通道结构体2,所述工质源1与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设为等径管,工质在所述等径管内形成流体螺旋流,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缩扩管、有芯渐扩管、有芯渐缩管、有芯等径管、有芯缩扩管、涡旋管、渐扩涡旋管、渐缩涡旋管、包括缩扩区的涡旋管、螺旋管、渐扩螺旋管、渐缩螺旋管或设为包括缩扩区的螺旋管。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至实施例3还可选择性选择使流体通道结构体的流体产生间歇流体螺旋流、流体涡旋流或间歇流体涡旋流。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必要的位置设置控制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在具体输出动力时,以实施例1为例,如图4所示,可利用工质源在流体通道结构体2的流体通道内产生流体螺旋流,利用公转摆动机构3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1公转且摆动,所述公转摆动机构2包括偏心结构体A31和偏心结构体B32,所述偏心结构体A31和所述偏心结构体B32套装设置,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偏心结构体A31和/或所述偏心结构体B32对外输出动力。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输出动力时,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公转摆动机构包括磁力区,在所述磁力区的作用下,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做公转摆动运动;还可再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磁力区在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的作用下对外输出动力和/或对外输出电力。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工质源设为燃烧室、汽化器、压缩气体源或设为气体液化物源。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动力产生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工质源在流体通道结构体的流体通道内产生流体螺旋流或间歇流体螺旋流,利用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4 CN 20161008504861.一种动力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工质源在流体通道结构体的流体通道内产生流体螺旋流或间歇流体螺旋流,利用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2.一种动力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工质源在流体通道结构体的流体通道内产生流体涡旋流或间歇流体涡旋流,利用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渐扩管、渐缩管、等径管或设为缩扩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动力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渐扩管、渐缩管、等径管或设为缩扩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结构体设为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