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底座及移‑固互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602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包括呈口字型或井字形固定连接的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以及与边侧横梁一、边侧横梁二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还包括导向架连接装置、伸缩撑腿连接槽、底轮连接板、通道梯连接板和螺栓接口,可通用于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并实现构件的快速拼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升降施工平台底座,包括移动式底座和固定式底座,结构简单,拼接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升降施工平台底座“移‑固”互换方法,可快速实现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之间互换,充分利用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的优点。

The lifting construction platform base frame, base and shift solid exchange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construction platform comprises a base frame, a mouth shaped or well shaped fixed connection of the side beam, a side beam, two side beam and side beam two, and side beam, a side beam two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in the middle of the crossbeam, also includes a guide frame connection the telescopic support leg device, a connecting groove and a bottom wheel connecting plate, a connecting plate and bolt ladder channel interface, can be used for fixed base and the movable base, and realize the fast splicing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edestal of a lifting construction platform, comprising a movable base and a fixed bas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splicing is convenient.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lifting platform base construction \shift solid\ swap method, rapid realization of fixed base and the movable base between the swap, making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fixed base and the movable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底座及移-固互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底座及“移-固”互换方法,属于升降施工平台支撑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升降施工平台的应用日益广泛。升降施工平台是一种自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具有工作平稳、起重量大、作业面宽、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替代钢管脚手架或外挂电动吊篮进行建筑外立面施工,有效避免搭设钢管脚手架存在的材料用量大、搭设时间长、施工材料运输不便等系列问题,还避免外挂电动吊篮存在的操作架体不稳定、长度较短、承载能力受限等系列问题。升降施工平台主要由导轨架、操作平台架、驱动系统、电气系统、底座、附墙等部分组成。在升降施工平台施工过程中,底座是其重要的承重部件,起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的作用,需要满足高强度的使用要求。目前常用的底座通常设计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其中固定式底座直接连接在做好的基础顶面,结构形式简单、承重性能好,但具有不便于转换场地的缺点;移动式底座虽方便移动施工,拼装繁琐;而且目前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均分别设计,配件之间并不通用,不能实现固定式和移动式功能互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升降施工平台的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根据升降施工平台底座负载情况,通过简单的拆装组合操作,可快速实现底座在固定式与移动式之间互换,具有拼接方便、应用场合广泛、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升降施工平台底座,包括一种移动式底座和一种固定式底座。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底座转固定式底座的转换方法,以及一种固定式底座转移动式底座的转换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转换方便的优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包括呈口字型或井字形固定连接的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以及与边侧横梁一、边侧横梁二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其中,所述边侧横梁一和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架底框的导向架连接装置;所述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设置有容纳伸缩撑腿的伸缩撑腿连接槽;所述边侧纵梁一和边侧纵梁二上设置多个固定底轮的底轮连接板;所述的边侧横梁二上设置有通道梯连接板;所述边侧纵梁一和边侧纵梁二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和/或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平行设置的中间纵梁。进一步,所述中间纵梁和/或中间横梁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块或弹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所述底座为移动式底座,包括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还包括,导向架底框,所述导向架底框固定在导向架连接装置上;伸缩撑腿,所述伸缩撑腿设置在所述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的伸缩撑腿连接槽中;底轮,所述底轮安装在所述底轮连接板下方;以及,通道梯,所述通道梯固定在所述通道梯连接板上。优选为,所述伸缩撑腿为涡轮螺杆式伸缩撑腿,所述伸缩撑腿上设置有手轮。优选为,所述中间纵梁和/或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底轮连接板。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所述底座为固定式底座,包括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还包括,导向架底框,所述导向架底框固定在导向架连接装置上;通道梯,所述通道梯固定在所述通道梯连接板上;以及,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底座待固定区域的地面上,所述基座上预埋地锚螺栓,所述地锚螺栓穿过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的所述螺栓接口,并用螺母紧固,将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移-固”互换方法,包括移动式底座转固定式底座的转换方法,所述转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基座施工,并在所述基座内预埋地锚螺栓,地锚螺栓的位置与螺栓接口位置相对应;S2.将移动式底座移动至所述基座的上方,使螺栓接口正对所述地锚螺栓;S3.拆除伸缩撑腿和底轮,使所述地锚螺栓穿过所述螺栓接口,并用螺母紧固。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移-固”互换方法,包括固定式底座转移动式底座的转换方法,所述转换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松动螺母,将底轮安装至底轮连接板,并将伸缩撑腿安装至伸缩撑腿连接槽;S12.使螺栓接口从地锚螺栓中移出,使固定式底座转为移动式底座,并移动至待安放位置,利用伸缩撑腿支撑。优选为,步骤S12中使螺栓接口从地锚螺栓中移出的方法,具体为:S12a.在所述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的下方设置多个液压千斤顶,将底座骨架顶起,使螺栓接口从地锚螺栓脱离;S12b.在每个底轮下方放置三角垫块,液压千斤顶收缩,使底轮沿所述三角垫块的坡面移动至地面上。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设置有导向架连接装置、伸缩撑腿连接槽、底轮连接板、通道梯连接板和螺栓接口,可通用于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有利于构件的统一化、标准化,有利于统一定制,同时还能实现导向架连接装置、通道梯等构件的快速拼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固”互换方法,能够快速实现移动式底座和固定式底座的快速转换,充分利用固定式底座和移动式底座的优点,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使用方便,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式底座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底座转固定式底座的转换方法的流程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式底座转移动式底座的转换方法的流程框图。图中标号如下:底座框架100;边侧纵梁一101;边侧纵梁二102;边侧横梁一103;边侧横梁二104;中间横梁105;中间纵梁106;导向架连接装置110;伸缩撑腿连接槽120;底轮连接板130;通道梯连接板140;螺栓接口150;移动式底座200;导向架底框210;伸缩撑腿220;底轮230;通道梯240;固定式底座300;导向架底框310;通道梯320;基座330;地锚螺栓331;螺母33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底座及“移-固”互换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100,包括呈口字型或井字形固定连接的边侧纵梁一101、边侧纵梁二102、边侧横梁一103和边侧横梁二104,以及与边侧横梁一103、边侧横梁二104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105。其中,边侧横梁一103和中间横梁105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架底框的导向架连接装置110;边侧横梁一103和边侧横梁二104设置有容纳伸缩撑腿的伸缩撑腿连接槽120;边侧纵梁一101和边侧纵梁二102上设置多个固定底轮的底轮连接板130;边侧横梁二104上设置有通道梯连接板140;边侧纵梁一101和边侧纵梁二102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201710133145.html" title="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底座及移‑固互换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底座及移‑固互换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口字型或井字形固定连接的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以及与边侧横梁一、边侧横梁二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其中,所述边侧横梁一和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架底框的导向架连接装置;所述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设置有容纳伸缩撑腿的伸缩撑腿连接槽;所述边侧纵梁一和边侧纵梁二上设置多个固定底轮的底轮连接板;所述的边侧横梁二上设置有通道梯连接板;所述边侧纵梁一和边侧纵梁二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和/或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口字型或井字形固定连接的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以及与边侧横梁一、边侧横梁二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其中,所述边侧横梁一和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架底框的导向架连接装置;所述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设置有容纳伸缩撑腿的伸缩撑腿连接槽;所述边侧纵梁一和边侧纵梁二上设置多个固定底轮的底轮连接板;所述的边侧横梁二上设置有通道梯连接板;所述边侧纵梁一和边侧纵梁二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和/或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上设置有与地锚螺栓连接的螺栓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边侧纵梁一、边侧纵梁二平行设置的中间纵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纵梁和/或中间横梁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块或弹簧。4.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为移动式底座,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框架,还包括,导向架底框,所述导向架底框固定在导向架连接装置上;伸缩撑腿,所述伸缩撑腿设置在边侧横梁一和边侧横梁二的伸缩撑腿连接槽中;底轮,所述底轮安装在底轮连接板下方;以及,通道梯,所述通道梯固定在通道梯连接板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撑腿为涡轮螺杆式伸缩撑腿,所述伸缩撑腿上设置有手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施工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纵梁和/或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底轮连接板。7.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施工平台底座为固定式底座,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曦吴联定刘冬华扶新立刘星刘明亮高吉龙夏卫庆杨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