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599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4:22
一种救援配重装置,设置于链接电梯车厢与平衡配重块之间的连接件上,且位于电梯车厢或平衡配重块的下方,其包括:一夹具与多个配重件,其中该夹具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连接件两侧,并具有一安置空间,配重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加装于该安置空间。当停电或故障等各种因素发生且电梯车厢与平衡配重块重量平衡时,利用外加的救援配重装置,改变原本乘车厢与配重装置间的重量平衡,以改变乘车厢位置,方便救援行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
本技术与电梯设备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中各种建筑物普遍越盖越高,为方便使用者轻松且快速到达特定楼层,电梯俨然已成为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运输设备,而电梯的安全性更是不容忽视。请参阅图1所示,揭示现有的电梯,其包含一乘车厢1、一配重装置2、一连接乘车厢1与配重装置2的连接件3、一卷扬机4以及一煞车装置5。当发生停电或故障等各种因素时,导致卷扬机4无法正常作动,为防止危险状况发生,乘车厢1即会紧急停止升降,救援人员可藉由调整煞车装置5,利用乘车厢1与配重装置2的重量差,将停止于两楼层间的乘车厢1移动到其一楼层以进行救援。意即,当缓慢放松煞车装置5时,原本高度不相同的乘车厢1与配重装置2会往另一者的方向缓慢移动,直到两者到达重量平衡时停止,在移动过程中,若乘车厢1由两楼层间移动到其一楼层时,救援人员即可调紧煞车装置5,使乘车厢1与配重装置2停止作动,并于乘车厢1停止的楼层中援救受困乘客。然而,现有的电梯于实际操作上仍存在缺点,当乘车厢1与配重装置2的重量达到平衡时,救援人员即无法利用两者的重量差调整乘车厢的位置,受困于乘车厢内的乘客只能等待故障排除或恢复供电,乘车厢1确实停靠于各楼层后,方能脱困获救,而在等待救援期间内,除了造成乘客时间上的浪费,更会对其造成心理上的恐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当乘车厢与配重装置的重量达到平衡时,可改变二者的平衡以调整乘车厢位置。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设置于链接电梯车厢与平衡配重块的连接件上,且位于电梯车厢或平衡配重块的下方,其包括:一夹具与多个配重件;该夹具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连接件;该夹具包括有二安置空间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该些多个配重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加装至对应的安置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夹具包括二固定框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各该固定框内部分别形成一该安置空间,其中各该固定框具有二对向延伸的支撑板,且该二支撑板之间形成一槽道与该安置空间连通;各该配重件包括有一头部与一身部,且该头部与该身部之间形成一颈部,各该配重件以颈部通过该槽道,以该头部抵靠于该二支撑板。在一实施例中,该救援配重装置包括至少二限制件,各该限制件分别结合于一对应的固定框内,用以限制各该配重件的头部于对应的安置空间中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固定框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各该限制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该二支撑板相对应的定位孔中。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该限制件包括一杆体与二插杆,该二插杆分别连接于该杆体的两端且各别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各该限制件的该二插杆分别具有一螺纹段,各该限制件还包括二螺帽分别锁接于各插杆的螺纹段,且该二螺帽位于该支撑板相异于该杆体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夹具包括二固定板与多组锁固件,该二固定板分别与一该对应的固定框连接,且各该固定板具有多个穿孔;各组锁固件包括一螺栓与一螺帽,其中各螺栓穿过该二固定板的穿孔再与该螺帽锁接。在一实施例中,该救援配重装置包括有二缓冲垫,设置于该二固定板之间且抵靠于连接件。本技术的效果在于,当停电或故障等各种因素发生且乘车厢与配重装置的重量达到平衡时,利用外加的救援配重装置,改变原本乘车厢与配重装置间的重量平衡,以改变乘车厢位置,方便救援行动。附图说明图1为电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优选例的救援配重装置装设于电梯的示意图。图3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救援配重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救援配重装置的分解图。图5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救援配重装置的侧视图。图6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救援配重装置的部分构件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救援配重装置的部分构件的立体图。图8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救援配重装置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救援配重装置部分构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乘车厢2配重装置3连接件4卷扬机5煞车装置100救援配重装置10夹具12固定板12a穿孔121缓冲垫14固定框14a安置空间14b槽道141支撑板141a、141b、141c定位孔16锁固件161螺栓162螺帽20配重件22头部24身部26颈部30限制件32杆体34插杆36a、36b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救援配重装置100装设于电梯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救援配重装置100装设于乘车厢1下方的连接件3,但不以此为限制,亦可装设于配重装置2下方的连接件3上(图未示)。请配合图3至图6,救援配重装置100包含一夹具10、多个配重件20以及至少二限制件30,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四限制件30。夹具10包括二固定板12、二固定框14与多组锁固件16。二固定板12分别与一对应的固定框14连接,二固定框14分别位于连接件3的两侧,各固定板12具有一缓冲垫121,固定板12设有贯穿固定板12与缓冲垫121的多个穿孔12a,缓冲垫121(例如橡胶垫)具弹性,且缓冲垫121设置于二固定板12之间且抵靠于连接件3。请配合图6所示,各固定板12底侧与一个固定框14相连接,各固定框14由两个“ㄈ”字框架所组成,底部具有相对延伸但不相连的支撑板141,二“ㄈ”字框架之间形成与外相连通的安置空间14a,二支撑板141间形成有一槽道14b与安置空间14a连通,支撑板141两侧末端各具有一定位孔141a。配重件20概呈一矩块,两侧靠近上方处各有一缺口,以缺口为界,其上、下侧分别为头部22与身部24,头部22与身部24之间形成一颈部26,意即颈部26两侧为缺口。限制件30概呈“ㄇ”字型,具有一杆体32、二插杆34与四螺帽36a、36b,杆体32两端分别与一插杆34相连且插杆34具有螺纹段。在本实施例中杆体32为圆杆,二插杆34为螺栓且焊接于杆体32两端。上述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的各部构件及相关位置的说明。兹再叙述其组装方式如后。请参考图4所示,夹具10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连接件3,组装时,以固定板12的缓冲垫121相面对,夹设并抵靠于连接件3,并利用锁固件16的螺栓161穿过固定板12相对应的穿孔12a及缓冲垫121,再将螺帽162锁接于螺栓161。锁固件16将夹具10固定于电梯连接件3上,缓冲垫121不仅能避免夹具10固定在连接件3时,造成连接件3碰撞及磨损,具弹性的缓冲垫121亦可增加夹具10与连接件3间的密合度。使用时,将配重件20的颈部26与固定框14的槽道14b相对,配重件20的头部22与固定框14的安置空间14a相对,配重件20即可以颈部26通过该槽道14b,使配重件20的头部22位于安置空间14a内,头部22底侧抵于支撑板141。限制件30的二螺帽36a分别锁接于各插杆34的螺纹段后,插杆34分别插入二支撑板141上的对应定位孔141a,再利用二螺帽36b锁接于各插杆34的螺纹段,螺帽36b位于支撑板141相异于杆体32的另一侧,即,螺帽36a、36b分别锁固插杆34于支撑板141两相异侧。抑或者,限制件30的插杆34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定位孔141a后,二螺帽36b锁接于各插杆34的螺纹段,且二螺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链接电梯车厢与平衡配重块的连接件上,且位于电梯车厢或平衡配重块的下方,其包括:一夹具,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连接件;该夹具包括有二安置空间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多个配重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加装至对应的安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链接电梯车厢与平衡配重块的连接件上,且位于电梯车厢或平衡配重块的下方,其包括:一夹具,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连接件;该夹具包括有二安置空间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多个配重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加装至对应的安置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其中该夹具包括二固定框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各该固定框内部分别形成一该安置空间,其中各该固定框具有二对向延伸的支撑板,且该二支撑板之间形成一槽道与该安置空间连通;各该配重件包括有一头部与一身部,且该头部与该身部之间形成一颈部,各该配重件以颈部通过该槽道,以该头部抵靠于该二支撑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的救援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限制件,各该限制件分别结合于一对应的固定框内,用以限制各该配重件的头部于对应的安置空间中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翰方廷钟
申请(专利权)人:崇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