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548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化工领域,具体涉及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包括喷嘴、接受室、渐缩管、混合室、扩压管,接受室内设有喷嘴,喷嘴出口设于渐缩管内,接受室一端通过渐缩管与混合室一端相连,混合室另一端与扩压管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稳定可靠,操作方便,设备成本低,检修工作小,维护费用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化工领域,具体涉及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
技术介绍
在能源化工领域,有很多装置需要循环工艺,特别是在一些反应装置中,例如为了控制反应装置中反应催化剂的温度,需要控制进入反应装置中某种气体(以下称为A气体)的含量。当进入反应装置中A气体含量升高时,需要降低这种气体的含量,对其进行稀释后,方可进入反应装置中。而经过反应装置的A气体,被反应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另一种气体(以下称B气体),所以在反应装置的出口气体中,A气体含量会大大降低。为了实现控制反应装置入口气体A气体的浓度,目前常规通用技术是用循环压缩机。例如在甲烷化反应器中,普遍使用循环气压缩机来实现循环工艺。因为之前设计之初,一般认为系统(反应催化剂床层)的压降可能在0.3~0.4MPa,甚至高达0.7~0.8MPa,所以采用循环气压缩机,特别是循环机工艺,压力可以随便的设计和调整。而实际运行中,催化剂的孔隙率很大,系统阻力(压降)很小,只有50kPa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小的阻力压降),若采用复杂的循环气压缩机来实现循环工艺,将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和建设投资、运行维护成本的增加。因此,设计生产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设备成本低,检修工作小,维护费用少,能实现这种循环工艺的喷射器系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通用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无机械运转部件,不消耗电能,无需维护,不需要换热器的喷射循环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包括喷嘴、接受室、渐缩管、混合室、扩压管,接受室内设有喷嘴,喷嘴出口设于渐缩管内,接受室一端通过渐缩管与混合室一端相连,混合室另一端与扩压管一端相连。优选的所述喷嘴包括喷嘴本体,细管段和扩张段。优选的所述扩压管包括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优选的所述接受室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二开口轴线垂直。优选的所述接受室一端安装有短节管。优选的所述接受室一端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接受室上端连接管上安装气动调节阀。优选的所述接受室一端连接管内安装气流缓冲罩。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稳定可靠,操作方便,设备成本低,检修工作小,维护费用少,不消耗电能,无运动部件,能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包括喷嘴1、接受室2、渐缩管18、混合室3、扩压管,接受室2内设有喷嘴,喷嘴出口设于渐缩管18内,专利技术人经过计算重复实验,得出喷嘴出口位置设于渐进管处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接受室2一端通过渐缩管18与混合室3一端相连,采用相互焊接的结构,混合室3另一端与扩压管一端相连采用相互焊接的结构。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细管段17和扩张段20,工作流体经过细管段17后,会有小的扩张段20,以此进一步提高工作流体的速度,形成更高的压差(更大的静压降)。扩压管包括第一斜管4和第二斜管15,第一斜管4和第二斜管15采用相互焊接的结构,两斜管的设置过度自然,便于制造加工,降低加工成本。扩压管锥度20-25度或根据工况情况调整。接受室2一端设有第二开口24,第一开口19的轴线与第二开口24轴线垂直,接受室2与渐缩管18采用焊接连接,以降低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第一开口19与接受室2的夹角经过多次试验优选为20-90度,具体情况根据具体工况调节。接受室2一端安装有短节管21,短节管21便于拆卸和更换喷嘴,接受室2一端安装温度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0和流量传感器11,便于监测动力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流量。接受室2上端连接管上安装气动调节阀12,方便的控制引射流体的流量,接受室2一端管内安装气流缓冲罩,气流缓冲罩(图中未标出)为带孔片状结构(类似过滤筛网),用于缓冲气流冲击使得冲击气流平稳。喷射器若用于甲烷化反应装置中,则工作流体来自超级精脱硫气体,引射流体则来自甲烷反应器(甲烷一段反应器、甲烷二段反应器或甲烷三段反应器)。喷射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多个组合使用,数量至少为一个。喷射器可以用在高压流体做动力,抽射低压流体得到混合后的中压流体得所有应用场合。本技术以高压工作流体为动力流体,工作流体经过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喷射器喷嘴本体1,工作流体的流速会逐渐增大,之后喷嘴的横截面积会逐渐扩张,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流体的流速。在工作流体速度和动能增大的同时,工作流体的静压能会迅速降低,便在接受室2内形成压降,造成接受室内的静压小于引射流体的静压,从而将引射流体抽吸进入接受室。两股流体继续向后流动,在混合室3内流体分子之间相互碰撞而混匀。经过之后截面积逐渐变大的扩压管,混合流体的流速逐渐降低,动能减小,静压能逐渐恢复,完成喷射的完整过程。所以本技术可用在一切以高压流体为工作流体,抽射低压流体而形成混合的中压流体的所有应用场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以某种高压流体为动力流体(工作流体),工作流体通过管径变细的喷射器喷嘴1,工作流体流速将提高,工作流体的静压能很大一部分转化成了动能,静压力大大下降,直到低于被吸入的引射流体压力,两股流体在混合室3混合,通过之后的扩压管,流体的流速逐渐地降低,静压逐渐地增加,恢复静压,从而实现了将低压流体抽入,并加压的目的,可以理解为,用高压工作流体抽低压引射流体得中压混合流体。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本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一种组合应用,会在动力流体管道7和混合流体管道14上,安装动力流体闸阀8和混合流体闸阀13,便于控制喷射器的开启和关闭。为了便于监测动力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流量,在动力流体管道上还会安装温度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0和流量传感器11,为了方便的控制引射流体的流量,在引射流体的管道上安装有便于控制流量的气动调节阀12。同时为了适应动力流体实际生产中流量的变化,可选择不同喷射量的喷射器组合的技术方案。此外,在工作流体主管道上,加上旁通管路6和旁通阀5,以控制调节进入喷射系统的动力流体的流量,反应器22上端进气,下端出气,反应器22连接反应锅炉23。本技术未指出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结构,本技术未指出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连接方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

【技术保护点】
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接受室(2)、渐缩管(18)、混合室(3)、扩压管,接受室(2)内设有喷嘴,喷嘴出口设于渐缩管(18)内,接受室(2)一端通过渐缩管(18)与混合室(3)一端相连,混合室(3)另一端与扩压管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接受室(2)、渐缩管(18)、混合室(3)、扩压管,接受室(2)内设有喷嘴,喷嘴出口设于渐缩管(18)内,接受室(2)一端通过渐缩管(18)与混合室(3)一端相连,混合室(3)另一端与扩压管一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细管段(17)和扩张段(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管包括第一斜管(4)和第二斜管(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循环、抽射和混合的喷射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王艳举王进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能化技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