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34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体,所述喷头体内设有进水管道、进气管道、混合室、喷水孔和喷气孔,所述混合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喷水孔相连,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喷气孔相连并通过通孔与所述混合室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对液体进行了两次雾化,即气泡雾化和气动雾化,使得雾化后的雾滴直径可小于2.5μm,并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效提高了抑尘效果。

Atomizing nozzle for dry fog and dust suppress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dry fog dust suppression spray nozzle, which comprises a nozzle body, wherein the water inlet pipe, air inlet pipe, a mixing chamber, the spray hole and jet nozzle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two ends of the mixing chamb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spray hole connected to the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jet hole and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mixing chamber. This structure of liquid is two times that of bubble atomization, atomization and atomization, the atomized droplets diameter less than 2.5 m, and has high operation spee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dust suppress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
技术介绍
工矿企业中,对粉尘的治理一直是一大难题。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尘肺病已成为职业病首位,占总职业病的80%。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分布状态不同。抑尘治理的主要对象是150μm以下的粉尘颗粒,尤其是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粉尘颗粒。虽然其在物料总重量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其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有时甚至会飘行百公里,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是造成尘肺病和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干雾抑尘技术,是把水雾化成超细雾滴,当含尘气流绕过雾滴时,尘粒由于惯性会从绕流的气流中偏离而与雾滴相撞被捕捉,即通过粉尘粒子与液滴的惯性碰撞、拦截以及凝聚、扩散等作用实现捕捉,使得尘粒的粒径变大,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达到去除粉尘粒子的目的。如果雾滴颗粒直径远大于粉尘颗粒,那么粉尘仅仅跟随水雾颗粒周围的气流运动,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接触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而达不到抑尘作用。因此,雾滴的直径是否足够小决定了干雾抑尘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该雾化喷头可喷出直径小于2.5μm的雾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体,所述喷头体内设有进水管道、进气管道、混合室、喷水孔和喷气孔,所述混合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喷水孔相连,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喷气孔相连并通过通孔与所述混合室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进气管道内的压力大于进水管道的压力及混合室的压力,进气管道内的压缩空间进入混合室与水混合并形成气泡,气泡在两相流动过程中加速、变形、膨胀,在喷水孔口将液体挤压成丝状并于离开喷水孔口极短的距离内,由于内外压差的增大而急剧膨胀甚至爆炸,将液丝线炸成更加细微的雾滴;从喷气孔喷出的高速气流与雾滴之间形成很高的相对速度,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气流对雾滴产生强烈的撕裂与剪切作用,雾滴从而被二次雾化,形成直径更小的雾滴,同时加快雾滴的运行速度。较优地,为了达到较佳的雾化效果及喷雾速度,所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喷气孔的直径为1~3mm。较优地,所述喷气孔轴线与所述喷水孔轴线间的夹角为5~20°,以取得较佳的雾化效果,同时获得较快的喷雾速度。较优地,所述喷气孔的数量为2~6个,且环向均布。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对液体进行两次雾化,即气泡雾化和气动雾化,使得雾化后的雾滴直径可小于2.5μm,并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效提高了抑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仰视图示意图;图中:1-喷头体,2-进水管道,3-进气管道,4-通孔,5-混合室,6-喷气孔,7-喷水孔,θ-喷气孔轴线与喷水孔轴线间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体1,喷头体1内设有进水管道2、四个进气管道3、混合室5、喷水孔7和四个喷气孔6,混合室5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道2和喷水孔7相连,进气管道3与喷气孔6相连并通过通孔4与混合室5连通,喷水孔7的直径为1.2mm,喷气孔6的直径为1.8mm,喷气孔6轴线与喷水孔7轴线间的夹角θ为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体内设有进水管道、进气管道、混合室、喷水孔和喷气孔,所述混合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喷水孔相连,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喷气孔相连并通过通孔与所述混合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体内设有进水管道、进气管道、混合室、喷水孔和喷气孔,所述混合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喷水孔相连,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喷气孔相连并通过通孔与所述混合室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喷气孔的直径为1~3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干雾抑尘的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甫刘轩甫刘雪峰刘雪源刘咏鑫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奥图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