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293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包括有呈框架结构的床架,床架包括有上框架和通过立柱相连接的下框架;上框架内部镶嵌设有旋转床板;上框架的四条边框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螺纹孔,旋转床板四个侧面的中部均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设有的旋转阀门配合使用;下框架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的末端铰接于旋转床板的底部。结构合理,可以直接应用于各大医院的X线光机,在只能拍摄平面2D的X线片的情况下,实现升级,可以拍摄出X线的3D立体影像。两张具有一定视差角度的X线片对位良好,改变原先旋转X线球管或是搬动患者的检查方式,节省时间,保护X线球管,不搬动患者,较少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
本技术属于医学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
技术介绍
医学X线摄影已经有100余年历史,X线立体显像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X线立体摄影始终没能发展成熟,有许多因素,集中表现在立体摄影技术操作复杂,拍照两张具有一定视角的X线片,由于需要旋转X线球管或是挪动患者,不仅费时麻烦,而且两张X线片经常会由于肢体在检查中运动出现对位不佳,影像立体拍摄效果。现代X线数字成像的广泛应用,基于X线立体摄影的临床需求,本技术目的是解决以往的技术难题,设计了X线立体摄影床,改变以往的立体摄影方法,不通过旋转X线球管和搬动患者的方式,而是将患者平躺在X线立体摄影床上,通过旋转X线立体摄影床的角度,实现X线立体摄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通过该X线立体摄影床可以拍摄X线立体摄影,可以通过立体镜观察出X线立体图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包括有呈框架结构的床架,床架包括有上框架和通过立柱相连接的下框架;上框架呈“口”字形结构,上框架内部镶嵌设有旋转床板;上框架包括有四条边框,四条边框的中部均设有贯穿于边框的带螺纹的第一螺纹孔,旋转床板四个侧面的中部均设有半贯穿于旋转床板的带螺纹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位置和内径相配合;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设有的旋转阀门配合使用;下框架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的末端铰接于旋转床板的底部。本技术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进一步优化的,四条边框包括两条短边框和两条长边框;旋转阀门均关闭时,床板不能旋转;短边框旋转阀门打开而长边框旋转阀门关闭时,床板沿短轴顺逆时针旋转;当长边框旋转阀门打开而短边框旋转阀门关闭时,床板沿长轴顺逆时针旋转;旋转床板的旋转角度范围为顺逆时针旋转5-35°。进一步优化的,上框架、立柱和下框架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液压缸与下框架之间通过焊接连接。进一步优化的,下框架的底部设有便于移动X线立体摄影床的滑轮,滑轮均设有锁止机构。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可以直接应用于各大医院的X线光机,不改变各医院现有设备的前提下,在只能拍摄平面2D的X线片的情况下,实现升级,可以拍摄出X线的3D立体影像。两张具有一定视差角度的X线片对位良好,改变原先旋转X线球管或是搬动患者的检查方式,节省时间,保护X线球管,不搬动患者,较少患者痛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框架1;旋转床板2;旋转阀门3;滑轮4;液压缸5;下框架6;第一螺纹孔11;第二螺纹孔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如图1所示,包括有呈框架结构的床架,床架包括有上框架1和通过立柱相连接的下框架6。上框架1呈“口”字形结构,上框架1内部镶嵌设有旋转床板2。上框架1、立柱和下框架6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液压缸5与下框架6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下框架6的底部设有便于移动X线立体摄影床的滑轮4,滑轮4均设有锁止机构。如图4所示,上框架1包括有四条边框,四条边框的中部均设有贯穿于边框的带螺纹的第一螺纹孔11,旋转床板2四个侧面的中部均设有半贯穿于旋转床板2的带螺纹的第二螺纹孔21,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21的位置和内径相配合。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21通过设有的旋转阀门3配合使用。四条边框包括两条短边框和两条长边框。旋转阀门3均关闭时,床板不能旋转。短边框旋转阀门3打开而长边框旋转阀门3关闭时,床板沿短轴顺逆时针旋转。当长边框旋转阀门3打开而短边框旋转阀门3关闭时,床板沿长轴顺逆时针旋转。旋转床板2的旋转角度范围为顺逆时针旋转5-35°。旋转助力可以为人力机械转动,也可以采用电动方式,以齿轮或压力支杆支撑的方式实现。优化的,下框架6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液压缸5,液压缸5的伸缩杆的末端铰接于旋转床板2的底部。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的工作原理:采用的立体摄影技术改变以往通过选择X线球管或搬动患者的方式,通过顺逆时针旋转X线立体摄影床的旋转床板2,拍摄两张具有一定视差角度的X线片实现立体摄影。如图1所示,X线立体摄影床由床架与旋转床板组成。床架对旋转床板提供支撑和固定,旋转床板可以沿长轴或短轴进行顺、逆时针旋转。实施例1,如图2所示,长边框的旋转阀门3打开时,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液压缸5推动旋转床板2实现X线3D立体摄影。实施例2,如图3所示,短边框的旋转阀门3打开时,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液压缸5推动旋转床板2到设定的角度,实现长短轴X线3D立体摄影。本技术的操作流程为:X线立体摄影床的长边框的旋转阀门3打开,短边旋转阀门3关闭,患者躺在X线立体摄影床上。在检查部位根据检查条件,先曝一次光,照一张X线片,然后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将旋转床板2沿长轴顺时针旋转10°,再曝一次光,即完成检查。两次曝光获得的X线片通过电脑传到图像工作站,并排排列,用立体镜观察,即可实现立体影像观察,完成诊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框架结构的床架,所述床架包括有上框架(1)和通过立柱相连接的下框架(6);所述上框架(1)呈“口”字形结构,所述上框架(1)内部镶嵌设有旋转床板(2);所述上框架(1)包括有四条边框,四条所述边框的中部均设有贯穿于边框的带螺纹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旋转床板(2)四个侧面的中部均设有半贯穿于旋转床板(2)的带螺纹的第二螺纹孔(21),所述第一螺纹孔(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1)的位置和内径相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孔(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1)通过设有的旋转阀门(3)配合使用;所述下框架(6)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伸缩杆的末端铰接于所述旋转床板(2)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线立体摄影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框架结构的床架,所述床架包括有上框架(1)和通过立柱相连接的下框架(6);所述上框架(1)呈“口”字形结构,所述上框架(1)内部镶嵌设有旋转床板(2);所述上框架(1)包括有四条边框,四条所述边框的中部均设有贯穿于边框的带螺纹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旋转床板(2)四个侧面的中部均设有半贯穿于旋转床板(2)的带螺纹的第二螺纹孔(21),所述第一螺纹孔(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1)的位置和内径相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孔(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1)通过设有的旋转阀门(3)配合使用;所述下框架(6)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伸缩杆的末端铰接于所述旋转床板(2)的底部。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文朱高红陈礼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