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425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手柄和固定器;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底座左右方向的中心面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器的前方;所述固定器为两个,并相对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固定器均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令下尺桡关节最大径向的移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CT examination fixing device for judging displacement of lower radioulnar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ing device for judging CT check, displacement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comprises a base, and a handl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fixing device; the handl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base surfac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center, located in the front of the fixing device; the fixing device for two, and relative to the center face of said set, each of the fixed machine comprises: the first adjust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and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of the regulating assembly, wherein the first adjustment assembly is in the top second adjustment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T checking and fixing device for judging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lower radioulnar joint, which makes the radial displacement of the lower radioulnar joint maximum, and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diagn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CT检查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下尺桡关节脱位与半脱位属于常见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合并其他损伤,如Galeazz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目前,X线片和CT是诊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但是由于X线平片的投影欠恒定,常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而致误诊或漏诊,应用有局限性。因此,CT在诊断下尺桡关节移位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望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检查下尺桡关节的理想体位是肩关节中立位,同时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依次充分旋前和旋后,令下尺桡关节最大径向的移位,从而判断其是否脱位或半脱位。但是由于CT机孔径的限制,受检前臂无法实现该体位检查,因此,目前的检查体位多是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上举180度,同时肘关节伸直,前臂依次取中立位、最大旋前位和最大旋后位,分别做扫描。但如此体位的检查亦存在缺点:当肘关节伸直时,前臂旋转运动时必然带动肩关节旋转,而且上臂肌肉的收缩也影响前臂旋转的运动幅度,而前臂旋转运动的不充分,必然会使CT诊断下尺桡关节动态半脱位时出现漏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令下尺桡关节最大径向的移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手柄和固定器;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底座左右方向的中心面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器的前方;所述固定器为两个,并相对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固定器均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均包括:调节块和固定杆,所述调节块沿竖直方向可调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调节块设有沿左右方向的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中,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中心面的一端连接有可自由转动的压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通槽,所述调节块设有螺杆和与所述螺杆连接的两个螺栓,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槽,两个所述螺栓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前后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标尺。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标尺。进一步地,所述压头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压簧。进一步地,所述压头的表面设有防滑垫。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垫。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底座放在CT检查床上,患者俯卧位,患侧上肢上举伸过头顶,肘关节伸直,五指握住手柄,通过调节块调节固定杆的高度,使第一调节组件固定杆的高度与患者的桡骨一致,第二调节组件固定杆的高度与患者的尺骨一致;转动固定杆,由于固定杆和调节块螺纹连接,使固定杆沿水平方向靠近患者手臂移动,位于中心面两侧的一对第一调节组件的固定杆分别抵靠在桡骨的掌、背侧,夹紧桡骨;一对第二调节组件的固定杆分别抵靠在尺骨的掌、背侧,夹紧尺骨。通过调节第二调节组件的固定杆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先使尺骨向背侧移位至最大幅度,行CT检查;然后使其向掌侧移位至最大幅度,再行CT检查。其中,固定杆靠近中心面的一端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压头,转动固定杆时,压头抵靠在患者手臂上,相对手臂静止,可防止压头转动对患者造成不适。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不需患者转动手臂,即可令下尺桡关节最大径向的移位,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参照图1,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0、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手柄20和固定器;所述手柄20设置在所述底板左右方向的中心面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器的前方;所述固定器为两个,并相对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固定器均包括:支架3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31上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均包括:调节块41和固定杆51,所述调节块41沿竖直方向可调的设置在所述支架31上,所述调节块41设有沿左右方向的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杆51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中,所述固定杆51靠近所述中心面的一端连接有可自由转动的压头52,所述压头52的表面设有橡胶防滑垫。为了不影响CT影像的质量,本实施例的CT检查固定装置主要采用透光树脂材料制作,无扫描伪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底座10放在CT检查床上,患者俯卧位,患侧上肢上举伸过头顶,肘关节伸直,五指握住手柄20,通过调节块41调节固定杆51的高度,使第一调节组件固定杆51的高度与患者的桡骨一致,第二调节组件固定杆51的高度与患者的尺骨一致;转动固定杆51,由于固定杆51和调节块41螺纹连接,使固定杆51沿水平方向靠近患者手臂移动,位于中心面两侧的一对第一调节组件的固定杆51分别抵靠在桡骨的掌、背侧,夹紧桡骨;一对第二调节组件的固定杆51分别抵靠在尺骨的掌、背侧,夹紧尺骨。通过调节第二调节组件的固定杆51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先使尺骨向背侧移位至最大幅度,行CT检查;然后使其向掌侧移位至最大幅度,再行CT检查。其中,固定杆51靠近中心面的一端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压头52,转动固定杆51时,压头52抵靠在患者手臂上,相对手臂静止,可防止压头52转动对患者造成不适。上述CT检查固定装置,不需患者转动手臂,即可令下尺桡关节最大径向的移位,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具体地,所述支架31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通槽32,所述调节块41设有螺杆42和与所述螺杆42连接的两个螺栓,所述螺杆42穿过所述通槽32,两个所述螺栓分别位于所述支架31的前后两端。使用时,通过沿通槽32滑动螺杆42调节调节块41及固定杆51的高度,然后相互锁紧两个螺母43,通过两个螺母43夹紧支架31,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压头52与所述固定杆51之间设有压簧。压头52抵靠在手臂上后,压簧被压缩,可通过压缩的距离判断对患者手臂的压力,防止固定杆51对患者手臂的压力过大或过小,当压力过大后,容易造成患者疼痛,压力过小时,夹持不稳,影响诊断。所述固定杆5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标尺,所述支架3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标尺。通过第一标尺和第二标尺准确的调节固定杆51的位置,令下尺桡关节最大径向的移位。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手柄和固定器;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底座左右方向的中心面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器的前方;所述固定器为两个,并相对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固定器均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均包括:调节块和固定杆,所述调节块沿竖直方向可调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调节块设有沿左右方向的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中,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中心面的一端连接有可自由转动的压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手柄和固定器;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底座左右方向的中心面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器的前方;所述固定器为两个,并相对所述中心面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固定器均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均包括:调节块和固定杆,所述调节块沿竖直方向可调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调节块设有沿左右方向的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中,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中心面的一端连接有可自由转动的压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判断下尺桡关节移位的CT检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沿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