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001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10:03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10),其具有主线圈组(33p)和副线圈组(33s)。在旋转电机(10)被用作启动马达时,电路(11)将主线圈组(33p)和副线圈组(33s)串联连接来使用。在旋转电机(10)被用作辅助内燃机用途时,电路(11)仅使用主线圈组(33p)。由此,能够切换使用适用于低速转速区域的多相绕组和适用于高速转速区域的多相绕组。旋转电机(10)具有汇流条(71)以连接多个线圈。汇流条以沿着定子的周向延伸的方式被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以2014年11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28278号、2015年3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45150号以及2015年10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13317号作为基础申请,这些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参照被加入到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6公开了一种与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这些旋转电机能够作为发电机和/或电动机发挥功能。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检测转子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传感器。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有发电机用线圈和电动机用线圈的定子。将作为现有技术列举的在先技术文献的记载内容,作为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技术要素的说明,以参照的方式加以导入和引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9765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10680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4/136343号手册专利文献4:特开2013-233030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2013-27252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56028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观点认为,专利文献1-6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于:作为电动机用线圈的线圈仅有一组。仅有一组线圈的情况下,在宽转速范围内,作为电动机难以恰当地发挥功能。例如,在内燃机启动时的低速旋转和内燃机正常运转时的中速、高速旋转这两种情况下,难以提供合适的力矩、发挥出高效率。而补充观点或其它的独立观点则认为,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虽然记载了包括发电机用线圈和电动机用线圈在内的多个线圈,但是其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于,没有记载用于这些线圈的具体电线配置。并没有记载紧凑配置多个线圈、且实现较高生产率的技术。例如在定子上设置多个线圈时,难以在定子上配置连接用电线(跨接线、引出线)。在多个凸极上配置多个线圈时,用于串联连接同相线圈的跨接线以及用于向线圈输入和/或输出的引出线被配置得很复杂。并且,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定子的一部分角度范围内设置旋转位置检测器时,会出现连接用电线和旋转位置检测器互相干扰的情况。在上述观点或者未提及的其它观点中,均认为对内燃机用旋转电机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在宽转速范围内作为电动机能够恰当地发挥功能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能够提供适用于不同旋转速度的多个多相绕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将多个线圈设置在一个定子上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用于多个线圈的连接用电线紧凑设置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该多个线圈提供适用于不同旋转速度的多个多相绕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能够避免连接用电线和旋转位置检测器在定子上产生干扰。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另外,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以及权利要求项中括号内的标记,表示作为一种方式与后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该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子,其在与内燃机的旋转轴连接的转子芯的内表面配置有提供磁场的永久磁石;定子芯,其通过被固定于内燃机的机身而配置在转子的内侧,在径向外侧形成有与永久磁石相对的多个磁极;以及安装于定子芯的定子线圈,其具有第1多相绕组、与第1多相绕组同相的第2多相绕组、以及用于将各个多相绕组连接于外部电路的多条引出线。根据该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在共同的定子芯上配置第1多相绕组和第2多相绕组。因此能够提供紧凑的结构。此外,具有第1多相绕组所需的多条引出线和第2多相绕组所需的多条引出线。由此,外部的电路利用第1多相绕组和第2多相绕组能够提供多种多相绕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该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子,其在与内燃机的旋转轴连接的转子芯的内表面配置有提供磁场的永久磁石;定子芯,其通过被固定于内燃机的机身而配置在转子的内侧,在径向外侧形成有与永久磁石相对的多个磁极;以及安装于定子芯的定子线圈,其具有被安装于多个磁极的多个线圈、以及被配置为沿着定子芯的轴向端面在周向上延伸、至少部分地连接在多个线圈之间的多个汇流条。根据该内燃机用旋转电机,通过汇流条将多个线圈之间连接起来。根据该结构,可通过汇流条提供线圈间的接线。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定子线圈的平面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多相绕组的示意框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中多相绕组的示意框图。图5是第1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平面图。图7是第1实施方式中定子的立体图。图8是第1实施方式中定子的立体图。图9是第1实施方式中运作示例的流程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平面图。图11是第2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平面图。图12是第2实施方式中定子的立体图。图13是第3实施方式中多相绕组的示意框图。图14是第4实施方式中多相绕组的示意框图。图15是第4实施方式中定子线圈的平面图。图16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侧面图。图17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立体图。图18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立体图。图19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立体图。图20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1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2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4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5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6是第5实施方式中汇流条单元的平面图。图27是第5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局部平面图。图28是第5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示例的平面图。图29是第5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示例的主视图。图30是第5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示例的立体图。图31是第5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示例的立体图。图32是第5实施方式中定子线圈的平面图。图33是第6实施方式中壳体的立体图。图34是第6实施方式中壳体的立体图。图35是第6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局部平面图。图36是第7实施方式中壳体的立体图。图37是第7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主视图。图38是第7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39是第7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分解正面图。图40是第8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分解正面图。图41是第9实施方式中定子的平面图。图42是第9实施方式中多相绕组的示意框图。图43是第9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多相绕组的示意框图。图44是第9实施方式变形例中多相绕组的示意框图。图45是第10实施方式中壳体制造阶段的立体图。图46是第10实施方式中壳体制造阶段的立体图。图47是第10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制造阶段的立体图。图48是第10实施方式中壳体的成品的立体图。图49是第10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局部放大图。图50是第10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多个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针对与在先实施方式中的说明事项相对应的部分,有时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重复性说明。而且,在后续实施方式中,针对与在先实施方式中的说明事项相对应的部分,通过附加仅百位以上的位不同的附图标记以显示对应关系,有时对重复性说明进行省略。在各实施方式中,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关于结构的其它部分可参照、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子(21),其在与内燃机(12)的旋转轴连接的转子芯(22)的内表面配置有提供磁场的永久磁石(23);定子芯(32),其通过被固定于所述内燃机(12)的机身(13)而配置在所述转子的内侧,在径向外侧形成有与所述永久磁石相对的多个磁极(32a);以及定子线圈(33、433),其被安装于所述定子芯,具有第1多相绕组(33p)、与所述第1多相绕组同相的第2多相绕组(33s)、以及用于将各个多相绕组连接于外部电路的多个引出线(46、71、57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0 JP 2014-228278;2015.03.06 JP 2015-045151.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子(21),其在与内燃机(12)的旋转轴连接的转子芯(22)的内表面配置有提供磁场的永久磁石(23);定子芯(32),其通过被固定于所述内燃机(12)的机身(13)而配置在所述转子的内侧,在径向外侧形成有与所述永久磁石相对的多个磁极(32a);以及定子线圈(33、433),其被安装于所述定子芯,具有第1多相绕组(33p)、与所述第1多相绕组同相的第2多相绕组(33s)、以及用于将各个多相绕组连接于外部电路的多个引出线(46、71、5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路(11),所述电路介由所述引出线连接于所述定子线圈,所述电路可切换为发电机运转或电动机运转,所述电路能够在所述电动机运转中切换为下述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模式:仅使用所述第1多相绕组的模式、仅使用所述第2多相绕组的模式、或使用所述第1多相绕组以及所述第2多相绕组两者的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能够切换的两种模式包含适合于第1转速区域的第1模式和适合于第2转速区域的第2模式,其中,所述第2转速区域高于所述第1转速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模式中所使用的多相绕组的匝数多于在所述第2模式中所使用的多相绕组的匝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模式是使用所述第1多相绕组以及所述第2多相绕组两者的模式,所述第2模式是仅使用所述第1多相绕组的模式或仅使用所述第2多相绕组的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3~5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多相绕组(33p)具有第1匝数,所述第2多相绕组(33s)具有多于所述第1匝数的第2匝数,所述第2模式是仅使用所述第1多相绕组的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多相绕组(33p)以及所述第2多相绕组(33s)中的一方在中性点(33n)被星形连接,所述电路具有将所述第1多相绕组(33p)以及所述第2多相绕组(33s)中的另一方星形连接的中性点电路(PN)。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出线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被配置为沿着所述定子芯的轴向端面在周向上延伸的汇流条(71、571)。9.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子(21),其在与内燃机(12)的旋转轴连接的转子芯(22)的内表面配置有提供磁场的永久磁石(23);定子芯(32),其通过被固定于所述内燃机(12)的机身(13)而配置在所述转子的内侧,在径向外侧形成有与所述永久磁石相对的多个磁极(32a);以及定子线圈(33、433),其被安装于所述定子芯,具有被安装于多个所述磁极的多个线圈(C1-C18)、以及被配置为沿着所述定子芯的轴向端面在周向上延伸的、至少部分地连接在多个所述线圈之间的多个汇流条(71、57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辰哉道明正尚山下辉金光宪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电装多利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