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交流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00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能提高整流元件的可靠性和发电机的冷却性,并能缩小整流装置的轴向尺寸。所述整流装置(30)构成为,电路板(40)具有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42)和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41),并配设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32)与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36)之间,多个第一整流元件(28)分别保持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32),并沿轴向伸出第一引线电极(28b)而连接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42),多个第二整流元件(29)分别保持于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36),并沿轴向伸出第二引线电极(29b)而连接于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41),在半径方向上与整流装置(30)连通的径向通风路以使电路板(40)在轴向上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32)和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36)中的至少一方保持间隔的方式配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交流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车辆的发动机驱动而发电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对产生于定子绕组的交流电进行整流的整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转电机的整流装置包括: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配置于上游侧,并将正二极管和负二极管连接;板状的第一支承体,该第一支承体以隔开距离D1的方式配置于电连接部的下游侧,并对正二极管进行支承;支承台,该支承台以隔开间隔D2的方式配置于第一支承体的下游侧,并对负二极管进行支承;以及罩,该罩以将电连接部、第一支承体和支承台覆盖的方式配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通过旋转电机的风扇的驱动,从而形成第一空气流F1和第二空气流F2,来对正二极管和负二极管进行冷却,其中,上述第一空气流F1在第一支承体的内径侧沿轴向流动,第二空气流F2在电连接部与第一支承体之间朝径向外侧流动,随后折返并在第一支承体与支承台之间朝径向内侧流动。此外,将正二极管和负二极管的周向位置错开,并使正二极管的引线电极和负二极管的引线电极朝轴向的相同方向伸出,以连接到电连接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1063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整流装置中,由于负二极管的引线电极沿轴向穿过第一支承体并延伸至电连接部,以连接到电连接部,因此,负二极管的引线电极的长度比正二极管的引线电极的长度长。因而,在旋转电机装载于车辆时,整流装置始终受到振动,从而存在引线电极较长的负二极管的可靠性降低这样的技术问题。此外,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整流装置中,由于第二空气流F2在从罩的流入端口至支承台的流入端口间的曲折的通风路中流动,因此,存在通风路的压力损失变大、冷却空气的流量减小、冷却效率降低这样的技术问题。因而,提出了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整流装置中,在罩的第一支承体与支承台之间的间隙的外径侧设置流入端口,并使从该流入端口流入的冷却空气与第二空气流F2合流,以使冷却空气的流量增大,提高冷却效率。然而,在装载于车辆的用途中,从抑制水、异物流入旋转电机的观点出发,并不建议在罩上形成很多流入端口。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能提高整流元件的可靠性及发电机的冷却性。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包括:外壳;转子,该转子固接于轴,且能旋转地配设于上述外壳内,上述轴使轴心与上述外壳的轴向一致,并经由轴承能旋转地支承于轴承保持部,该轴承保持部形成于上述外壳的轴向两端部;定子,该定子具有圆筒状的定子铁芯和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上述定子同轴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并保持于上述外壳;风扇,该风扇固接于上述转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并与上述转子连动而旋转;整流装置,该整流装置配设于上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保护盖,该保护盖形成为有底筒状,并以将上述整流装置覆盖的方式配设于上述外壳的轴向一侧,且在底部的与上述整流装置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冷却空气的吸入口;进气口,该进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与上述转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相对的壁面;以及排气口,该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与上述定子绕组的轴向一侧的线圈边端相对的壁面,构成有上述冷却空气的流通路,该冷却空气通过上述风扇的旋转,从上述吸入口流入上述保护盖内,并在对上述整流装置进行冷却之后,从上述进气口流入上述外壳内,且被上述风扇朝离心方向弯曲而从上述排气口排出,上述整流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该第一散热器具有平板状的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该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配设在与上述外壳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第二散热器,该第二散热器具有平板状的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该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朝上述外壳一侧与上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隔开间隔,且配设在与上述外壳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电路板,该电路板配设于上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与上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之间,并具有外壳连结部、定子绕组连接部、电压调节器连接部、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及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多个第一整流元件,多个该第一整流元件分别保持于上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并将第一引线电极沿轴向伸出以连接到上述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以及多个第二整流元件,多个该第二整流元件分别保持于上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并将第二引线电极沿轴向伸出以连接到上述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在半径方向上将上述整流装置连通的径向通风路构成为,将上述电路板以与上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和上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中的至少一方在轴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设。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电路板配设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与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之间,保持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的第一整流元件将第一引线电极沿轴向伸出以连接到电路板的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保持于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的第二整流元件将第二引线电极沿轴向伸出以连接到电路板的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因此,第一整流元件的第一引线电线和第二整流元件的第二引线电线的长度变短。因而,第一引线电极和第二引线电极的抗振性得到提高,从而能提高第一整流元件和第二整流元件的可靠性。径向通风路形成于电路板与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之间和/或电路板与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之间。因而,在风扇旋转时,从吸入口流入保护盖内并经由第一散热器的外径侧的、温度没有上升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分岔,且经由径向通风路流向电路板的半径方向内侧,并与在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的半径方向内侧沿轴向流动的冷却空气合流,从而能使在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的半径方向内侧沿轴向流动的冷却空气的温度降低,并能提高发电机的冷却性。此外,由于上述径向通风路是直线的通风路,因此,径向通风路的压力损失变小、冷却空气的流量增大,并能提高发电机的冷却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从第一散热器一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从第二散热器一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从第一散热器一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中的、构成整流装置的电路板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将盖安装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周围的冷却空气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从第一散热器一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从第二散热器一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从第一散热器一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中的、构成整流装置的电路板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将盖安装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周围的冷却空气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另外,在图7中,用箭头来表示冷却空气流。在图1中,车用交流发电机1包括:外壳4,该外壳4由分别呈大致碗状的铝制的前支架2和后支架3构成;轴6,该轴6经由一对轴承5能自由旋转地支承于上述外壳4;带轮7,该带轮7固接于朝外壳4的前侧伸出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用交流发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包括:外壳;转子,该转子固接于轴且能旋转地配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轴使轴心与所述外壳的轴向一致,并经由轴承能旋转地支承于轴承保持部,该轴承保持部形成于所述外壳的轴向两端部;定子,该定子具有圆筒状的定子铁芯和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同轴地配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并保持于所述外壳;风扇,该风扇固接于所述转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并与所述转子连动地旋转;整流装置,该整流装置配设于所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保护盖,该保护盖形成为有底筒状,并以将所述整流装置覆盖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外壳的轴向一侧,且在底部的与所述整流装置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冷却空气的吸入口;进气口,该进气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与所述转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相对的壁面;以及排气口,该排气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与所述定子绕组的轴向一侧的线圈边端相对的壁面,所述车用交流发电机构成有所述冷却空气的流通路,该冷却空气通过所述风扇的旋转,从所述吸入口流入所述保护盖内,并在对所述整流装置进行冷却之后,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外壳内,且被所述风扇朝离心方向弯曲而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该第一散热器具有平板状的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该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配设于与所述外壳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第二散热器,该第二散热器具有平板状的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该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朝所述外壳一侧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隔开间隔,且配设于与所述外壳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电路板,该电路板配设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之间,并具有外壳连结部、定子绕组连接部、电压调节器连接部、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及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多个第一整流元件,多个第一整流元件分别保持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并将第一引线电极沿轴向伸出以连接到所述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以及多个第二整流元件,多个第二整流元件分别保持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并将第二引线电极沿轴向伸出以连接到所述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在半径方向上将所述整流装置连通的径向通风路构成为,将所述电路板以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和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中的至少一方在轴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包括:外壳;转子,该转子固接于轴且能旋转地配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轴使轴心与所述外壳的轴向一致,并经由轴承能旋转地支承于轴承保持部,该轴承保持部形成于所述外壳的轴向两端部;定子,该定子具有圆筒状的定子铁芯和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同轴地配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并保持于所述外壳;风扇,该风扇固接于所述转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并与所述转子连动地旋转;整流装置,该整流装置配设于所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保护盖,该保护盖形成为有底筒状,并以将所述整流装置覆盖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外壳的轴向一侧,且在底部的与所述整流装置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冷却空气的吸入口;进气口,该进气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与所述转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相对的壁面;以及排气口,该排气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与所述定子绕组的轴向一侧的线圈边端相对的壁面,所述车用交流发电机构成有所述冷却空气的流通路,该冷却空气通过所述风扇的旋转,从所述吸入口流入所述保护盖内,并在对所述整流装置进行冷却之后,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外壳内,且被所述风扇朝离心方向弯曲而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该第一散热器具有平板状的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该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配设于与所述外壳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第二散热器,该第二散热器具有平板状的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该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朝所述外壳一侧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隔开间隔,且配设于与所述外壳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电路板,该电路板配设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之间,并具有外壳连结部、定子绕组连接部、电压调节器连接部、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及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多个第一整流元件,多个第一整流元件分别保持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并将第一引线电极沿轴向伸出以连接到所述第一整流元件连接部;以及多个第二整流元件,多个第二整流元件分别保持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部,并将第二引线电极沿轴向伸出以连接到所述第二整流元件连接部,在半径方向上将所述整流装置连通的径向通风路构成为,将所述电路板以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保持部和所述第二整流元件保持中的至少一方在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吉雅夫小林让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