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高体积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利用其特性而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便携设备的电源。近年来,作为进行高性能化和小型化的电子设备用电源、储电用电源、电动汽车用电源等,高输入输出特性、高体积能量密度以及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受到关注。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196234号公报中,研究了如下电池,其在正极中使用相对于Li/Li+具有约4.7~4.8V的锂吸藏、放出电位的尖晶石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相对于Li/Li+具有约1.5V的锂吸藏、放出电位的尖晶石结构的钛氧化物。该电池中,通过使用充电状态下的电压变高的正极活性物质,从而实现了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此外,由于能够使负极在充电状态下的电压相对于Li/Li+为约1.5V,因此在充电状态下被吸藏于分子结构内的锂的活性度低,能够减少电解质的还原。进而,即使构成电解液的溶剂和支持电解盐为含氧的化合物,由于负极活性物质为氧化物,因此也能够抑制它们反应而在电解质的界面生成氧化物被膜。其结果是,可认为能够抑制电池的自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日本专利第419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具有集电体和配置于所述集电体的至少一面的正极合剂,所述正极合剂含有正极导电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镍锰复合氧化物、以及作为正极粘结剂的树脂,所述树脂具有来源于含腈基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正极合剂的密度为2.5g/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7 JP 2014-218156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具有集电体和配置于所述集电体的至少一面的正极合剂,所述正极合剂含有正极导电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镍锰复合氧化物、以及作为正极粘结剂的树脂,所述树脂具有来源于含腈基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正极合剂的密度为2.5g/cm3~3.2g/cm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含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钛复合氧化物以及负极导电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钛复合氧化物为尖晶石结构的锂钛复合氧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含有率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总量中为70质量%~100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导电剂包含乙炔黑。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镍锰复合氧化物为尖晶石结构的锂镍锰复合氧化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尖晶石结构的锂镍锰复合氧化物为LiNiXMn2-XO4所表示的化合物,其中0.3<X<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龙一郎,儿岛克典,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