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体、亚纳米膜结构体的保管或输送方法及亚纳米膜结构体技术

技术编号:160460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亚纳米膜结构体的膜性能降低的亚纳米膜结构体的包装体、亚纳米膜结构体的保管或输送方法及亚纳米膜结构体。包装体(10)包括密闭容器(20)和亚纳米膜结构体(30)。密闭容器(20)的氧气渗透率为15m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装体、亚纳米膜结构体的保管或输送方法及亚纳米膜结构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亚纳米膜结构体的包装体、亚纳米膜结构体的保管或输送方法及亚纳米膜结构体。
技术介绍
包括形成在多孔质支撑体上的沸石膜的陶瓷过滤器与高分子膜相比,机械强度、耐久性优异,因此,非常适合于液体分离或气体分离(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此处,为了抑制振动所导致的损伤,提出了以将陶瓷过滤器固定于包装用托架的状态进行保管或输送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54794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367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保管或输送中,如果有机物或水分附着于沸石膜,则有可能导致沸石膜的膜性能降低。该问题不限于沸石膜,也可能发生在平均细孔径为1nm以下的亚纳米膜中。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状况而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亚纳米膜结构体的膜性能降低的包装体、亚纳米膜结构体的保管或输送方法及亚纳米膜结构体。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包装体包括密闭容器和收纳在密闭容器内的亚纳米膜结构体,该密闭容器的氧气渗透率为15ml/m2dMPa以下,水蒸汽渗透率为2g/m2d以下。亚纳米膜结构体包含多孔质支撑体和亚纳米膜,该亚纳米膜的平均细孔径为1nm以下,且形成在多孔质支撑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亚纳米膜结构体的膜性能降低的包装体、亚纳米膜结构体的保管或输送方法及亚纳米膜结构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体的构成的外观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图3是密闭容器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容器的构成的外观图。图5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容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图。图6是表示密闭容器的构成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密闭容器的构成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但是,附图是示意图,各尺寸的比率等有时与实际上的比率不同。因此,应当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另外,当然在附图彼此之间还包含尺寸关系、比率互不相同的部分。1.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体10的构成的外观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包装体10包括密闭容器20和亚纳米膜结构体30。包装体10将被包装体亦即亚纳米膜结构体30保持在与外部空气隔离开来的状态。因此,包装体10非常适合于亚纳米膜结构体30的搬运、保管。(密闭容器20的构成)密闭容器20是用于将亚纳米膜结构体30密闭的容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容器20被形成为袋状。密闭容器20具有气密性和液密性。密闭容器20的氧气渗透率为15ml/m2dMPa以下,优选为10ml/m2dMPa以下。氧气渗透率较低意味着:有机物不易从外部侵入。密闭容器20的水蒸汽渗透率为2g/m2d以下,优选为1g/m2d以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容器20由第一片材21和第二片材22构成。第一片材21和第二片材22的、整个外周被热封口(热封)。由此,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形成有用于收纳亚纳米膜结构体30的密闭空间20S。可以在密闭空间20S中填充大气,优选填充不活泼气体(例如氮、氩等)或者为真空状态(优选为-0.1kPa以下)。优选在密闭空间20S中配置有吸附水分的吸附材料和吸附活性气体的吸附材料。此处,图3是第一片材21的放大截面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片材21构成为:自内侧依次层叠有第一合成树脂层21a、保护层21b、第二合成树脂层21c。应予说明,第二片材22的构成与第一片材21相同。第一合成树脂层21a为密闭容器20的最内层。第一合成树脂层21a与亚纳米膜结构体30相接触。构成第一合成树脂层21a的合成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尼龙(NY、聚酰胺(P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乙烯醇(PV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丙烯腈(PAN)、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酯、玻璃纸、酰亚胺及这些物质的聚合物。第一合成树脂层21a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其为5μm~500μm,如果考虑强度(破裂难易度)、操作性及成本,则优选为10μm~200μm。通常,如果使其较厚,则不易破裂,但是存在密封性降低的倾向,如果使其较薄,则容易操作,并且存在成本下降的倾向。第一合成树脂层21a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覆盖亚纳米膜结构体30即可。保护层21b被形成在第一合成树脂层21a上。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护层21b被第一合成树脂层21a和第二合成树脂层21c夹持。保护层21b使密闭容器20的密闭性得到提高,并且遮住了外部光线。保护层21b可以通过将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蒸镀到第一合成树脂层21a的外表面来形成。作为金属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铝、铬、锌、金、银、铂、镍等。作为陶瓷材料,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铝、二氧化硅等。作为形成保护层21b的蒸镀法,可以使用物理蒸镀、化学蒸镀(等离子CVD、热CVD等)。保护层21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其为10nm~100nm,优选为10nm~50nm。第二合成树脂层21c配置在保护层21b上。第二合成树脂层21c为密闭容器20的最外层。第二合成树脂层21c与外部空气相接触。构成第二合成树脂层21c的合成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与上述的第一合成树脂层21a同样的材料。第二合成树脂层21c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其为5μm~30μm,可以考虑强度(破裂难易度)、操作性及成本进行设定。(亚纳米膜结构体30的构成)如图2所示,亚纳米膜结构体30具有多孔质支撑体31和亚纳米膜32。多孔质支撑体31具有使亚纳米膜32以膜状形成(例如晶化或者析出)在表面这样的化学稳定性。作为构成多孔质支撑体31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陶瓷烧结体、金属、有机高分子、玻璃及碳等。作为陶瓷烧结体,可以举出:氧化铝、二氧化硅、多铝红柱石、氧化锆、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钇、氮化硅、碳化硅等。作为金属,可以举出:铝、铁、青铜、银、不锈钢等。作为有机高分子,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砜、聚酰亚胺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孔质支撑体31被形成为整体(monolith)状。即,多孔质支撑体31具有与圆柱体的两端面相连的多个贯通孔30a。多孔质支撑体31的两端面优选被玻璃密封层被覆。但是,多孔质支撑体31只要为能够将作为分离对象的气体混合物或液体混合物供给到亚纳米膜32这样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使其为平板状、管状、圆筒状、圆柱状或者棱柱状。多孔质支撑体31为具有细孔的多孔质体。多孔质支撑体31的平均细孔径只要为透过亚纳米膜32的渗透成分能够通过的程度的大小即可。多孔质支撑体31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具有不同平均细孔径的多层结构。多孔质支撑体31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各层可以由上述材料中不同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亚纳米膜32被形成在多孔质支撑体31的表面上。本实施方式中,多孔质支撑体31被形成为具有多个贯通孔的一体型结构体状,因此,亚纳米膜32被形成在各贯通孔30a的内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装体、亚纳米膜结构体的保管或输送方法及亚纳米膜结构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体,其包括密闭容器和收纳在所述密闭容器内的亚纳米膜结构体,所述密闭容器的氧气渗透率为15ml/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05 JP 2014-2250871.一种包装体,其包括密闭容器和收纳在所述密闭容器内的亚纳米膜结构体,所述密闭容器的氧气渗透率为15ml/m2dMPa以下,水蒸汽渗透率为2g/m2d以下,所述亚纳米膜结构体包含多孔质支撑体和亚纳米膜,所述亚纳米膜的平均细孔径为1nm以下,且形成在所述多孔质支撑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密闭容器为合成树脂制袋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密闭容器的开口被热封口。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密闭容器包含形成在所述合成树脂层上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金属或陶瓷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密闭容器包括:金属制的第一部分,金属制的第二部分,以及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间隙密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由不锈钢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原诚市川真纪子谷岛健二德仓胜浩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