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58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47
气体发生器(1A)具备壳(10)、将壳(10)的内部的空间划分为容纳有气体发生剂(60)的燃烧室(S1)和容纳有过滤器(70)的过滤器室(S2)的间隔部(42)。间隔部(42)包括第1区域(42a)和第2区域(42b),前述第1区域(42a)定位成与过滤器(70)的中空部(71)相对,由此在工作时开口,前述第2区域(42b)以环状定位成,与过滤器(70)的轴向端面的除了中空部(71)以外的部分相对,由此即使在工作时也不开口。在第2区域(42b)上,设置有厚壁部(P),前述厚壁部(P)构成为比第1区域(42a)的厚度厚,并且与过滤器(70)的轴向端面的外缘部相对,前述厚壁部(P)的厚度构成为,随着从内周侧端部向外周侧端部逐渐变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发生器,前述气体发生器被并入至作为被装备于汽车等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气囊装置,特别涉及具有长圆柱状的外形的气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以往,从汽车等的乘员的保护的观点考虑,作为乘员保护装置的气囊装置较为普及。气囊装置以保护乘员免受车辆等碰撞时产生的冲击为目的而被装备,在车辆等碰撞时使气囊瞬间膨胀及展开,由此借助被展开的气囊接住乘员的身体。气体发生器是被并入该气囊装置、在车辆等碰撞时瞬间产生气体来使气囊膨胀及展开的机器。在气体发生器中,基于相对于车辆等的设置位置、输出等规格,存在各种结构。其中之一有被称作压力缸型气体发生器的装置。压力缸型气体发生器的外形是长圆柱状,优选地被并入侧气囊装置、副驾驶侧气囊装置、帘式气囊装置、膝盖气囊装置、座椅垫气囊装置等。通常,在压力缸型气体发生器中,在壳的轴向的一端部设置点火器,在壳的轴向的中央部设置容纳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在壳的轴向的另一端部设置容纳有过滤器的过滤器室,在规定该过滤器室的部分的壳的周壁部设置气体排出口。在这样地构成的压力缸型气体发生器中,一般由燃烧室产生的气体流入至过滤器室,由此穿过过滤器的内部,穿过过滤器后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体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气体发生器具备壳、间隔部件、点火器,前述壳在内部包括容纳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及容纳有过滤器的过滤器室,前述壳是两端被闭塞的长筒状,前述间隔部件被内插于前述壳,将前述壳的内部的空间在轴向上划分成前述燃烧室和前述过滤器室,前述点火器被安装于前述壳,用于使前述气体发生剂燃烧,前述壳在规定前述过滤器室的部分具有用于将气体向外部排出的气体排出口,前述过滤器由具有中空部的部件构成,前述中空部沿前述壳的轴向延伸,且到达位于前述燃烧室侧的轴向端面,前述间隔部件具有与前述过滤器的前述轴向端面相对的间隔部,前述间隔部包括第1区域和第2区域,前述第1区域定位成与前述中空部相对,由此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24 JP 2014-1508011.一种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气体发生器具备壳、间隔部件、点火器,前述壳在内部包括容纳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及容纳有过滤器的过滤器室,前述壳是两端被闭塞的长筒状,前述间隔部件被内插于前述壳,将前述壳的内部的空间在轴向上划分成前述燃烧室和前述过滤器室,前述点火器被安装于前述壳,用于使前述气体发生剂燃烧,前述壳在规定前述过滤器室的部分具有用于将气体向外部排出的气体排出口,前述过滤器由具有中空部的部件构成,前述中空部沿前述壳的轴向延伸,且到达位于前述燃烧室侧的轴向端面,前述间隔部件具有与前述过滤器的前述轴向端面相对的间隔部,前述间隔部包括第1区域和第2区域,前述第1区域定位成与前述中空部相对,由此通过前述气体发生剂的燃烧而开口,前述第2区域被以环状地定位成,以与前述过滤器的前述轴向端面的除了前述中空部以外的部分相对的方式将前述第1区域包围,由此即使通过前述气体发生剂的燃烧也不开口,在前述第2区域上,设置有厚壁部,前述厚壁部构成为比前述第1区域的厚度厚,并且至少与前述过滤器的前述轴向端面的外缘部相对,前述厚壁部的厚度构成为,随着从内周侧端部朝向外周侧端部逐渐变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前述间隔部件还具有筒状部,前述筒状部被从前述厚壁部的前述外周侧端部沿前述壳的内周面向前述燃烧室侧延伸地设置。3.一种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气体发生器具备壳、间隔部件、点火器,前述壳在内部包括容纳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及容纳有过滤器的过滤器室,前述壳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孝裕久保大理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