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带小型化5G毫米波阵列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工作于37GHz和39GHz宽带小型化5G毫米波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实现高速传输和万物互联为目的的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了满足5G高速传输的要求,毫米波将充当重要的角色,因为毫米波的带宽较宽。然而由于毫米波的直线传播及在空气中的高衰减性质,会使得其传播距离短且需要更多发射基站以防止单个基站发出的电磁波被物体阻挡时而影响通信。为了补偿毫米波频段天线的损耗,就需要对多个天线单元进行组阵以增加天线的增益。此外,移动终端设备的位置一直在变动,为了与固定位置的基站进行点对点通信,阵列天线还必须要有波束赋形的能力,使其波束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进行任意切换或扫描。2016年7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定义了28GHz(27.5-28.35GHz)、37GHz(37-38.6GHz)和39GHz(38.6-40GHz)为5G的毫米波频段,但是目前5G毫米波阵列天线的设计特别是能适用于手持设备的还很少。虽然文献“Designandanalysisof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带小型化5G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PCB板(10),所述天线PCB板(10)的上表面蚀刻形成有偶极子上臂(20),下表面蚀刻形成有偶极子下臂(30)和与所述偶极子下臂(30)连接的天线底面地板(40);所述偶极子上臂(20)与天线底面地板(40)通过同轴线的内外芯连接馈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小型化5G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PCB板(10),所述天线PCB板(10)的上表面蚀刻形成有偶极子上臂(20),下表面蚀刻形成有偶极子下臂(30)和与所述偶极子下臂(30)连接的天线底面地板(40);所述偶极子上臂(20)与天线底面地板(40)通过同轴线的内外芯连接馈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小型化5G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子上臂(20)包括上臂第一外圆(21)、上臂第二外圆(22)、上臂传输线(23)、上臂第一转换段(24)和上臂第二转换段(25);所述上臂第一外圆(21)左侧与上臂第二外圆(22)相交,右侧与上臂传输线(23)连接,且所述上臂传输线(23)依次与上臂第一转换段(24)和上臂第二转换段(25)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小型化5G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第一外圆(21)内设置有上臂第一外圆挖孔(211),上臂第二外圆(22)内设置有上臂第二外圆挖孔(221),所述上臂第一外圆挖孔(211)与上臂第二外圆挖孔(221)外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带小型化5G毫米波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子下臂(30)包括下臂第一外圆(31)、下臂第二外圆(32)和下臂传输线(33),所述下臂第一外圆(31)右侧与下臂第二外圆(32)相交,左侧与下臂传输线(33)连接,且所述下臂传输线(33)与所述上臂传输线(23)处于同一轴线投影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鸣明,赵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