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VDF薄膜的热电池激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4072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2:53
基于PVDF薄膜热电池的激活装置,包括PVDF薄膜、电极、电点火头、绝缘层、绝缘导线、重力块、引燃条、单体电池、壳体、电池电极、导线;壳体上层设置有单体电池,单体电池上端与电池电极相连接,单体电池外侧设置及底端设置有引燃条;壳体下层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重力块、绝缘层、电极和PVDF薄膜;重力块中间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部设置有电点火头,上层与下层之间设置有隔层,隔层的中间设置有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PVDF薄膜作为激活能源,占用空间小,满足热电池的微小型化要求;激活时间短,激活可靠性高达99.5%以上,可靠性好;PVDF薄膜质地柔软,重量轻,作为激活能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VDF薄膜的热电池激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引信、导弹及航空航天热电池
,具体涉及基于PVDF薄膜的热电池激活装置。
技术介绍
热电池是靠加热激活的电池,常温下热电池内部的电解质是不导电的固体,使用时利用激活装置(电点活头或撞针激发火帽)点燃电池内引燃纸,使电池内部电解质迅速升温熔化并导电,电池被激活,同时输出电能。目前,国内热电池的主要激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电激活,即使用外电源引爆电点火头发火,引燃加热片激活热电池;另一种是机械激活,即使用机械能使火帽发火引燃加热片激活热电池。电激活需要外加机械发电机等外部电源装置,而机械激活需要在电池底端设计火帽盂装入火帽,另需外加击针,弹簧,导向筒等部件。以上两种现有激活方式的缺点在于:(1)电激活与机械激活都是通过火工品点燃引燃纸再点燃加热片,该过程各种材料燃烧速度慢,激活时间较长,最快也需要0.3s以上,无法满足特殊性能武器要求;(2)以上两种激活方式均需要另外附加其他装置,体积较大,占用弹内空间大,不利于实现热电池的小型化;(3)附加激活装置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PVDF(PolyvinylideneFluoride,简称PV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PVDF薄膜的热电池激活装置

【技术保护点】
基于PVDF薄膜的热电池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VDF薄膜(1)、电极(2)、绝缘导线(3)、绝缘层(4)、电点火头、(5)重力块(6)、引燃条(7)、单体电池(8)、壳体(9)、电池电极(10);所述壳体(9)设置为圆柱体,壳体(9)设置为电池上层(11)和电池下层(12),上下层中间设置有电池隔层(13),电池隔层(13)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电池上层(11)内部设置有单体电池(8),所述单体电池(8)的顶端与电池电极(10)相连,所述单体电池(8)与上层壳体内侧壁之间、单体电池(8)与电池隔层(13)之间均设置有引燃条(7);所述电池下层(12)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重力块(6)、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PVDF薄膜的热电池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VDF薄膜(1)、电极(2)、绝缘导线(3)、绝缘层(4)、电点火头、(5)重力块(6)、引燃条(7)、单体电池(8)、壳体(9)、电池电极(10);所述壳体(9)设置为圆柱体,壳体(9)设置为电池上层(11)和电池下层(12),上下层中间设置有电池隔层(13),电池隔层(13)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电池上层(11)内部设置有单体电池(8),所述单体电池(8)的顶端与电池电极(10)相连,所述单体电池(8)与上层壳体内侧壁之间、单体电池(8)与电池隔层(13)之间均设置有引燃条(7);所述电池下层(12)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重力块(6)、绝缘层(4)、电极(2)和PVDF薄膜(1);所述重力块(6)设置为圆柱形,且中间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直径与电池隔层(13)中间圆孔直径相同;电点火头(5)通过绝缘导线(3)分别与两个电极(2)串联连接;两个电极(2)之间设置有PVDF薄膜(1);所述电极(2)与绝缘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恩凌韩雅菲王睿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