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97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1:44
公开了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装置。提供使用简单结构防止串扰发生的OLED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其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各像素电路包括有机发光元件;控制单元,在第一时间段将电位施加于像素电路并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控制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施加单元,在第二时间段开始前,施加小于或等于有机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电压,在第二时间段中,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内部电容,当控制单元控制有机发光元件不发光时在显示图像要被更新的竖向扫描时间段,内部电容维持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位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有机电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电场发光显示装置通过使用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这三色的有机发光元件来分别显示彩色图像。在以下示出的说明中,可能将有机电场发光记载为有机电致发光(EL)。存在本来应该处于非发光状态的有机发光元件发光的串扰现象的情况。在以下示出的说明中,将该串扰现象记载为串扰。在发生串扰的情况下,产生由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显示的图像模糊导致分辨率下降、与原本要显示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出现、或者对比度下降等问题。这种串扰可能不仅在基于黑显示数据的非发光状态的有机发光元件中产生,而且还在基于接近黑色的显示数据的低亮度发光状态的有机发光元件中产生。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2-155953(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118182(以下,称作专利文献2)、以及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4-197466(以下,称作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在各有机发光元件的周围设置设定为低电位的串扰防止电极来防止串扰的OLED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各OLED显示装置在各有机发光元件的周围包括串扰防止电极。由于该电极,各有机发光元件的结构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个方面,可提供使用简单的结构防止串扰发生的显示装置。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包括具有通过流经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电流而发光的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控制所述电流的控制元件;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第一时间段将根据图像信号的电位施加于所述像素电路并且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通过所述控制元件基于所述电位来控制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以及施加单元,所述施加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开始之前,将小于或等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电压施加于所述阳极电极。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内部电容,当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有机发光元件不发光时在显示图像被更新的竖向扫描时间段,所述内部电容将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阴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维持在小于或等于阈值电压的电压,所述阳极电极的电位由所述施加单元施加。应该理解的是,上面的概述和下面的详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方面,能够提供使用简单的结构防止串扰发生的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装置的外观图;图2是示出显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图3是示出驱动IC的结构的图;图4是示出有机发光元件的配置的说明图;图5是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8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9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0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1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3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4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5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6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7是示出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8是示出使一个有机发光元件发光的电路的电路图;图19是示出驱动TFT的输出特性的说明图;图20是示出像素电路和施加单元的操作的时序图;图21是示出施加单元的操作的剖视示意图;图2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有机发光元件的配置的说明图;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3的有机发光元件的配置的说明图;图24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4的有机发光元件的配置的说明图;图2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有机发光元件的配置的说明图;图26是示出使实施方式6的一个有机发光元件发光的电路的电路图;图27是示出使实施方式7的一个有机发光元件发光的电路的电路图;图28是示出使实施方式8的一个有机发光元件发光的电路的电路图;图29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8的像素电路和施加单元的操作的时序图;图30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9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3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9的驱动IC的结构的图;图32是根据实施方式10的显示装置10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33是根据实施方式11的电子设备的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为了明确元件之间的关系并防止元件之间的混淆,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给出“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因此,序数词不用于限制元件的数量。图1是显示装置10的外观图。图1是从显示装置10的前侧、即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侧观察到的图。显示装置10是显示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的装置。显示装置10被组入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例子包括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平板终端、个人计算机(PC)、电视机等。在以下示出的说明中,将使用在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前、后、左、右、上和下方向。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是OLED显示面板。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具有纵长矩形形状,通过沿竖直方向扫描设于水平方向的扫描线来显示图像。显示装置10包括矩形薄膜晶体管(TFT)基板11和柔性印刷电路(FPC)12。TFT基板11是由玻璃制成的基板。在基板的一个面上,通过半导体的制造工序形成有各种电路和连接端子。在此,将对半导体的制造工序的特征进行说明。集成电路(IC)等半导体集成电路通过对玻璃基板或硅基板等平板的表面重复制膜、显影、微量元素注入等的处理来制造。适于各处理的制造装置可在市场获得,并且能够通过纳米级的定位精度和纳米级的尺寸精度执行各工序。制造装置重复用于控制膜质和装置性能的改善的热退火工序、利用向氢氟酸等反应性高的液体或腐蚀性气体的浸渍的加工工序。在下文中,将具有这种特征的半导体的制造工序称作半导体工艺。FPC12是与形成于TFT基板11中的连接端子连接的柔性基板。在FPC12中,安装有与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接器。显示装置10从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经由安装于FPC12的连接器获得图像信号。在TFT基板11的中央部设有矩形的显示单元30。在显示单元30中,规则地排列有多个有机发光元件31(参照图4)。后面将对显示单元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公共阴极电极19设置为覆盖显示单元30的顶面。阴极电极19是例如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性墨水或者石墨烯制成的透明电极。沿着TFT基板11的四边,通过半导体工艺,形成有发射控制驱动器14、施加单元15、扫描驱动器16以及保护电路17。以下,将对这种半导体电路进行概略说明。发射控制驱动器14沿着TFT基板11的右边形成。发射控制驱动器14是基于经由FPC12获得的图像信号来控制显示单元30内设置的各有机发光元件31的发光时间的电路。施加单元15沿着TFT基板11的下边形成。下面将详细描述施加单元15。扫描驱动器16沿TFT基板11的左边形成。扫描驱动器16是基于经由FPC12获得的图像信号来选择并驱动显示单元30的扫描线的电路。保护电路17是防止由于静电放电等引起的显示面板的损坏的电路。显示单元30、发射控制驱动器14、扫描驱动器16以及保护电路17的前侧被密封板21覆盖。密封板21是具有矩形形状的透明的玻璃板。沿密封板21的四边设置密闭部25。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包括具有通过流经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电流而发光的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控制所述电流的控制元件;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第一时间段将根据图像信号的电位施加于所述像素电路并且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通过所述控制元件基于所述电位来控制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以及施加单元,所述施加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开始之前,将小于或等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电压施加于所述阳极电极,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内部电容,当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有机发光元件不发光时在显示图像要被更新的竖向扫描时间段,所述内部电容将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阴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维持在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电压的电压,所述阳极电极的电位由所述施加单元施加。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11 JP 2015-221413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包括具有通过流经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电流而发光的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控制所述电流的控制元件;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第一时间段将根据图像信号的电位施加于所述像素电路并且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通过所述控制元件基于所述电位来控制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以及施加单元,所述施加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开始之前,将小于或等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电压施加于所述阳极电极,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内部电容,当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有机发光元件不发光时在显示图像要被更新的竖向扫描时间段,所述内部电容将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阴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维持在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电压的电压,所述阳极电极的电位由所述施加单元施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施加单元将比所述阴极电极的电位低的电位施加于所述阳极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施加单元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前的时间段中将电位施加于所述阳极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对多个有机发光元件共同设置的公共层,其中,层叠所述阴极电极、所述发光层、所述公共层以及所述阳极电极,其中,所述公共层将经由所述阳极电极供给的空穴注入到所述发光层,其中,所述阴极电极针对多个有机发光元件共同设置,其中,所述阳极电极连接到所述控制元件,以及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以预定的间隔配置成矩阵图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所述内部电容比将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一个画面的时间段除以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和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相邻的一个有机发光元件之间的所述公共层的电阻值得到的值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所述内部电容比将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一个画面的时间段除以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和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相邻的多个有机发光元件之间的所述公共层的电阻值组合得到的合成电阻值得到的值大。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矩形形状,以及所述施加单元在控制亮度的信号从所述控制单元输入到沿着扫描线的有机发光元件组之后,在控制亮度的信号从所述控制单元输入到沿着下一扫描线的有机发光元件组之前,对沿着所述下一扫描线的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组的所述阳极电极施加电位。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形状具有至少四个边,以及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配置、所述公共层的厚度以及所述内部电容满足式(1),其中,ρ是所述公共层的电阻率,T是第一有机发光元件和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相邻的第二有机发光元件之间的所述公共层的厚度,D是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W是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相对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彼此相对的部分的长度,Coled是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内部电容,Fr是所述显示图像要被更新的竖向扫描时间段。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形状具有至少四个边,以及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配置、所述公共层的厚度以及所述内部电容满足式(2),其中,n是1至4的整数,ρn是第一有机发光元件和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第n边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相邻的第n个有机发光元件之间的所述公共层的电阻率,Tn是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和所述第n个有机发光元件之间的所述公共层的厚度,Dn是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第n边和所述第n个有机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Wn是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第n边和所述第n个有机发光元件的与所述第n边相对的边彼此相对的部分的长度,Coled是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内部电容,Fr是所述显示图像要被更新的竖向扫描时间段。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形状具有至少四个边,以及其中,所述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枝洋二郎野中义弘高取宪一
申请(专利权)人: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