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917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包括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动机,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开/合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解析并验证开/合锁信息,并在验证成功后驱动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处理后,由电动机完成开/合锁,同时在完成开/合锁后,所述控制模块还将智能电子锁开启或关闭的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递至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讯模块,通过简单的短信息发送和接受即可实现智能锁的开合,实现对门锁的远程控制,方便快捷,安全性能也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锁,特别涉及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
技术介绍
智能门,是指在传统的防盗安全门的基础上,通过新兴的技术手段和物联网概念,以智能系统主机为载体,在传统防盗安全门的功能上,实现诸多智能化功能的防盗门。电子门锁作为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其采用电子原件和机械系统相结合的结构,控制部分使用电子电路,执行机构使用电动机和锁体,与传统的机械门锁相比,其具有保密性强、安全性高、不用机械钥匙、使用方便等特点。而随着各国不断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锁具上,市场上出现了密码锁、指纹识别锁、语音识别锁等智能电子门锁。但这些锁都无法与外界进行通讯,使户主在外时无法获知家里门锁的情况,也无法对门锁进行远程控制,给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可实现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智能开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包括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动机,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开/合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解析并验证开/合锁信息,并在验证成功后驱动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处理后,由电动机完成开/合锁,同时在完成开/合锁后,所述控制模块还将智能电子锁开启或关闭的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递至移动终端。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PD6/UART3_RX端、PD5/UART3_TX端和PB2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PA1端和PA2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MOS管和SIM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B2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也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GSM芯片的PWRKEY端,所述GSM芯片的SIM_DATA端连接所述SIN卡的I/O端,所述GSM芯片的SIM_RST端连接所述SIM卡的RST端,所述GSM芯片的SIM_CLK端连接所述SIM卡的CLK端,所述GSM芯片的SIM_VDD端连接所述SIM卡的VCC端,所述GSM芯片的RXD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D6/UART3_RX端,所述GSM芯片的TXD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D5/UART3_TX端。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一组合场效应管、第二组合场效应管、第三电阻、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A1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场效应管的G2_N端,所述第一组合场效应管的S1_P端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一组合场效应管的G1_P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同时连接所述第二组合场效应管的2个D2_N端和2个D2_P端,也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二组合场效应管的G1_P端通过所述第十电阻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场效应管的2个D2_N端和2个D2_P端,也通过所述第九电阻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二组合场效应管的S1_P端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二组合场效应管的G2_N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第五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控制芯片的PA2端。所述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中,所述智能电子锁还包括用于与外部遥控器进行无线通信的遥控模块,所述智能电子锁还通过所述遥控器控制进行开/合锁。具体的,所述遥控模块包括收发芯片、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所述收发芯片的SDI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C6端,所述收发芯片的SDO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C7端,所述收发芯片的SCLK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C5端,所述收发芯片的NIRQ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D2端,所述收发芯片的RXN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连接天线。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8S208S8。优选的,所述GSM芯片的型号为M26_GSM。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合场效应管和第二组合场效应管的型号均为AO4616。优选的,所述收发芯片的型号为SI445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包括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动机,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开/合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解析并验证开/合锁信息,并在验证成功后驱动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处理后,由电动机完成开/合锁,同时在完成开/合锁后,所述控制模块还将智能电子锁开启或关闭的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递至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讯模块,通过简单的短信息发送和接受即可实现智能锁的开合,实现对门锁的远程控制,方便快捷,安全性能也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中,所述控制模块和遥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中,所述通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包括通讯模块10、控制模块20、电源管理模块30和电动机40,所述通讯模块10用于实现智能锁与外部移动终端的通信,所述控制模块20用于解析并验证开/合锁信息,并驱动所述电源管理模块30,并将智能锁开启或关闭的信息通过通讯模块10传递给移动终端,所述电源管理模块30用于对电动机40的驱动电源进行处理,所述电动机40用于完成开/合锁。具体来说,所述通讯模块10与外部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所述通讯模块10还与所述控制模块20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同时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30,所述电源管理模块30连接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具体实施时,所述通讯模块10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开/合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20,所述控制模块20解析并验证开/合锁信息,并在验证成功后驱动电源管理模块30对电源进行处理后,由电动机40完成开/合锁,同时在完成开/合锁后,所述控制模块20还将智能电子锁开启或关闭的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10传递至移动终端。请参阅图2,所述控制模块20包括控制芯片U1,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8S208S8,是集解析、控制和存储功能于一体的高性能单片机。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芯片U1的PD6/UART3_RX端、PD5/UAR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子锁包括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动机,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开/合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解析并验证开/合锁信息,并在验证成功后驱动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处理后,由电动机完成开/合锁,同时在完成开/合锁后,所述控制模块还将智能电子锁开启或关闭的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递至移动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子锁包括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动机,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开/合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解析并验证开/合锁信息,并在验证成功后驱动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源进行处理后,由电动机完成开/合锁,同时在完成开/合锁后,所述控制模块还将智能电子锁开启或关闭的信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递至移动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PD6/UART3_RX端、PD5/UART3_TX端和PB2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PA1端和PA2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MOS管和SIM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B2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也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GSM芯片的PWRKEY端,所述GSM芯片的SIM_DATA端连接所述SIN卡的I/O端,所述GSM芯片的SIM_RST端连接所述SIM卡的RST端,所述GSM芯片的SIM_CLK端连接所述SIM卡的CLK端,所述GSM芯片的SIM_VDD端连接所述SIM卡的VCC端,所述GSM芯片的RXD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D6/UART3_RX端,所述GSM芯片的TXD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D5/UART3_TX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SM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一组合场效应管、第二组合场效应管、第三电阻、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A1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康佳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