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包括:若干薄膜传感器;使相邻两薄膜传感器连接起来的中部连接器;终端连接器,终端连接器的一端与最后一段的薄膜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信号线缆与控制器连接;薄膜传感器包括基膜层,在基膜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上导电线路和下导电线路,在基膜层的上表面通过涂胶层设置有功能膜层,功能膜层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上导电线路对应的通孔,在功能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膜,在基膜层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薄膜层和胶黏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检测有机液体的漏液情况,而且反应时间比现有技术的反应时间快。再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根据现场工况布置传感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漏液传感器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液体漏液传感器,其中包括对水、油及其他化工类液体介质的检测传感,最常用的有线缆型漏液检测传感器和薄膜型漏液检测传感器。目前的线缆型漏液检测传感器存在以下缺点:(1)线缆型漏液传感器十分昂贵;(2)长度从出厂时即设定好,无法进行随意更改,从而限制了使用的选择,固定的长度会造成使用不精确或者一定程度的浪费;(3)线缆型漏液检测传感器安装需要额外的安装支架,安装麻烦且增加了安装成本。而薄膜型漏液检测传感器具有成本低、方便安装等优点,其较为常用。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的薄膜型漏液检测传感器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下粘附层2、基膜层3和上保护膜层4,基膜层3的上面形成有导电线路5、6。而现有的薄膜型漏液检测传感器的导电线路一般采用可导电油墨或银化合物油墨进行印制而成,其对于有机液体的反应时间比较慢,不利于及时反映漏液情况。再者,目前的薄膜型漏液检测传感器的两条导电线路5、6设置在基膜层的同一侧表面上,使得两条导电线路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导通,降低了整个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另外,目前的检测系统不利于根据现场的工况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包括:若干薄膜传感器;使相邻两薄膜传感器连接起来的中部连接器;终端连接器,所述终端连接器的一端与最后一段的薄膜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信号线缆与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传感器包括基膜层,在所述基膜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上导电线路和下导电线路,在所述基膜层的上表面通过涂胶层设置有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上导电线路对应的通孔,在所述功能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膜,在所述基膜层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薄膜层和胶黏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线路和下导电线路均为导电油墨涂层,所述导电油墨涂层包含:粒径大小为1-100nm的导电银粉、铜粉、金粉、石墨、炭黑、碳素纤维、镍粉等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占比重为5-50%;助剂为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其单体分子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甲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占有比重为10-50%;溶剂为甲基乙基酮、甲苯、乙酸乙酯、丙二醇单酯、醚系列、苯、甲基叔丁基甲酮、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异丙醇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占比重为10-6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油墨涂层的各个组分所占重量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油墨涂层的各个组分所占重量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油墨涂层的各个组分所占重量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电油墨涂层的涂层厚度是烘干后0.2μm-10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涂胶层的粘度为10cps-30000cps。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涂胶层厚度为烘干后0.2μm-10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部连接器为跨接连接器或直角连接器,所述跨接连接器包括一对接头体,每一所述接头体具有至少一对电极触脚,所述接头体包括塑料包覆层,所述至少一对电极触脚的底部通过注塑形成用于供薄膜传感器的端部插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还设置有将薄膜传感器的端部压在所述至少一对电极触脚上的压板,所述一对接头体之间通过分别与所述至少一对电极触脚导通的电线连接;所述直角连接器包括呈L型结构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一对电极触脚,所述电路板的外围设置有塑料包覆层,所述至少一对电极触脚的底部通过注塑形成用于供薄膜传感器的端部插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还设置有将薄膜传感器的端部压在所述至少一对电极触脚上的压板。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检测有机液体的漏液情况,而且反应时间比现有技术的反应时间快,检测精度高,检测类型也全面,能够检测出乙酸、丁酮、汽油、液压油、柴油、航空油、异丙醇、机油等有机液体。再者,本专利技术还能根据现场工况布置传感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的薄膜传感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图1组装后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薄膜传感器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图3组装后的横向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跨接连接器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A向视图。图9是图7的B向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直角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A向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结合图5至图12所示的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1000,包括薄膜传感器10、中部连接器、终端连接器500和控制器700,中部连接器使相邻两薄膜传感器10连接起来,终端连接器500的一端与最后一段的薄膜传感器1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信号线缆600与控制器700连接,薄膜传感器10为如上述所述的有机液体漏液检测薄膜传感器。参见图3和图4所示的有机液体漏液检测薄膜传感器10,包括基膜层20,在基膜层20的上表面21和下表面22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上导电线路11和下导电线路12,防止了两条导电线路相互导通,提高了整个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在基膜层20的上表面21通过涂胶层32设置有功能膜层30,功能膜层30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上导电线路11对应的通孔31,在功能膜层30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膜40,在基膜层20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薄膜层50和胶黏层60。本专利技术中的上导电线路11和下导电线路12均为导电油墨涂层,导电油墨涂层包含:粒径大小为1-100nm的导电银粉、铜粉、金粉、石墨、炭黑、碳素纤维、镍粉等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占比重为5-50%;助剂为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其单体分子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甲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占有比重为10-50%;溶剂为甲基乙基酮、甲苯、乙酸乙酯、丙二醇单酯、醚系列、苯、甲基叔丁基甲酮、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异丙醇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占比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包括:若干薄膜传感器;使相邻两薄膜传感器连接起来的中部连接器;终端连接器,所述终端连接器的一端与最后一段的薄膜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信号线缆与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传感器包括基膜层,在所述基膜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上导电线路和下导电线路,在所述基膜层的上表面通过涂胶层设置有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上导电线路对应的通孔,在所述功能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膜,在所述基膜层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薄膜层和胶黏层。
【技术特征摘要】
1.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包括:若干薄膜传感器;使相邻两薄膜传感器连接起来的中部连接器;终端连接器,所述终端连接器的一端与最后一段的薄膜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信号线缆与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传感器包括基膜层,在所述基膜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上导电线路和下导电线路,在所述基膜层的上表面通过涂胶层设置有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上导电线路对应的通孔,在所述功能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膜,在所述基膜层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薄膜层和胶黏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线路和下导电线路均为导电油墨涂层,所述导电油墨涂层包含:粒径大小为1-100nm的导电银粉、铜粉、金粉、石墨、炭黑、碳素纤维、镍粉等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占比重为5-50%;助剂为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其单体分子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甲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占有比重为10-50%;溶剂为甲基乙基酮、甲苯、乙酸乙酯、丙二醇单酯、醚系列、苯、甲基叔丁基甲酮、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异丙醇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占比重为10-6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油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哲,
申请(专利权)人:柳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