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465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包括黑体辐射源、可调光阑机构、小反射镜、挡光板、离轴镜等组成的红外光学系统箱,为测试提高模拟红外目标源;横臂梁、左转轴、配重块、机箱、俯仰位置编码器、俯仰伺服电机、俯仰减速器、俯仰联轴器右转轴等组成的俯仰机构,实现系统俯仰方向-30°~+30°范围内转动;支承架、铰链、转盘、方位位置编码器、方位伺服电机、方位减速器、方位联轴器、方位传动轴、转盘支撑机构、底座筒等组成的方位机构,实现系统水平方向-30°~+30°范围内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引头测试
,特别是一种红外热源转台装置。
技术介绍
红外制导有精度高、隐蔽性好、抗干扰性能强等优点,因此在空空导弹中应用十分广泛,利用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能量引导导弹自动跟踪,能否有效的击中目标,关键在于导引头的捕获目标信号的能力,因此导弹在制造完成投入使用前对导引头的性能进行综合测试,根据红外制导系统原理,在实验室设计建立了一台红外热源转台系统,为导引头测试提供模拟目标源空中飞行的稳定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方便、快捷地测试导引头的捕获目标信号的能力。一种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包括红外光学系统箱、横臂梁、支承架、方位位置编码器、转盘、底座筒、铰链、支架、机箱、左转轴轴承、左转轴、俯仰位置编码器、方位传动轴、右转轴、俯仰联轴器、俯仰减速器、俯仰伺服电机、方位联轴器、方位减速器、方位伺服电机。支承架通过铰链设置在转盘上,转盘设置在底座筒上且在底座筒上转动,横臂梁设置两条且相互平行且分别通过左转轴、右转轴与支承架连接,红外光学系统箱设置于两条横臂梁之间,左转轴通过左转轴轴承设置在支承架上,俯仰位置编码器设置在左转轴上,右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承架了解,另一端设置在俯仰联轴器上,俯仰联轴器与俯仰减速器连接,俯仰减速器与俯仰伺服电机连接,方位位置编码器设置在支架上,方位传动轴一端与支承架通过轴承连接,方位传动轴另一端与方位联轴器连接,方位联轴器与方位减速器连接,方位减速器与方位伺服电机连接,机箱设置在支承架上。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系统俯仰方向-30°~+30°范围内转动;支承架、铰链、转盘、方位位置编码器、方位伺服电机、方位减速器、方位联轴器、方位传动轴、转盘支撑机构、底座筒等组成的方位机构,实现系统水平方向-30°~+30°范围内转动。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主视图,图1(b)为剖视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红外光学系统箱结构示意图,图2(b)和图2(c)为挡光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调光阑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盘支撑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a)(b),一种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包括红外光学系统箱1、横臂梁2、支承架4、方位位置编码器5、转盘6、底座筒7、铰链9、支架10、机箱12、左转轴轴承13、左转轴14、俯仰位置编码器15、方位传动轴16、右转轴17、俯仰联轴器18、俯仰减速器19、俯仰伺服电机20、方位联轴器21、方位减速器22、方位伺服电机23。支承架4通过铰链9设置在转盘6上,转盘6设置在底座筒7上且在底座筒7上转动,横臂梁2设置两条且相互平行且分别通过左转轴14、右转轴17与支承架4连接,红外光学系统箱1设置于两条横臂梁2之间,左转轴14通过左转轴轴承13设置在支承架4上,俯仰位置编码器15设置在左转轴14上,右转轴17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承架4了解,另一端设置在俯仰联轴器18上,俯仰联轴器18与俯仰减速器19连接,俯仰减速器19与俯仰伺服电机20连接,方位位置编码器5设置在支架10上,方位传动轴16一端与支承架4通过轴承连接,方位传动轴16另一端与方位联轴器21连接,方位联轴器21与方位减速器22连接,方位减速器22与方位伺服电机23连接,机箱12设置在支承架4上。配重块3使俯仰机构达到平衡状态;方位位置编码器5装在支架10上,反馈水平方向运动情况,螺纹推杆11增加支承架的强度;俯仰伺服电机20连接俯仰减速器19,俯仰减速器19连接俯仰联轴器18,俯仰联轴器18连接右转轴17,右转轴17带动横臂梁2在俯仰方向-30°~+30°范围内转动;俯仰位置编码器15反馈系统竖直方向运动情况,方位伺服电机23连接方位减速器22,方位减速器22连接方位联轴器21,方位联轴器21连接方位传动轴16,方位传动轴16带动转盘6水平方向-30°~+30°范围内转动;转动转盘支撑机构8装在底座筒7,对转盘6进行支撑和限位。结合图2(a)(b)(c),红外光学系统箱1包括黑体辐射源1-2为系统提供不同档位、不同能量的红外辐射源,通过可调光阑机构1-1形成点光源和调节光源大小、能量级,出来的点光源经过小反射镜1-7、挡光板1-3、挡光板1-4、离轴镜1-5、大反射镜1-6、将点光源转换为平行光源,从出光口出射。结合图3,可调光阑机构1-1包括滤光片1-1-1、固定架1-1-3、旋转光阑盘1-1-2可以控制不同大小和能量级的点光源。结合图4,转盘支撑机构8包括限位柱8-2固定在底盘8-1上,通过限位柱8-2限制转盘6水平方向-30°~+30°范围内的转动、球座盖8-3、滚珠8-4、球座8-5构成滚珠支承球座,降低了方位机构转盘和底座筒之间的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光学系统箱(1)、横臂梁(2)、支承架(4)、方位位置编码器(5)、转盘(6)、底座筒(7)、铰链(9)、支架(10)、机箱(12)、左转轴轴承(13)、左转轴(14)、俯仰位置编码器(15)、方位传动轴(16)、右转轴(17)、俯仰联轴器(18)、俯仰减速器(19)、俯仰伺服电机(20)、方位联轴器(21)、方位减速器(22)、方位伺服电机(23);其中支承架(4)通过铰链(9)设置在转盘(6)上,转盘(6)设置在底座筒(7)上且在底座筒(7)上转动,横臂梁(2)设置两条且相互平行且分别通过左转轴(14)、右转轴(17)与支承架(4)连接,红外光学系统箱(1)设置于两条横臂梁(2)之间,左转轴(14)通过左转轴轴承(13)设置在支承架(4)上,俯仰位置编码器(15)设置在左转轴(14)上,右转轴(17)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承架(4)了解,另一端设置在俯仰联轴器(18)上,俯仰联轴器(18)与俯仰减速器(19)连接,俯仰减速器(19)与俯仰伺服电机(20)连接,方位位置编码器(5)设置在支架(10)上,方位传动轴(16)一端与支承架(4)通过轴承连接,方位传动轴(16)另一端与方位联轴器(21)连接,方位联轴器(21)与方位减速器(22)连接,方位减速器(22)与方位伺服电机(23)连接,机箱(12)设置在支承架(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引头测试的红外热源转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光学系统箱(1)、横臂梁(2)、支承架(4)、方位位置编码器(5)、转盘(6)、底座筒(7)、铰链(9)、支架(10)、机箱(12)、左转轴轴承(13)、左转轴(14)、俯仰位置编码器(15)、方位传动轴(16)、右转轴(17)、俯仰联轴器(18)、俯仰减速器(19)、俯仰伺服电机(20)、方位联轴器(21)、方位减速器(22)、方位伺服电机(23);其中支承架(4)通过铰链(9)设置在转盘(6)上,转盘(6)设置在底座筒(7)上且在底座筒(7)上转动,横臂梁(2)设置两条且相互平行且分别通过左转轴(14)、右转轴(17)与支承架(4)连接,红外光学系统箱(1)设置于两条横臂梁(2)之间,左转轴(14)通过左转轴轴承(13)设置在支承架(4)上,俯仰位置编码器(15)设置在左转轴(14)上,右转轴(17)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承架(4)了解,另一端设置在俯仰联轴器(18)上,俯仰联轴器(18)与俯仰减速器(19)连接,俯仰减速器(19)与俯仰伺服电机(20)连接,方位位置编码器(5)设置在支架(10)上,方位传动轴(16)一端与支承架(4)通过轴承连接,方位传动轴(16)另一端与方位联轴器(21)连接,方位联轴器(21)与方位减速器(22)连接,方位减速器(22)与方位伺服电机(23)连接,机箱(12)设置在支承架(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系统箱(1)包括黑体辐射源(1-2)为系统提供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亚峰任桃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