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885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包括基架(1),基架(1)上设有设有横梁驱动装置(3),横梁驱动装置(3)与旋转横梁(4)连接,旋转横梁(4)上设有直线滑台(5),直线滑台(5)与随动机构(6)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测试精度高的特点。

An angular position simulator for target sp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arget space angle position simulator. The frame comprises a base frame (1), (1)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3)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beam, beam drive device (3) and a rotating beam (4) connected to a rotating beam (4)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 slide (5), (5) and (6) connect the servo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testing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导引头测试的实验平台,特别是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
技术介绍
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的空间特性是反映导引头所要探测和跟踪的目标的角位置,它包含了目标的运动特性和位置特性。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主要用于导弹制导控制系统使用的引导头的视线角速度参数的测试,视线角速度的测试需要模拟目标空间角位置的变化,因此在导引头测试中,必须用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来实现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目前主要使用的模拟器主要采用直角坐标系标识随动机构上的感应器的位置;该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2)精度低;随动机构设置在两根支撑导向梁上(一根为横坐标,另一根为纵坐标),测试时随动机构沿两根支撑导向梁运动到达预设位置,两根支撑导向梁较长(一般有4米),容易发生变形,这时就存在两个变形因素,其补偿算法较为复杂,测试误差也较大,进而降低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测试精度高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包括基架,基架上设有设有横梁驱动装置,横梁驱动装置与旋转横梁连接,旋转横梁上设有直线滑台,直线滑台与随动机构连接。前述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中,所述的基架上还设有环形支架,环形支架上设有制动环,制动环经刹车装置与旋转横梁连接。前述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中,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片,刹车片与驱动气缸连接,驱动气缸与旋转横梁连接。前述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中,所述的直线滑台包括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从动带轮和直线驱动电机,从动带轮和直线驱动电机间连接有同步带,同步带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带体,其中一条带体上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经直线滑块与直线导轨连接。前述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中,所述的随动机构包括随动支撑台,随动支撑台与轴承座连接,轴承座上方连接有旋转架,下方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的旋转架上连接有感应器固定架,感应器固定架与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随动支撑台还与连接块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基架上设置横梁驱动装置,横梁驱动装置连接旋转横梁,在旋转横梁上设置直线滑台,直线滑台与随动机构连接;通过该结构取代了传统的直角坐标系的双导柱结构,进而使结构更加简单。本技术通过旋转横梁的旋转和随动机构沿直线滑台滑动的符合运动构成一个极坐标系,通过该结构,替代了传统的直角坐标系;因本技术的极坐标系中只采用了一根支撑导向梁(即旋转横梁),所以就减少了一个变形因素,从而简化了补偿算法,减小了测试误差,继而提高了测试精度。本技术采用同步带驱动随动机构沿直线滑台移动,与直线电机相比,其重复定位精度更高,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精度。本技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架和感应器固定架旋转以调整感应器的姿态,使之能够更好地接收引导头发出的信号,有效提高了模拟器实验平台的灵敏度,进而提高了模拟器实验平台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的主视图;图3是直线滑台与随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实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架,2-环形支架,3-横梁驱动装置,4-旋转横梁,5-直线滑台,6-随动机构,7-制动环,8-刹车装置,9-直线导轨,10-从动带轮11-直线驱动电机,12-同步带,13-连接块,14-直线滑块,15-随动支撑台,16-轴承座,17-旋转架,18-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9-感应器固定架,20-第二旋转驱动机构,21-刹车片,22-驱动气缸,23-引导头,24-感应器,25-模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1。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构成如图1-3所示,包括基架1,基架1上设有设有横梁驱动装置3,横梁驱动装置3与旋转横梁4连接,旋转横梁4上设有直线滑台5,直线滑台5与随动机构6连接。前述的基架1上还设有环形支架2,环形支架2上设有制动环7,制动环7经刹车装置8与旋转横梁4连接。前述的刹车装置8包括刹车片21,刹车片21与驱动气缸22连接,驱动气缸22与旋转横梁4连接。通过该结构,刹车时,驱动气缸22推动刹车片21与制动环7接触实现刹车。前述的直线滑台5包括直线导轨9,直线导轨9的两端分别设有从动带轮10和直线驱动电机11,从动带轮10和直线驱动电机11间连接有同步带12,同步带12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带体,其中一条带体上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经直线滑块14与直线导轨9连接。前述的随动机构6包括随动支撑台15,随动支撑台15与轴承座16连接,轴承座16上方连接有旋转架17,下方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8;所述的旋转架17上连接有感应器固定架19,感应器固定架19与第二旋转驱动机构20连接;所述的随动支撑台15还与连接块13连接。前述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的使用方法为:测试时,将待测试的引导头23固定在距模拟器25(即本技术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一定位置处,将感应器24固定在随动机构6上,具体地,固定在感应器固定架19上,形成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实验平台(如图4所示),此时引导头23发出信号到达预设位置,感应器24在旋转横梁4的旋转和随动机构6沿直线滑台5运动的复合运动下运动到预设位置接收信号,实现测试。前述的旋转横梁4在旋转至预设位置时,刹车装置8的刹车片21与制动环7接触,对旋转横梁4进行制动。前述的随动机构6沿直线滑台5运动为,直线驱动电机11驱动同步带12运动,同步带12带动随动机构6沿直线导轨9运动至预设位置。前述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8驱动旋转架17沿轴承座16中轴线旋转,第二旋转驱动机构20驱动感应器固定架19旋转,上述的两个方向旋转构成复合旋转将感应器旋转至预设位置接受引导头的信号,实现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基架(1)上设有设有横梁驱动装置(3),横梁驱动装置(3)与旋转横梁(4)连接,旋转横梁(4)上设有直线滑台(5),直线滑台(5)与随动机构(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基架(1)上设有设有横梁驱动装置(3),横梁驱动装置(3)与旋转横梁(4)连接,旋转横梁(4)上设有直线滑台(5),直线滑台(5)与随动机构(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架(1)上还设有环形支架(2),环形支架(2)上设有制动环(7),制动环(7)经刹车装置(8)与旋转横梁(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装置(8)包括刹车片(21),刹车片(21)与驱动气缸(22)连接,驱动气缸(22)与旋转横梁(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目标空间角位置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滑台(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波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贵州鑫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