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339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依次经过干燥、还原、燃烧的过程,为主炉体设置辅助炉体的双炉体结构,辅助炉体内通过将热处理和焚烧区域隔离,并且在热处理室内设置辅热机构,从而焚烧区域温度大大提高,并且燃烧效率大大提高,主炉体内未燃烧充分的气体进入辅助炉体的焚烧区域进一步处理,辅助炉体内产生的最终高温尾气返回主炉体内,通过辅热管对主炉体内燃烧层上方的垃圾进行预热,从而一方面大大提高尾气的热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在主炉体和辅助炉体内辅助加热,在垃圾进入燃烧之前提高干燥还原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垃圾的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高速增长,焚烧法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并且占用土地资源最少,然而如焚烧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空气污染严重。垃圾燃烧炉工作时,一方面,炉体顶部开口便于持续向炉内加料,并且垃圾中含有较多复杂组分,使得炉温达不到理想高温,因此垃圾在炉体内自下而上焚烧时,焚烧效率和焚烧速度难以控制,往往造成垃圾燃烧不彻底,能量的热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炉体内垃圾的干燥、热解等过程的处理效果,直接影响最终的焚烧效果,并且燃烧生成的尾气需要后续降温、充分燃烧等进一步处理后才能排出,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主炉体、辅助炉体、送料装置、辅热管、辅热机构;主炉体内设有用于垃圾焚烧的第一炉腔,所述第一炉腔顶部设有第一垃圾进口、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一炉腔底部设有第一排渣口、第一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炉腔侧壁设有废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炉体(1)、辅助炉体(2)、送料装置(8)、辅热管(3)、辅热机构(4);主炉体(1)内设有用于垃圾焚烧的第一炉腔,所述第一炉腔顶部设有第一垃圾进口、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一炉腔底部设有第一排渣口、第一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炉腔侧壁设有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辅热管(3)位于所述第一炉腔内且辅热管(3)两端分别与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连通;辅助炉体(2)内部设有第二炉腔和高温焚烧室(21),所述第二炉腔顶部设有第二垃圾进口且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高温焚烧室(21)侧壁设有进料口、循环气入口和第二尾气出口且底部设有第二空气进气口、第二排渣口,所述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炉体(1)、辅助炉体(2)、送料装置(8)、辅热管(3)、辅热机构(4);主炉体(1)内设有用于垃圾焚烧的第一炉腔,所述第一炉腔顶部设有第一垃圾进口、第一尾气出口,所述第一炉腔底部设有第一排渣口、第一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炉腔侧壁设有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辅热管(3)位于所述第一炉腔内且辅热管(3)两端分别与废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连通;辅助炉体(2)内部设有第二炉腔和高温焚烧室(21),所述第二炉腔顶部设有第二垃圾进口且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高温焚烧室(21)侧壁设有进料口、循环气入口和第二尾气出口且底部设有第二空气进气口、第二排渣口,所述循环气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尾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尾气出口通过管路与废气进气口连通;辅热机构(4)位于所述第二炉腔内用于为所述第二炉腔内的物料加热;送料装置(8)用于将所述出料口的物料送至所述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腔内设有内炉体(5),内炉体(5)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波张文锐魏凌敏舒志强唐武才李启仁李文龙郎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