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36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支撑架用以连接在显示器上。支撑架包括本体、连接部、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本体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连接部设置于本体上且用以连接显示器,第一结合部配置在本体的第一端面,第二结合部配置在本体的第二端面。本体藉由第二结合部结合底座的第三结合部,以与底座组合,第一结合部与第三结合部的结合结构相同。当本体与底座分离时,本体以第二结合部结合于另一支撑架的本体的第一端面的第一结合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通过结合部的设置使得支撑架可与底座进行组合及分离,也可与其他支撑架进行组合及分离,使得支撑架可自由组合及拆卸,节约资源,适用于多屏幕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尤指一种具有结合部的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显示装置包含一个显示屏幕及一个支撑架,显示屏幕装设在支撑架上。当需要更大的显示屏幕时,通常需要再购买新的一组显示装置,分离地配置在原有的显示装置旁边。然而,这样除了需要额外的费用外,还占据更多空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支撑架具有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底座具有第三结合部,通过结合部的设置使得支撑架可与底座进行组合及分离,也可与其他支撑架进行组合及分离,使得支撑架可自由组合及拆卸,节约资源,适用于多屏幕拼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支撑架,用以连接在显示器上,该支撑架包括:本体,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连接部,设置于本体上,且用以连接该显示器;第一结合部,配置在该本体的该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结合部,配置在该本体的该第二端面;其中,该本体藉由该第二结合部结合底座的第三结合部,以与该底座组合,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三结合部的结合结构相同;当该本体与该底座分离时,该本体以该第二结合部结合于另一该支撑架的该本体的该第一端面的该第一结合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本体沿一直线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分别具有相配合的结合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第二结合部包括:突块,突出地配置在该第二端面且具有第一突块侧面;以及第一卡勾部,连接于该突块且突出于该第一突块侧面;该第一结合部包括:凹部,从该第一端面往该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且具有第一侧壁;以及第一卡孔,从该第一侧壁往外延伸;其中,当该本体与该底座分离时,该支撑架的该第一卡勾部用以与该另一支撑架的该第一卡孔卡合。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第一卡勾部包括:第一可挠杆,具有第一固定端及第一自由端,该第一固定端固定在该突块上,该第一自由端从该第一本体侧面露出;以及第一卡勾,配置在该第一可挠杆的该第一固定端与该第一自由端之间,且突出于该第一突块侧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突块具有第二突块侧面,该第二结合部还包括:第二卡勾部,连接于该突块且突出于该第二突块侧面;其中,该凹部还具有第二侧壁以及第二卡孔,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该第二卡孔从该第二侧壁往外延伸;当该本体与该底座分离时,该支撑架的该第二卡勾部用以与该另一支撑架的该第二卡孔卡合。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第二卡勾部包括:第二可挠杆,具有第二固定端及第二自由端,该第二固定端固定于该突块,而该第二自由端从该第二本体侧面露出;以及第二卡勾,配置在该第二可挠杆的该第二固定端与该第二自由端之间,且突出于该第二突块侧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第二结合部包括:突块,具有相对的第三突块侧面;限位块,突出地配置于该第三突块侧面,整个该限位块相对该突块固定;其中,该第一结合部具有凹部及限位孔,该凹部具有第三侧壁,该限位孔从该第三侧壁往外延伸;当该本体与该底座分离时,该限位块用以与该另一支撑架的该限位孔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支撑架还包括:装饰件,包括第四结合部,该第四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的结合结构相同;该装饰件藉由该第四结合部结合于该第一结合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连接部可转动且可滑动地配置于该本体。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该连接部可转动但不可滑动地配置于该本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以及上述所述的支撑架,该支撑架连接在该显示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支撑架用以连接在显示器上,支撑架包括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支撑架藉由第二结合部结合底座的第三结合部以与底座组合,当本体与底座分离时,支撑架藉由第二结合部结合于另一支撑架的第一结合部以与另一支撑架组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通过结合部的设置使得支撑架可与底座进行组合及分离,也可与其他支撑架进行组合及分离,使得支撑架可自由组合及拆卸,节约资源,适用于多屏幕拼接。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2的支撑架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底座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显示装置沿方向5-5’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显示装置100包括两个显示器110及110’、两个支撑架120及120’、底座130及装饰件140。显示器110与显示器110’的种类可相似或相同,且支撑架120与支撑架120’的种类可相似或相同。显示器110、支撑架120及底座130构成第一显示模组,而显示器110’及支撑架120’构成第二显示模组。第一显示模组与第二显示模组可通过支撑架120与支撑架120’相接。最底层的显示模组(如第一显示模组)可通过底座130配置于载体上,如桌面、墙面或地面等。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可还包括相似前述第二显示模组的其它显示模组,以拼接出更大的显示面积。图1的X方向例如是水平方向,Y方向例如是垂直方向,而Z方向垂直于X方向及Y方向。X-Z平面与底座130的底面可大致平行。如图1所示,显示器110连接在支撑架120上。各支撑架120包括本体121及连接部122。连接部122设置于本体121上,以连接显示器110。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22可转动(如绕X轴)且可滑动地(如沿Y轴)配置于本体121。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22可转动(如绕X轴)但不可滑动地配置于本体1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连接部122与本体121的连接及/或运动关系。为了符合各种实务需求,连接部122与本体121可以采用各种合适方式连接。请参照图3~图5,图3为图2的支撑架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底座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显示装置沿方向5-5’的剖视图。各支撑架(120及120’)还包括第一结合部123及第二结合部124。本体12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121e1与第二端面121e2。第一结合部123配置在本体121的第一端面121e1,而第二结合部124配置在本体121的第二端面121e2。第一结合部123与第二结合部124是两个可相配合的结合部。底座130具有类似或相同于第一结合部123的第三结合部131,使本体121可以第二结合部124结合于底座130的第三结合部131。当本体121与底座130分离时,本体121可以第二结合部124结合于另一支撑架120’的第一结合部123。如图3所示,各支撑架120的本体121可沿直线方向延伸,使相接合的多个支撑架120沿直线方向,如沿Y方向排列。换言之,通过多个支撑架120结合的多个显示器110可沿直线方向排列。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多组显示装置100可沿该直线方向的垂直方向排列,如沿X方向排列,使多组显示装置100的多个显示器110沿二维方向排列成一大显示面。如图3所示,第一结合部123包括凹部123r、第一卡孔123a及第二卡孔123b。凹部123r从本体121的第一端面121e1往第二端面121e2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撑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架,用以连接在显示器上,该支撑架包括:本体,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连接部,设置于本体上,且用以连接该显示器;第一结合部,配置在该本体的该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结合部,配置在该本体的该第二端面;其中,该本体藉由该第二结合部结合底座的第三结合部,以与该底座组合,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三结合部的结合结构相同;当该本体与该底座分离时,该本体以该第二结合部结合于另一该支撑架的该本体的该第一端面的该第一结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架,用以连接在显示器上,该支撑架包括:本体,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连接部,设置于本体上,且用以连接该显示器;第一结合部,配置在该本体的该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结合部,配置在该本体的该第二端面;其中,该本体藉由该第二结合部结合底座的第三结合部,以与该底座组合,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三结合部的结合结构相同;当该本体与该底座分离时,该本体以该第二结合部结合于另一该支撑架的该本体的该第一端面的该第一结合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沿一直线方向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分别具有相配合的结合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结合部包括:突块,突出地配置在该第二端面且具有第一突块侧面;以及第一卡勾部,连接于该突块且突出于该第一突块侧面;该第一结合部包括:凹部,从该第一端面往该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且具有第一侧壁;以及第一卡孔,从该第一侧壁往外延伸;其中,当该本体与该底座分离时,该支撑架的该第一卡勾部用以与该另一支撑架的该第一卡孔卡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勾部包括:第一可挠杆,具有第一固定端及第一自由端,该第一固定端固定在该突块上,该第一自由端从该第一本体侧面露出;以及第一卡勾,配置在该第一可挠杆的该第一固定端与该第一自由端之间,且突出于该第一突块侧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突块具有第二突块侧面,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俊黄凯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