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辆振动的馈能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的馈能技术。
技术介绍
在节能环保的大时代条件下,为了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另一个重要措施便是提高对汽车能量的利用效率。为了尽可能发挥燃油产生的“正能量”,让燃油获得更为充分利用,科学家们先后开发出了燃油添加剂、将废热转化为电能的热电材料等,但效果都不理想。而汽车振动的能量十分可观,可以回收利用汽车振动的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目前振动能量采集发电主要有压电式、电磁式和静电式。相比另外两种方式,电磁式具有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特点,是振动能量采集方式中比较理想的。而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装置又可分为直接切割磁感线和转换成电机的转动切割磁感线。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汽车的振动能量,因其能量较大,因此采用电机作为发电装置所得到的能量更佳。据检索,目前已有的汽车震动能量发电装置,如专利号为201420183563.4名称为“一种汽车馈能减振器结构”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包括上工作缸和下工作缸,上工作缸内顶部设有电机,电机底部通过啮合齿轮连接有两个超越离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车辆振动的馈能减震器,包括上缸体(1)、下缸体(21)、传动机构及发电机,上缸体(1)与下缸体(21)之间为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上缸体(1)内壁设有与四个球轴承(4)接触的双螺旋圆弧轨道凹槽;四个球轴承(4)分别固定于两根横轴(3)的两端,横轴(3)中部与方轴(2)连接;方轴(2)下端与阶梯主轴(7)上端固定;阶梯主轴(7)中部设有凸台,其两侧分别布置端面轴承(8),阶梯主轴(7)的下端穿过卸力箱体(6)中心且与端面轴承(8)配合的阶梯通孔,阶梯主轴(7)上端穿过与卸力箱体(6)螺钉连接的端盖(5);靠近卸力箱体(6)下方的阶梯主轴(7)上设有锥齿轮一(10),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辆振动的馈能减震器,包括上缸体(1)、下缸体(21)、传动机构及发电机,上缸体(1)与下缸体(21)之间为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上缸体(1)内壁设有与四个球轴承(4)接触的双螺旋圆弧轨道凹槽;四个球轴承(4)分别固定于两根横轴(3)的两端,横轴(3)中部与方轴(2)连接;方轴(2)下端与阶梯主轴(7)上端固定;阶梯主轴(7)中部设有凸台,其两侧分别布置端面轴承(8),阶梯主轴(7)的下端穿过卸力箱体(6)中心且与端面轴承(8)配合的阶梯通孔,阶梯主轴(7)上端穿过与卸力箱体(6)螺钉连接的端盖(5);靠近卸力箱体(6)下方的阶梯主轴(7)上设有锥齿轮一(10),通过单向轴承一(9)固定,轴套(16)通过单向轴承二(15)与阶梯主轴(7)尾端固定;轴套(16)与锥齿轮二(18)之间设有单向轴承三(17);卸力箱体(6)下部端面的两侧对称设有悬挂的止推支座(11),止推支座(11)内侧与阶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涛,朱鑫,刘浚嘉,张颖,张庆铼,石桃桃,祁孟盂,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