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2203 阅读:4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布置合理且加工工艺简单的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包括与发动机盖内板铰接的副锁钩和固定在水箱横梁上的副锁柱,副锁钩包括角式布置的钩臂和拨臂,铰接轴设置在钩臂和拨臂的交界处,铰接轴的轴芯方向为水平方向布置,钩头位于钩臂下端,钩头指向副锁柱方向设置,钩头向下移动至副锁柱下方并与副锁柱构成锁止和钩头绕着铰接轴在垂直于铰接轴轴芯的面上摆动使得钩头远离副锁柱实现解锁。上述方案中,副锁钩在上下方向移动实现与副锁柱的锁止,充分利用了竖直方向的人机空间,使副锁钩与副锁柱的空间分布合理,同时结构简单、方便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
技术介绍
前机盖锁是保证汽车发动机盖在没有使用者允许的情况下处于闭合状态,并在使用者要求打开的时候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式打开前盖的汽车零件。现有技术中的前机盖锁包括主锁和副锁两道锁,以保证当主锁失效时,副锁仍然可以保证发盖处于闭锁状态。前机盖锁副锁在打开时需要保证一定的人机空间,在汽车的车宽方向上与发盖边缘有一定的距离要求,在整体式前机盖锁无法保证人机空间时,需要进行主锁与副锁分体式布置,这时副锁锁钩需要布置一个独立的前机盖锁副锁锁柱。目前通常采用几字形锁扣与圆柱形锁柱两种,但是几字形锁扣在汽车车宽方向上的空间无法满足布置的时候,无法使用;圆柱形锁柱需要采用车削加工,铆接等加工工艺,总装装配时需要特殊工具,加工困难,装配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布置合理且加工工艺简单的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包括与发动机盖内板铰接的副锁钩和固定在水箱横梁上的副锁柱,副锁钩包括角式布置的钩臂和拨臂,铰接轴设置在钩臂和拨臂的交界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动机盖内板(A)铰接的副锁钩(10)和固定在水箱横梁(B)上的副锁柱(20),副锁钩(10)包括角式布置的钩臂(11)和拨臂(12),铰接轴(13)设置在钩臂(11)和拨臂(12)的交界处,铰接轴(13)的轴芯方向为水平方向布置,钩头(111)位于钩臂(11)下端,钩头(111)指向副锁柱(20)方向设置,钩头(111)向下移动至副锁柱(20)下方并与副锁柱(20)构成锁止和钩头(111)绕着铰接轴(13)在垂直于铰接轴(13)轴芯的面上摆动使得钩头(111)远离副锁柱(20)实现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动机盖内板(A)铰接的副锁钩(10)和固定在水箱横梁(B)上的副锁柱(20),副锁钩(10)包括角式布置的钩臂(11)和拨臂(12),铰接轴(13)设置在钩臂(11)和拨臂(12)的交界处,铰接轴(13)的轴芯方向为水平方向布置,钩头(111)位于钩臂(11)下端,钩头(111)指向副锁柱(20)方向设置,钩头(111)向下移动至副锁柱(20)下方并与副锁柱(20)构成锁止和钩头(111)绕着铰接轴(13)在垂直于铰接轴(13)轴芯的面上摆动使得钩头(111)远离副锁柱(20)实现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锁柱(20)包括直接与水箱横梁(B)连接的基板(21),基板(21)上向车长方向弯折有立式布置的挡钩板(22),挡钩板(22)位于钩头(111)受开启力向上运动的运动路径上或绕着铰接轴(13)转动至运动路径旁侧的避让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盖锁的副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挡钩板(22)的上端板面向基板(21)方向弯折构成导向板(24),导向板(24)的斜置方向与钩头(111)的钩口斜置方向一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云志马保林刘发根张立杜曼妮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