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节能环保建筑,包括抗震结构和居住层,底座的上侧与支撑座的下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环形座,第一环形座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滑槽,第一环形滑槽内设置有若干滚珠,居住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房体,房体包括支座和屋体,支座的下侧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下侧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支座的上侧中间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屋体的下端连接,屋体的下侧左右对称的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转轮,支座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座,第二环形座上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居住舒适,可以根据爱好进行布置,抗震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节能环保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建筑
,具体是一种模块化节能环保建筑。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在地震多发地带,减震的抗震结构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抗震结构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但是目前存在的抗震的建筑结构,相对结构简单,单一的结构不能抵御较大的地震,同时地震后余震不断,现存在的结构不能避免多次地震,给生活带来不便和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而且在夏季,建筑物的墙体直接受太阳光照射,墙壁会接受大量的太阳光热,居住的室内酷热;在冬季受寒冷天气的影响,室内则会寒冷。为了平衡室内的气温,营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人们就会使用相应的电气设备,从而耗费了大量电能,而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人们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方式多种,主要体现在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风力发电方面。而且人们不能对雨水进行利用,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节能环保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节能环保建筑,包括抗震结构和居住层,抗震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的内部的第一U型混凝土层,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下支柱,第一U型混凝土层的内侧上部设置有第二U型混凝土层,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之间连接有倒T型支柱,所述填充物为废土填充物,所述倒T型支柱设置有5个,倒T型支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内,第二U型混凝土层的内侧壁上部开设有卡槽,第二U型混凝土层内部通过卡槽安装有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的下侧与第二混凝土层的腔体内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弹性钢板的上侧设置有若干上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居住层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座的上侧与支撑座的下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环形座,所述第一环形座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设置有若干滚珠,居住层的四周由墙体组成,墙体的中部开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外侧设置有风机,通风腔的内部设置有灰尘过滤网,所述灰尘过滤网的左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和负离子发生器,通风腔的左侧设置有密封窗,居住层的上端设有储能腔,所述储能腔的内部设有变电装置和储电装置,储能腔的上端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上侧中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倾斜面设有太阳能板,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发电机,所述第一发电机的上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设有风叶,蓄水池上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设在居住层内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部设有发电腔,所述发电腔上设有第二发电机,居住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房体,所述房体包括支座和屋体,所述支座的下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支座的上侧中间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屋体的下端连接,屋体的下侧左右对称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转轮,支座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座,所述第二环形座上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转轮的下部设置在第二环形滑槽内,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内设置有静音垫。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底座的上侧中间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上端与支撑座的下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发电机上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叶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物为废土填充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垫由橡胶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倒T型支柱设置有5个,倒T型支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能板、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均与储电装置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电腔的下端通过排水管连接有分水箱。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窗由隔音隔温板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节能环保型建筑,结构设计合理,设置的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阵列能够将风能和太阳能传化为电能,通过变电装置可直接提供给人们使用,设置的蓄电装置可以将多余的电能蓄积,节能环保,设有蓄水池,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雨水进行发电,并且可以使用收集的雨水浇花、冲马桶等雨水利用率高,节能环保,墙体的结构设置,通风性好,并且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使得室内空气清新,提高舒适性,保证人们的健康。第一U型混凝土层、第二U型混凝土层、通过弹性钢板、减震垫和建筑弹簧的设置,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多层减震,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减震垫密封在弹性钢板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内,可以防止减震垫受到腐蚀,延长使用的寿命,房体的结构设置,房主可以根据喜好随意的调整各个房体的位置,可以门的朝向,满足不同的居住需求,并且可以体验不同的居住风格,居住层也可以进行旋转,调节大门的朝向,满足了居住多元化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房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模块化节能环保建筑,包括抗震结构和居住层,抗震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1的内部的第一U型混凝土层3,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3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下支柱11,第一U型混凝土层3的内侧上部设置有第二U型混凝土层2,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3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2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填充物9,所述填充物9为废土填充物,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3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2之间连接有倒T型支柱10,所述倒T型支柱10设置有5个,倒T型支柱1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U型混凝土层3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2内,第二U型混凝土层2的内侧壁上部开设有卡槽,第二U型混凝土层2内部通过卡槽安装有弹性钢板4,所述弹性钢板4的下侧与第二混凝土层2的腔体内设置有减震垫5,所述减震垫5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减震垫5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空腔6,所述空腔6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7,弹性钢板4的上侧设置有若干上支柱8,第一U型混凝土层3、第二U型混凝土层2、弹性钢板4、减震垫5和建筑弹簧7的设置,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多层减震,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减震垫5密封在弹性钢板4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2内,可以防止减震垫5受到腐蚀,延长使用的寿命。所述支柱8的上端设置有底座12,所述居住层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45,所述底座12的上侧与支撑座45的下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环形座14,所述第一环形座14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设置有若干滚珠15,底座12的上侧中间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上端与支撑座13的下侧连接,居住层的四周由墙体13组成,墙体13的中部开设有通风腔28,所述通风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节能环保建筑,包括抗震结构和居住层,其特征在于,抗震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的内部的第一U型混凝土层,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下支柱,第一U型混凝土层的内侧上部设置有第二U型混凝土层,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之间连接有倒T型支柱,所述填充物为废土填充物,所述倒T型支柱设置有5个,倒T型支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内,第二U型混凝土层的内侧壁上部开设有卡槽,第二U型混凝土层内部通过卡槽安装有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的下侧与第二混凝土层的腔体内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弹性钢板的上侧设置有若干上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居住层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座的上侧与支撑座的下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环形座,所述第一环形座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设置有若干滚珠,居住层的四周由墙体组成,墙体的中部开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外侧设置有风机,通风腔的内部设置有灰尘过滤网,所述灰尘过滤网的左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和负离子发生器,通风腔的左侧设置有密封窗,居住层的上端设有储能腔,所述储能腔的内部设有变电装置和储电装置,储能腔的上端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上侧中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倾斜面设有太阳能板,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发电机,所述第一发电机的上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设有风叶,蓄水池上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设在居住层内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部设有发电腔,所述发电腔上设有第二发电机,居住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房体,所述房体包括支座和屋体,所述支座的下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支座的上侧中间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屋体的下端连接,屋体的下侧左右对称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转轮,支座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座,所述第二环形座上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转轮的下部设置在第二环形滑槽内,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内设置有静音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节能环保建筑,包括抗震结构和居住层,其特征在于,抗震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的内部的第一U型混凝土层,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下支柱,第一U型混凝土层的内侧上部设置有第二U型混凝土层,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之间连接有倒T型支柱,所述填充物为废土填充物,所述倒T型支柱设置有5个,倒T型支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U型混凝土层和第二U型混凝土层内,第二U型混凝土层的内侧壁上部开设有卡槽,第二U型混凝土层内部通过卡槽安装有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的下侧与第二混凝土层的腔体内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弹性钢板的上侧设置有若干上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居住层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座的上侧与支撑座的下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环形座,所述第一环形座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设置有若干滚珠,居住层的四周由墙体组成,墙体的中部开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外侧设置有风机,通风腔的内部设置有灰尘过滤网,所述灰尘过滤网的左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和负离子发生器,通风腔的左侧设置有密封窗,居住层的上端设有储能腔,所述储能腔的内部设有变电装置和储电装置,储能腔的上端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上侧中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倾斜面设有太阳能板,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发电机,所述第一发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笔耕,
申请(专利权)人:郑笔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