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变质与微合金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
,特别涉及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变质与微合金化处理方法。技术背景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易于成形,适合生产各类形状复杂、高性能结构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各行业。但在铸态合金中,共晶硅在没有进行变质处理的情况下呈现出粗大的针状或者板片状,这种形态的硅会割裂合金基体,极大地降低铝硅合金的强度和塑性。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变质处理的方法来消除粗大的针状或者板片状硅相的不利影响。变质处理是通过加入一些微量元素改善共晶硅的形状、大小和分布,使得共晶硅相由粗大的板片状变质成细小的纤维状,大大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的变质方法主要有Na变质、Sr变质和Sb变质。Na变质虽然变质效果好,但是易衰退失效,且添加过程中易产生烟雾污染环境;Sr变质虽然具有变质效果明显、长效性等优点,但其变质潜伏期长、吸气倾向严重、烧损严重,组织容易产生气孔、缩松等缺陷;Sb变质具有不衰退、吸气倾向小等优点,但Sb变质效果一般,且Sb具有毒性,在熔炼和浇注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只在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协同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变质与微合金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坩埚电阻炉中,将烘干后的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在石墨黏土坩埚中于760℃熔化,保温20‑30分钟,获得均匀的铝合金熔体;步骤2:将步骤1中获得的铝合金熔体降温至720℃,加入质量百分数为0.6‑1.0%的C2Cl6进行精炼,保温20‑30分钟,之后进行撇渣;步骤3:在步骤2获得的铝合金熔体中,于720‑740℃加入稀土La,La元素在合金熔体中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0.2‑0.5%,加入La元素后,保温20‑30分钟;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铝合金熔体的温度提升至750‑770℃,加入Mg元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变质与微合金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坩埚电阻炉中,将烘干后的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在石墨黏土坩埚中于760℃熔化,保温20-30分钟,获得均匀的铝合金熔体;步骤2:将步骤1中获得的铝合金熔体降温至720℃,加入质量百分数为0.6-1.0%的C2Cl6进行精炼,保温20-30分钟,之后进行撇渣;步骤3:在步骤2获得的铝合金熔体中,于720-740℃加入稀土La,La元素在合金熔体中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0.2-0.5%,加入La元素后,保温20-30分钟;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铝合金熔体的温度提升至750-770℃,加入Mg元素,Mg元素在合金熔体中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0.5-0.8%,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德,潘冶,李陈林,陆韬,陈铭,曹培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宏德机电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