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领域属于金属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铝合金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铸造Al-Si合金在铸态下的力学性能往往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所以需要通过热处理来进一步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铝合金的热处理,就是通过调整合金的组织,充分发挥合金的潜在特性。通常,铝合金的强化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淬火和时效处理(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其中T6处理是铸造Al-Si合金最常用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即固溶处理后淬火,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硬化处理,这样不进行冷加工就能获得良好强度。铝合金的固溶处理可以使Cu、Mg和Si等这类硬化相溶质溶入α-Al基体中,还可以使组织均匀化,减小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溶质元素偏析,为时效处理时弥散强化相的析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除此之外,固溶处理可以改变铝合金中的第二相的数量、尺寸和形态,为后续的时效处理做好组织上的准备。因此,铝合金Τ6处理的第一阶段一一固溶处理被看成是决定时效后弥散强化相显微组织和最终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关键阶段。固溶淬火态通常不是铸造Al-Si合金的最终热处理态,合金的力学性能需要通过随后进行的人工时效才能得到明显提高。合金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晶类Al‑Si‑Cu‑Mn耐热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耐热铝合金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硅10.0‑13.0%,铜3.0‑4.5%,锰0.8‑2.5%,锶0.02‑0.03%,铝为余量,所述热处理工艺如下:S1)固溶处理:将所述耐热铝合金工件加热至480~525℃并保温处理5~20h,耐热铝合金工件沉淀析出作为耐热相的100~200纳米大小的Al15Mn3Si2相和Al20Mn3Cu2相颗粒,并分布于Al基体晶粒内,共晶富铜相θ(CuAl2)发生部分溶解、残留的θ(CuAl2)相发生颗粒化与粗化;S2)淬火处理:随后立即将工件浸入20~65℃水中进行淬火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恒成,胡以云,锁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