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的定量PCR引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028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组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利用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血凝素基因(HA)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存在GC含量差异来设计。利用本组引物对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均可有效扩增,但其在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后生成的熔解曲线存在熔解温度(Tm值)差异,来对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进行有效区分。配合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连接的电脑并利用仪器自带的分析软件,可达到仅需一组引物,即可特异性的对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感染情况进行鉴别诊断。本发明专利技术鉴定方法简单,效率和准确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H5AIV的定量PCR引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传染病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组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H5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技术介绍
禽流感(Avianinflune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家禽及野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subtypeavianinfluenzavirus,H5AIV)引起的感染目前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关于流感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878年来自意大利的一次报道,随后世界各地陆续发生流感的暴发和流行。1996年,在我国分离到的第一株H5N1亚型HPAIV(A/Goose/Guangdong/1/96(H5N1),GS/GD/96),紧接着香港于1997年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事件,这是第一个禽源流感病毒未经中间宿主而直接感染人的证据。由于从祖源病毒GS/GD/96进化出多个谱系且命名不统一,为此WHO、FAO和OIE联合制定了H5N1HPAIV统一分类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029007.html" title="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的定量PCR引物原文来自X技术">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的定量PCR引物</a>

【技术保护点】
一组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C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上游引物F1:5’‑ AACCCAATGTGTGACGAAT ‑3’,下游引物R1:5’‑ TTGAAATTCCCTGGGTAACA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H5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C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上游引物F1:5’-AACCCAATGTGTGACGAAT-3’,下游引物R1:5’-TTG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春和施少华黄瑜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傅秋玲陈翠腾刘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