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819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利用秸秆与黄土、珍珠岩、活化粉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强和肥效,土壤水分特性及土壤团聚抗侵蚀能力强,其pH值非常适宜桂花幼苗生长,能够明显提高桂花的生长量,且成本低廉,有效利用了丰富的农业废弃物秸秆,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在育苗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为一种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fragrans: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现有的一些桂花基质虽在透气性和肥力方面有所改善,但其主要成份是泥炭土、腐殖土,具有不可再生性,且成本较高。因此,研制一些具有成本低廉、肥效持久、利于苗木生长的新的基质变得十分迫切。在我国南方绝大多数桂花生产区域,也是水稻种植产区,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未能被大量高效开发利用,往往直接烧掉或倒入河流,造成空气和水的污染。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以上因素,使用黄土、秸秆与珍珠岩,很好的改善了桂花盆栽基质的透气性和肥效,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廉价资源,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因而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制作简便的桂花幼苗栽培基质,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高其降雨抗侵蚀能力,土壤团聚抗侵蚀能力强,土壤中有害细菌不易滋生,土壤营养成分丰富利于植物生长,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促进桂花苗木的生产和发展的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我们根据我国南方水稻产区的实际情况和基质原料的易得程度,选取秸秆经过发酵处理后,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桂花幼苗栽培基质,进行对比试验,形成了本专利技术。其主要材料组成是:基质的主要成分包括黄土、秸秆和珍珠岩,其比例为黄土20~30份、秸秆20~40份、珍珠岩16~26份、活化粉1~2份。活化粉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有机发酵物40~80份、蔗糖糖渣10~30份、秸秆青粉10~40份、细菌纤维素5~10份、黄原胶1~10份、聚六亚甲基胍0.1~1份、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0.2~0.5份、腐殖酸5~15份、pH缓冲剂0.05~0.2份、土壤消毒剂0.1~0.5份,活化粉为土壤活化粉,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抑制有害细菌群生长,给土壤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增加土壤肥力,聚六亚甲基胍和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通过腐殖酸除了具有一定作用的抑菌效果,还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促进提高土壤吸水保水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高其降雨抗侵蚀能力,更利于制备的栽培基质对植物的生长,且在本基质上生长的植物病害几率低。所需要的原料还包括:发酵好的EM菌液、尿素、红糖。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经过发酵处理,其发酵方法是秸秆成堆后加水至含水量45~55%;2)再加入发酵好的EM菌液12~15份和尿素6~11份,用塑料薄膜覆盖好;3)待发酵堆升温至60℃后翻堆,升温至70℃后再翻堆加入活化粉,待发酵堆温度降至与气温一致时即发酵成功;4)发酵成功后即可种植桂花幼苗。其中,所述的EM菌的发酵方法是,将EM菌种、红糖、水按1∶1∶50的比例混合后密封发酵2~8天,待PH值为3~5之间时即可,稀释后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有益之处为:对促进桂花幼苗生长的效果显著,基质呈pH小于7的微酸性,特别适合桂花喜酸的特性,含有大量有机质,使得本基质营养丰富,此外,还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保肥性;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秸秆是我国水稻产区最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常常采用焚烧的方式来处理,不仅污染空气,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采用的活化粉为土壤活化粉,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抑制有害细菌群生长,给土壤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增加土壤肥力,而且可提高土壤吸水保水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高其降雨抗侵蚀能力,活化粉更利于制备的栽培基质对植物的生长,且在本基质上生长的植物病害几率低,本专利技术将其变废为宝;制作方法简单,仅需要发酵处理即可使用,发酵时加入EM菌液可大大缩短发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所用的秸秆来源于当地农村,实施步骤如下:实施例1:(1)秸秆发酵:先将EM菌发酵,方法是将EM菌种、红糖、水按1∶1∶50的比例混合后密封2~8天,待PH值为3~5之间时即可,稀释5倍后分别加入含水量50%的秸秆堆中,用塑料薄膜覆盖,秸秆堆事先加有适量的尿素,用以调整碳氮比,待发酵堆升温至60℃后翻堆,再升温至70℃后再翻堆,待发酵堆温度降至与外温一致时即发酵成功,对发酵好的秸秆用多菌灵消毒。(2)基质制备:将黄土、发酵好的秸秆和珍珠岩按黄土25份、秸秆35份、珍珠岩18份、活化粉1.8份混匀。(3)秸秆经过发酵处理,其发酵方法是秸秆成堆后加水至含水量45~55%。(4)再加入发酵好的EM菌液12~15份和尿素6~11份,用塑料薄膜覆盖好。(5)待发酵堆升温至60℃后翻堆,升温至70℃后再翻堆,待发酵堆温度降至与气温一致时即发酵成功。(6)发酵成功后即可种植桂花幼苗。(7)装盆与管理:按照常规栽培方法将桂花扦插苗装入黑色塑料营养钵内,后期管理适时浇水,不放肥料,进行生长量调查,此基质的桂花平均株高31cm,比对照高出15%,促进生长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实施例2:(1)秸秆发酵:先将EM菌发酵,方法是将EM菌种、红糖、水按1∶1∶50的比例混合后密封2~8天,待PH值为3~5之间时即可,稀释5倍后分别加入含水量50%的秸秆堆中,用塑料薄膜覆盖。秸秆堆事先加有适量的尿素,用以调整碳氮比。待发酵堆升温至60℃后翻堆,再升温至70℃后再翻堆,待发酵堆温度降至与外温一致时即发酵成功。对发酵好的秸秆用多菌灵消毒。(2)基质制备:将黄土、发酵好的秸秆和珍珠岩按黄土22份、秸秆33份、珍珠岩19份、活化粉1.3份混合。(3)秸秆经过发酵处理,其发酵方法是秸秆成堆后加水至含水量45~55%。(4)再加入发酵好的EM菌液14份和尿素8份,用塑料薄膜覆盖好。(5)待发酵堆升温至60℃后翻堆,升温至70℃后再翻堆加入活化粉,待发酵堆温度降至与气温一致时即发酵成功。(6)发酵成功后即可种植桂花幼苗。(7)装盆与管理:按照常规栽培方法将桂花扦插苗装入黑色塑料营养钵内,后期管理仅适时浇水,未施肥,进行生长量调查,此基质的桂花平均株高32.1cm,比对照以黄土为基质高出17.1%,促进生长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如发酵等常规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其主要成分包括:黄土、秸秆、珍珠岩和活化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其主要成分包括:黄土、秸秆、珍珠岩和活化粉。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的主要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黄土20~30份、秸秆20~40份、珍珠岩16~26份、活化粉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桂花幼苗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粉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有机发酵物40~80份、蔗糖糖渣10~30份、秸秆青粉10~40份、细菌纤维素5~10份、黄原胶1~10份、聚六亚甲基胍0.1~1份、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0.2~0.5份、腐殖酸5~15份、pH缓冲剂0.05~0.2份、土壤消毒剂0.1~0.5份,所述有机发酵物为畜禽粪便、作物秸杆、饼粕、糠壳、城市有机废弃物、食用菌菌渣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桂花幼苗栽培基质中所需要的原料还包括:发酵好的EM菌液、尿素、红糖。5.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桂花幼苗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1)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坚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天姥园艺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