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808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电机转子、定子和线包,在机壳底部的外侧设有将风送入机壳内的第一风扇,在机壳底部相对于电机转子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风装置,第一进风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进风口,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分别与第一风扇相互对应,机壳底部内侧设有两个碗状的内凹槽,两个内凹槽分别通过机壳底部的第一进风装置与外界相通,所述内凹槽的碗口朝向定子,在每一个内凹槽的碗底设有将第一进风装置进入的风送向电机转子的第二风扇,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二风扇的对应位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电机冷却效果,降低了电机温升,一些室温较高的场合也可以使用,使用场合得到了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冷却技术,特别是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冷却结构主要是风冷结构,即转子尾端装有风扇,风扇旋转产生气流,所产生的气流通过机壳上的进风口进入电机内,风流经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然后从机壳下端的出风口流出,带走热量,从而对转子进行风冷却。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由于风扇是装在电机外壳内的,因此在风扇进入到机壳内时,在机壳挡住的情况下,风扇对机壳内的风力风向失去了一定的控制,导致进入机壳内的风不会快速的流向电机发热的元器件,因此导使得电机内部的冷却及散热效果不够理想;使得电机升温速度还是会随着电机在一些需要长时间使用的环境中而产生影响,导致目前的电机的的使用环境受到限制,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效地提高电机冷却效果,降低了电机温升,一些室温较高的场合也可以使用,使用场合得到了扩展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转子、定子和线包,所述电机转子位于定子内,所述线包位于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在机壳底部的外侧设有将风送入机壳内的第一风扇,在机壳底部相对于电机转子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进风口,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分别与第一风扇相互对应,所述机壳底部内侧设有两个碗状的内凹槽,两个内凹槽分别通过机壳底部的第一进风装置与外界相通,所述内凹槽的碗口朝向定子,在每一个内凹槽的碗底设有将第一进风装置进入的风送向电机转子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二风扇的对应位置上。通过上述结构,保留原电机在尾部的冷却风扇,同时在电机内部增加一个冷却风扇,使两个风扇的排风方向一致,第二风扇既可以作为吸收外风的一个吸力装置,又作为一个送风装置,使得排风达到接力效果;当工作时,需要给电机降温、冷却时,同时开启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此时第一风扇将外界的冷风通过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进入到内凹槽内,然后通过第二风扇的吸力将冷风快速的吸入然后快速的往电机转子送,使得被送入的风能够直接快速的传输给电机内部的发热元件,从而有效地提高电机冷却效果,降低了电机温升,一些室温较高的场合也可以使用,使用场合得到了扩展,由于增加的风扇是安装在电机内部所以不会外形体积没有发生变话,不影响原客户的安装使用,同时内凹槽的设计,给风一个类似安装罩的结构,使得风能够被有效的输送,不会浪费。为了能够提高送风效率,在第一风扇的风叶上设有向外倾斜设置的导风板。为了防止送风时进入灰尘,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在机壳底部两侧分别铰接有用于隔离第一进风装置的过滤网。为了实现双重进风效果,从而提高降温速度,在机壳底部侧壁相对于第二风扇的外侧设有第二进风口。本技术得到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有效地提高电机冷却效果,降低了电机温升,一些室温较高的场合也可以使用,使用场合得到了扩展,由于增加的风扇是安装在电机内部所以不会外形体积没有发生变话,不影响原客户的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壳1、电机转子2、定子3、线包4、第一风扇5、内凹槽6、第二风扇7、风叶5-1、第一进风口8、导风板9、第二进风口10、过滤网11、转轴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有电机转子2、定子3和线包4,所述电机转子2位于定子3内,所述线包4位于电机转子2与定子3之间,在机壳1底部的外侧设有将风送入机壳内的第一风扇5,在机壳1底部相对于电机转子2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进风口8,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分别与第一风扇5相互对应,所述机壳1底部内侧设有两个碗状的内凹槽6,两个内凹槽6分别通过机壳1底部的第一进风装置与外界相通,所述内凹槽6的碗口朝向定子3,在每一个内凹槽6的碗底设有将第一进风装置进入的风送向电机转子2的第二风扇7,所述第一进风口8位于第二风扇7的对应位置上。通过上述结构,保留原电机在尾部的冷却风扇,同时在电机内部增加一个冷却风扇,使两个风扇的排风方向一致,第二风扇7既可以作为吸收外风的一个吸力装置,又作为一个送风装置,使得排风达到接力效果;当工作时,需要给电机降温、冷却时,同时开启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7,此时第一风扇5将外界的冷风通过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进入到内凹槽6内,然后通过第二风扇7的吸力将冷风快速的吸入然后快速的往电机转子2送,使得被送入的风能够直接快速的传输给电机内部的发热元件,从而有效地提高电机冷却效果,降低了电机温升,一些室温较高的场合也可以使用,使用场合得到了扩展,由于增加的风扇是安装在电机内部所以不会外形体积没有发生变话,不影响原客户的安装使用,同时内凹槽6的设计,给风一个类似安装罩的结构,使得风能够被有效的输送,不会浪费。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为了能够提高送风效率,在第一风扇5的风叶5-1上设有向外倾斜设置的导风板9。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为了防止送风时进入灰尘,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在机壳1底部两侧分别铰接有用于隔离第一进风装置的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与机壳1底部铰接是通过一个转轴12进行一侧铰接的,同时为了实现双重进风效果,从而提高降温速度,在机壳1底部侧壁相对于第二风扇7的外侧设有第二进风口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有电机转子(2)、定子(3)和线包(4),所述电机转子(2)位于定子(3)内,所述线包(4)位于电机转子(2)与定子(3)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机壳(1)底部的外侧设有将风送入机壳(1)内的第一风扇(5),在机壳(1)底部相对于电机转子(2)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进风口(8),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分别与第一风扇(5)相互对应,所述机壳(1)底部内侧设有两个碗状的内凹槽(6),两个内凹槽(6)分别通过机壳(1)底部的第一进风装置与外界相通,所述内凹槽(6)的碗口朝向定子(3),在每一个内凹槽(6)的碗底设有将第一进风装置进入的风送向电机转子(2)的第二风扇(7),所述第一进风口(8)位于第二风扇(7)的对应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叶冷却的串激电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有电机转子(2)、定子(3)和线包(4),所述电机转子(2)位于定子(3)内,所述线包(4)位于电机转子(2)与定子(3)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机壳(1)底部的外侧设有将风送入机壳(1)内的第一风扇(5),在机壳(1)底部相对于电机转子(2)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进风口(8),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分别与第一风扇(5)相互对应,所述机壳(1)底部内侧设有两个碗状的内凹槽(6),两个内凹槽(6)分别通过机壳(1)底部的第一进风装置与外界相通,所述内凹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文刘金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蒙力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