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134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6:52
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污泥处理池、沉降池、出水收集池,污水池通过污泥输入管道与污泥处理池连通,污泥处理池内设置有一进气管道,污泥处理池底端的进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曝气盘,所述污泥处理池上端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沉降池连通,沉降池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沉降机构,沉降机构上端还设置有溢流堰板,溢流堰板与出水收集池连通,沉降池通过设置在其下端的污泥收集管道与污泥处理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空气泵将大量的空气输送至污泥处理池,并根据污泥的量控制空气量,使得污泥充分与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处理效率,另外,通过沉降机构进一步沉降污泥,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Continuous treatment device for activated sludge

Continuous treatment device of activated sludge, including sewage tank, sludge treatment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water collecting tank, the sewage tank and sludge treatment sludge pool through input pipe, sludge treatment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gas inlet pipe, sludge inlet pipe on the bottom of the poo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eration disc, the sludge treatment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overflow, the overflow port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dimentation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top is arranged on the inside wall of the settlement mechanism, the settlement mechanism is also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overflow weir plate, overflow weir plate and the water collecting tank communicated through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collecting pipelin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ludge treatment and the poo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through the air pump will be a large number of air to the sludge treatment and sludge pool,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the air traffic control, making the sludge full contact with air The sludge treatment efficiency is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sludge is further removed by the settling mechanism,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sewage is further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处理
,尤其是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系统,一般包括污泥反应,然后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现有的一些处理污泥的装置结构复杂,设备安装较为复杂,导致投入的工作量较大、投建时间长且费用高,并且由于仅采用鼓风机鼓入空气,从而提高氧化速度,然而对于某些需要加快氧化过程的工艺场合,提供的氧气量依旧不足,导致工艺效率较低,污泥龄短和沉淀效果欠佳等缺点,而现有技术主要通过间歇的方式进行处理,无法满足活性污泥的连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污泥处理池、进水泵、空气泵、沉降池、污泥回流泵、出水收集池,所述污水池通过污泥输入管道与污泥处理池连通,所述污泥输入管道上设置有进水泵,通过进水泵将污水输送至污泥处理池,所述污泥处理池内设置有一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一端与设置在污泥处理池外的空气泵连接,所述污泥处理池底端的进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曝气盘,通过多个曝气盘使空气充分与污泥处理池内的污泥接触,增加了反应面积并且防止污水逆流至进气管道内,所述污泥处理池上端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沉降池连通,污泥处理池内的污水通过溢流口流入沉降池内,所述沉降池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沉降机构,通过沉降机构减小沉降池内的污水流动,从而加快污泥沉降,所述沉降机构上端还设置有溢流堰板,所述溢流堰板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锯齿状的进水口,所述溢流堰板与出水收集池连通,沉降池内污水沉降后,清水通过锯齿状进水口进入溢流堰板,通过溢流堰板将清水输送至出水收集池,所述沉降池通过设置在其下端的污泥收集管道与污泥处理池连通。所述污泥收集管道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回收管道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池继续反应或者通过污泥回收泵下端污泥排出口将污泥排出。所述沉降机构包括一连接板和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多个沉降斜板,所述连接板两端与沉降池内壁连接。所述沉降池的形状为漏斗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空气泵将大量的空气输送至污泥处理池,并根据污泥的量控制空气量,使得污泥充分与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处理效率,另外,通过沉降机构进一步沉降污泥,并且通过污泥收集管道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池再进行反应,不仅实现了污泥的连续处理,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水池,2-污泥处理池,3-沉降池,4-出水收集池,5-溢流堰板,6-连接板,7-沉降斜板,8-污泥回收管道,9-污泥回流泵,11-污泥输入管道,12-进水泵,21-曝气盘,22-进气管道,23-溢流口,24-空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污泥处理池2、进水泵12、空气泵24、沉降池3、污泥回流泵9、出水收集池4,所述污水池1通过污泥输入管道11与污泥处理池2连通,所述污泥输入管道11上设置有进水泵12,通过进水泵12将污水输送至污泥处理池2,所述污泥处理池2内设置有一进气管道22,所述进气管道22一端与设置在污泥处理池2外的空气泵24连接,所述污泥处理池2底端的进气管道22上设置有多个曝气盘21,通过多个曝气盘21使空气充分与污泥处理池2内的污泥接触,增加了反应面积并且防止污水逆流至进气管道22内,所述污泥处理池2上端设置有溢流口23,所述溢流口23与沉降池连3通,污泥处理池2内的污水通过溢流口23流入沉降池3内,所述沉降池3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沉降机构,通过沉降机构减小沉降池内的污水流动,从而加快污泥沉降,所述沉降机构上端还设置有溢流堰板5,所述溢流堰板5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锯齿状的进水口,所述溢流堰板5与出水收集池4连通,沉降池3内污水沉降后,清水通过锯齿状进水口进入溢流堰板5,通过溢流堰板5将清水输送至出水收集池4,所述沉降池3通过设置在其下端的污泥收集管道8与污泥处理池2连通。所述污泥收集管道8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9,通过污泥回收管道8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池2继续反应或者通过污泥回收泵9下端污泥排出口将污泥排出。所述沉降机构包括一连接板6和设置在连接板6上的多个沉降斜板7,所述连接板6两端与沉降池3内壁连接。所述沉降池3的形状为漏斗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污泥处理池、进水泵、空气泵、沉降池、污泥回流泵、出水收集池,所述污水池通过污泥输入管道与污泥处理池连通,所述污泥输入管道上设置有进水泵,所述污泥处理池内设置有一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一端与设置在污泥处理池外的空气泵连接,所述污泥处理池底端的进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曝气盘,所述污泥处理池上端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沉降池连通,所述沉降池上端设置有沉降机构,所述沉降机构上端还设置有溢流堰板,所述溢流堰板两侧设置有若干个锯齿状的进水口,所述溢流堰板与出水收集池连通,所述沉降池通过设置在其下端的污泥收集管道与污泥处理池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污泥处理池、进水泵、空气泵、沉降池、污泥回流泵、出水收集池,所述污水池通过污泥输入管道与污泥处理池连通,所述污泥输入管道上设置有进水泵,所述污泥处理池内设置有一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一端与设置在污泥处理池外的空气泵连接,所述污泥处理池底端的进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曝气盘,所述污泥处理池上端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沉降池连通,所述沉降池上端设置有沉降机构,所述沉降机构上端还设置有溢流堰板,所述溢流堰板两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奇朱栋邱水发谢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正生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