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23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后备箱,所述后备箱内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上设置有凹槽轨道;可折叠式的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固定在所述凹槽轨道内且在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储物装置收纳在所述凹槽轨道内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可以实现对后备箱中零散物品集中放置,保持后备箱内干净整洁,防止行车过程中物品磕碰损坏或影响行车安全。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The vehicle includes the trunk, the trunk is arranged in the liner, the liner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rack; foldable storage device, the storage device is fixed in the groove of the track and in the storage device is folded, the storage device is stored in the groove internal track. The vehic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centralized placement of trunk trunk scattered articles, keep clean, prevent items bump damage or affect the process of traffic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辆后备箱内部为一个整体空间,当放置一些小物品时,零散物品在行车过程中会随车颠簸,在刹车过程中会散布到各处,较硬物品可能发生磕碰或异响,不仅容易损坏物品,而且干扰驾驶员,影响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实现对后备箱中零散物品集中放置,防止行车过程中物品磕碰损坏或影响行车安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后备箱,所述后备箱内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上设置有凹槽轨道;可折叠式的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固定在所述凹槽轨道内且在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储物装置收纳在所述凹槽轨道内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该车辆可以实现对后备箱中零散物品集中放置,保持后备箱内干净整洁,防止行车过程中物品磕碰损坏或影响行车安全。另外,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储物装置包括环形周壁,所述环形周壁具有可伸展和折叠的褶皱结构。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在所述储物装置收纳在所述凹槽轨道内封盖所述凹槽轨道的开口、而在所述储物装置展开后封盖所述储物装置的开口。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环形周壁的开口相吻合。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将所述环形周壁内部空间隔离成多个子空间的挡板,所述多个挡板固定在所述凹槽轨道内,且可收纳在所述凹槽轨道内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挡板与所述环形周壁之间设置有毛毡魔术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挡板与所述环形周壁通过磁力卡扣吸合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凹槽轨道为多个且交叉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撑开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折叠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褶皱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后备箱1、凹槽轨道11、储物装置2、环形周壁21、褶皱结构211、挡板22、盖板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后备箱1以及可折叠式的储物装置2。其中,后备箱1内设置有衬垫,衬垫上设置有凹槽轨道11,凹槽轨道11用于固定及收纳储物装置2。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储物装置2固定在凹槽轨道11内且在储物装置2处于折叠状态时,储物装置2收纳在凹槽轨道11内部。当乘员需要存放体积较大的物品时,可将储物装置2折叠并收纳于凹槽轨道11内部,这样后备箱1中又恢复足够大的空间,由此不妨碍大体积物品的存放。当储物装置2处于打开状态时,储物装置2用于收纳后备箱1中的零散物品,防止零散物品在后备箱1中随意移动影响驾驶安全,同时能够保持后备箱1的干净整洁。进一步地,后备箱1中的储物装置2可以是多个,如图1、图2所示,多个储物装置2分别分布在后备箱1的不同位置并且可以独立存储物品,这样可将不同类型的零散物品放置在不同的储物装置2中,便于乘员查找,同时可以避免物品之间互相磕碰导致物品损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在不影响原有储物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独立的储物装置2,储物装置2用于容纳小物件或者易散开物件等,由此可以实现对后备箱1中零散物品集中放置,从而保持后备箱1内干净整洁,防止行车过程中物品磕碰损坏或影响行车安全。在图3、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储物装置2包括环形周壁21,环形周壁21具有可伸展和可折叠的褶皱结构211。当褶皱结构211伸展开后,环形周壁21形成在后备箱1中,零散物品可放置于环形周壁21内部。当褶皱结构211折叠后,环形周壁21缩成扁平状褶皱结构211,此时褶皱结构211被收纳于凹槽轨道11中,后备箱1又恢复原始状态,不影响储物能力。进一步地,该车辆还可以包括盖板3,盖板3用于在储物装置2收纳在凹槽轨道11内时封盖凹槽轨道11,以防止物品落入凹槽轨道11的缝隙中,同时可使后备箱1恢复原始状态。在储物装置2展开后,盖板3用于封盖储物装置2的开口,由此可防止储物装置2内的物品弹出来影响驾驶安全。优选地,盖板3的形状与储物装置2的环形周壁21的开口相吻合,这样在不使用储物装置2时,整个后备箱1和原始状态一样,既不影响美观又不影响其储物能力。参照图3、图5所示,储物装置2还可以包括多个挡板22,多个挡板22组合使用,可将环形周壁21内部空间隔离成多个子空间。多个挡板22固定在凹槽轨道11内,且可收纳在凹槽轨道11内部。优选地,凹槽轨道11为多个且交叉设置。具体而言,多个挡板22可以固定在凹槽轨道11的不同位置,从而可形成不同大小的储物空间,以满足不同体积物品的储存要求,由此增强了储物装置2储物的灵活性。若将挡板22均收纳在凹槽轨道11内部,则储物装置2内部形成整个储物空间,由此可存放较大物品。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22与环形周壁21之间设置有毛毡魔术贴。具体地,可以在挡板22的两侧设置毛毡魔术贴,通过毛毡魔术贴与环形周壁21的贴合,完成挡板22与环形周壁21的固定,或通过毛毡魔术贴之间的贴合,完成相邻挡板22的固定。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板22与环形周壁21也可以通过磁力卡扣吸合固定或通过按扣固定,这些固定方式均简单易操作,有利于挡板22的快速固定与拆卸。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储物装置2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形,也可以是多面体、圆柱体或圆锥体等多种形状。此外,储物装置2上还可以设置拉手,用户只需提拽拉手,即可轻松地将储物装置2拉出凹槽轨道11。对于本技术的车辆的其它构造,如底盘、变速器等均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因此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备箱,所述后备箱内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上设置有凹槽轨道;可折叠式的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固定在所述凹槽轨道内且在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储物装置收纳在所述凹槽轨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备箱,所述后备箱内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上设置有凹槽轨道;可折叠式的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固定在所述凹槽轨道内且在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储物装置收纳在所述凹槽轨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包括环形周壁,所述环形周壁具有可伸展和折叠的褶皱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在所述储物装置收纳在所述凹槽轨道内封盖所述凹槽轨道的开口、而在所述储物装置展开后封盖所述储物装置的开口。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